重走长征路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重走长征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日前,由中宣部组织的全国重点媒体“重走长征路”采访团一行,来到遵义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在一座“红军坟”前的一座铜像下,随着讲解员杨苏的讲述,大家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红军长征年代。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有一位名叫龙思泉的年轻卫生员,医术高明,时常为村民治病,一次外出救治病人时,队伍提前转移,卫生员在追赶部队途中,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仅18岁。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遵义红军坟前的“红军菩萨”小红

“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孩来请卫生员,说是他爸爸病了,卫生员跑了几十里路到病人家里,可就在这天夜里,卫生员所在连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出发前往下一站,但出发时卫生员还没有回来。”遵义会议纪念馆解说员杨苏深情并茂地说。

部队出发时,给卫生员留下字条,请房主刘大伯转交,让卫生员追赶队伍,卫生员回来急速追赶部队的时候,后面传来了几声枪响,卫生员就此倒在了长征的路上。

卫生员牺牲后,老百姓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悄悄掩埋了他的遗体。因不知这位红军小战士姓名,墓碑上就刻了“红军坟”三个字,老百姓还把他当做红军“菩萨”来祭拜,敌人曾多次毁坟,群众也曾自发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了坟墓。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老红军钟有煌带领学员从重庆野营拉练到遵义,听到“红军坟”来历后,忆及当年他在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任军医当该团撤离遵义开始四渡赤水时,二营卫生员龙思泉因外出为群众看病没能随部队转移,一直下落不明。随后经多次调查考证,该卫生员就是当年下落不明红军卫生员龙思泉。

“红军坟”的主人终于确认了,“红军坟”也成为红军长征军民鱼水情的见证和象征。为了继承红军优良传统,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当地人以龙思泉为原型,铸造了一座铜像,他们亲切地把龙思泉称为“小红”。

80年后,遵义当地成立了“红飘带医疗队”,发扬革命烈士龙思泉的“红药箱”精神,将医疗服务送到贫困山区。

“红飘带医疗队”由遵义名城医院院长李忠禄发起成立,集合了名城医院的中西医全科、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专家20余人,针对遵义边远贫困山区就医困难的群众,不定期送医下乡。

“龙思泉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我们。”李忠禄告诉记者,“红飘带医疗队”已成立三个小组,每组由专家带队,定期到遵义最边远、最贫困的山区送医下乡,以此把红军烈士龙思泉一心为百姓看病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新的长征。

截至目前,“红飘带医疗队”先后到遵义务川县砚石镇、柏村镇、仁怀市大坝镇等地,为300多名就医困难的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并发放医疗卡,对边远山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进行免费治疗,同时也对乡村医生培训60余人次。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昔日,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渡赤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尽显铁血豪情;同时,过侗乡、宿苗寨,也在“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赢来“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感人场景,留下鱼水深情……

如今,在祖国的大美河山中,散落于各地的红军桥、红军树、烈士墓、会议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见证着那段血染的历史。年代虽已久远,但人民对红军长征及其精神的缅怀仍在,守望仍在,传承仍在。

来到湖南省桑植县,贺龙元帅的堂侄贺学舜老人拿着厚厚的手稿告诉记者,就算呕心沥血,也要亲笔写下贺氏家族妇女为参加革命的丈夫守节的故事。在云南威信,81岁的湾子苗寨寨主陶登玉说,当年红军与苗寨的故事要一遍遍讲给儿孙们听,一代代传下去。从他们那布满皱纹却又坚毅的脸庞上,记者感受到的是挚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红土地上,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在延续,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然吹响。

重走长征路,置身其中,对生命和灵魂的感悟、对革命和历史的认知,以及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情感会一齐涌向心头。让人不禁感叹:万里长征啊,真是一曲惊心动魄的壮歌,一段百世流芳的传奇。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光明日报记者刘坤(右一)在云南省寻甸县花卉种植基地采访

微信编辑:魏炜鑫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分别来源:央视网、光明日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武汉文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重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