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
7月10日下午,学校在豁度楼268会议室召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建工作要求的专题会议。副校长涂立桥,校党务部门、机关党委书记、各教学院部党总支部书记和院长(主任)参加会议,党委组织部部长徐道宣传达学习相关文件并主持会议。
涂立桥指出,我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已经下发,下一步,要对照工作清单,抓好学习、贯彻和落实。涂立桥认为,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要求,突出了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突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突出了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了党支部建设这个基础,突出了党建工作责任的督导和考评的要求,对做好我校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各部门、各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要对照我校党建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把任务层层分解到位,压力层层传导到位,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就如何做好我校党建工作,涂立桥强调,要组织学习明确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对照任务清单列出问题、制定**清单,逐一落实到位;要抓好党建主业,担好党建主责,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要求;下一阶段,特别是党务部门,要做好大走访、大调研,共抓大党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共同谋划,总结经验,推进我校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上,徐道宣传达学习了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精神。(党委宣传部 供稿)
【文化理工】“新蕾版”昆曲《牡丹亭》创排首演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水袖轻舞,莺啼燕啭,一曲《牡丹亭》醉了无数观众。7月7日,由我校出品的“新蕾版”昆曲《牡丹亭》经过两个多月的创排,在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剧院首演。
该场演出为我校校园戏曲戏曲传承计划系列展演内容之一,以公益惠民方式对外公演,场面火爆、一票难求,观众除了黄石市民外,还吸引了来自北京、江苏、武汉、黄冈、鄂州等地的戏迷。我校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定兴,师范学院舒韶雄、王厚怀老师,在每折演出前从文学、音乐、表演等方面对该剧做了导赏。
新蕾版《牡丹亭》全部由在校学生当纲演员和乐队伴奏,青年艺术家、光谷北斗国际学院教师王振华领衔主演在剧中饰演杜丽娘。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该剧通过《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等五折戏,通过音乐和表演手法改进,以柳杜爱情故事为主线,更好地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根据二十一世纪的审美观,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利用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演出形式,传世经典以青春靓丽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再现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游园
惊梦
寻梦
写真
离魂
全国创业培训(SYB)课程师资培训班举行开班典礼
(通讯员 袁 琛)7月9日上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全国创业培训(SYB)课程师资培训班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举行开班典礼。
国家级创业培训师童维维、杨复伟;黄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张保民、就业培训科科长梁江;湖北理工学院副校长、创业学院院长尹念东,毕业生就业工作处处长、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启刚和师资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阮启刚主持。
尹念东对省、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及两位培训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在肯定我校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指出师资队伍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短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恰逢其时,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他还对培训班学员的学习、纪律提出了要求。
张保民对我校近年在创新创业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每一位师资班的学员珍惜机会,为全市的创业培训做出积极贡献。
童维维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叮嘱学员要克服困难,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创业培训老师,为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此次培训班是我校与黄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共同申请,经省人社局核准,人社部批准,在我校举办的。在为期十天的培训里,培训班学员将系统学习SYB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原理、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通过考核后可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组织统一登记颁发的《创业培训(SYB)师资培训合格证书》。通过集中封闭式的培训,系统的培养出一批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整体提高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尹念东副校长带队参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论坛
(通讯员 刘凯)7月5日-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举办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我校作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意向合作院校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尹念东副校长带领机电工程学院、发展办、教务处有关同志参加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是:“智创教育 智造未来”。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地方本科高校、职业教育集团的专家480余人参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教授、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吴昌林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专家陶飞教授、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数控项目总教练宋放之教授、机器人增材制造国内知名专家从保强教授、北京华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南江博士、华晟经世ICT产品研发事业部总经理王田甜等行业专家、学者共同就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和高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建设及技术人才培养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论坛旨在支持和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专业群发展生态的整体升级和创新发展,打造集制造类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应用创新基地。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委托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兴通讯、ABB、GE、FANUC、菲尼克斯等全球领先制造企业与中国高校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展开全面校企合作,旨在通过校企共建“数字化工厂模拟平台”“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加快高校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技术人才,推进教育变革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我校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由机电工程学院负责项目申报,发展办和教务处负责项目协调,最终项目专家组按照“院校申报、专家审核、现场考察、远程答辩”的程序,确定了我校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意向合作院校。
论坛期间,我校还受邀考察了石家庄学院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并与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下一步产教融合项目的深入合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我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将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平台,对进一步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生科研创新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社教校长在调研时强调做好“四项工作”促进“两个发展”
为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和绩效工资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建设质量,7月9日下午,李社教校长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数理学院调研,与两个学院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面对面座谈,并强调要全力做好以上“四项工作”,全力促进学校和教师“两个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国政汇报了学院近期的工作,他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表示,将按照全国新时代本科教育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发布的新方案、马院建设标准、思政课建设标准、创新计划为基本遵循,强化内涵,提升质量,打造特色,增添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动能,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马院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个小时的调研座谈中,李社教对教师们提出的团队建设、科研绩效考核、在线教学等问题一一做答。李社教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工作尽心尽力,耐得住清贫,做得了工作,出得了成绩,在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扶贫点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李社教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落实“五个思政”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走在前列,把思政育人、创新创业育人、科研育人、特色育人“四个育人”贯穿全过程,打开学科边界,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突出绿色、智能,打造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后勤、线上与线下相互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积极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分配体系。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两个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三是要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群策群力,同心合力,下大力气、扎扎实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四是要着力谋划学科建设发展工作,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找准学科发展目标,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数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座谈,刘修生院长代表数理学院汇报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在近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中,李社教、参加调研的部门负责人和数理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了坦诚、坦率的沟通和交流。在肯定数理学院取得工作成绩的同时,李社教在座谈中指出,推进改革势在必行,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真思考教师们提出的可贵的建设性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工作体制和机制。
李社教强调,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上,数学和物理等公共课课程责任重大,必须把“四个育人”贯穿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开学科专业边界协同育人,讲好每一堂课,服务好每一个学生,适当给学生“增负”,打好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基础,构建全校性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每一名学生打上鲜明的“湖北理工”印记,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绩效工资改革的步子要快一些,要下大力气建设以绩效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同时,要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的希望在于全体教师,特别是在青年教师身上。有为才有位,每一位青年教师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不断学习,提升本领,勇挑重担,自强精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协同创新,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校发展就有希望,就能够一步一步朝着我们的目标迈进。
党委宣传部吴凤庭、党委教师工作部刘胜民、教务处冯运仿和学生工作部张宇旭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党委宣传部 供稿 记者 王巧婷 陈龙)
来源|校网
排版|罗梦阳
责编|包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