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凝心聚力,奋楫扬帆,一起看看中南民大这五年!

中南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喜迎党代会 | 凝心聚力,奋楫扬帆,一起看看中南民大这五年!

中南民族大学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1684条推送

经校党委研究并报上级党组织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南民族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定于2019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召开。预备会议将于明天14:30在光谷音乐厅召开。

这五年,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这五年,我们奋楫扬帆谱新篇;五年时间弹指一挥间,中南民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民族画报》2019年第12期刊载《凝心聚力谋发展 奋楫扬帆谱新篇——中南民族大学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建设发展巡礼》一文,从党建思政工作、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中南民族大学

2014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南民族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确定了学校未来发展思路、目标愿景、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国家民委党组、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政治责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提升、深化四项改革、促进五个转变”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校各族师生员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圆满完成了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南民族大学

1

党建思政工作全面加强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引领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学子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观看十九大开幕式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党委全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制定实施《中南民族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办法》,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出台了《中南民族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站稳守好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坚持“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正风肃纪,强化教育、标本兼治”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多次被评为省级综合治理优胜单位,2个教工党支部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组织师生集中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

中南民族大学

优秀党员教师参加湖北省“开学第一课”优秀思政课巡讲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纪委组织纪检干部赴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

学校始终以“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创新实施“十大育人工程”,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三全育人”。学校获评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学生资助先进工作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机构,入选湖北省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为党员师生编印的学习材料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

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聚焦主题主线,坚持早动员、早起步、早行动、早推进,迅速掀起学习实践热潮,严格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项重点措施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步检查,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检视问题到位、**落实到位,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主题教育目标任务落实。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教师深入基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宣讲活动

2

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学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举行“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专题报告会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将“翻转课堂”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校以加快“双一流”建设为中心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学科发展为突破点,坚持“彰显优势、统筹兼顾、创新驱动、服务社会、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分类指导、分层建设、逐步推进”的思路,谋划学科“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项目、大成果”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转型发展为契机,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三联动,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着重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支持和引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新增专业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民族学、化学、药学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8个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前70%,民族学排名全国第3;化学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中位列第113位;新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专业型硕士点,目前学校共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型硕士点;全校2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均有了一级学科授权点或专业学位点,学位点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停招、撤销、新增专业共7个,获批教育部2018年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个省级专业项目立项。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药学院万定荣教授主编的《中国毒性民族药志》(上、下卷)被授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中南民族大学

团队胡军成教授将光催化材料研究成果转让专利技术,

与浙江一家做环保涂料的公司联手开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环保涂料。

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五年来,学校共有592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其中省部级项目83项;建成校级在线课程36门,认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4门,获评教育部2018年在线教育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全面推动实践教学,获批6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有省级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3个,累计建成校外实习基地296家。

3

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坚持面向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急需的战略研究、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政策理论研究,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学校进一步突出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提升学科、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民族高等教育。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刘新琼教授在恩施基地水稻育种(左三)

中南民族大学

中国莼菜基地揭牌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举办第二届“武陵购”精准脱贫攻坚特色产品展销会

暨大学生创业集市活动

学校以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学术团队和咨询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实现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瞄准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等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发挥学术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品牌,提高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着力建设集信息资源库、知识库和思想库于一体的高校智库体系;加强校级层面的统筹规划,采取滚动支持、主动培育等方式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平台团队建设,培养、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提升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的能力;坚持创新引领,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重视和建设好科技园,依托科技园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加大科技成果宣传、转化、应用的力度,推动产学研用综合协调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药学院付海燕教授当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代言人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药学院万定荣教授主导制定的中药材国际标准颁布

五年来,学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304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0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项;新增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首次实现突破。科研合同经费2.38亿元,同比增长了50%。发表CSSCI期刊论文1126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38篇,SCI一区期刊论文188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6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20项,同比增长了223%;制定国际标准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88项。新增省部级科研机构13个,其中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民委2011协同创新中心,“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湖北全面小康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

4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始终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为手段,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09届毕业生王东海荣获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关于人才培养的主张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秉持“三个面向、三个服务”办学宗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互嵌”文化引领,实施“梯田”培养模式,以骨干示范为引领,促进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引领各族学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努力培养“三个特别”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中南民族大学

“好巴郎”工作室致力打造各民族学生的“温暖之家”

深入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心、全媒、全域“五全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坚持开办“西部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西部少数民族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实验班”等特色实验班;建立“1+X”学生管理制度,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训练营、暑期“边疆行”、“好巴郎”工作室、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上级部门、其他高校和媒体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李军,“全国创业英雄百强”蔡绍硕,“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许云栋、金珂,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马万玲、侯凤超等一批先进典型,人才培养成果入选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中南民族大学

组织西部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前往武警湖北省某中队参观

中南民族大学

组织师生开展“边疆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项目资助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50多个团队获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资助,社会总融资额2000余万元,获创新创业省部级以上奖项965项,建成全国民族类高校唯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近五年,本科生、研究生年度平均就业率分别达到91.47%、93.38%,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5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党管人才为原则,以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基础,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举办“才汇民大,梦圆南湖”青年学者南湖论坛

吸引力全球学子的关注加盟

五年来,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治理能力提升计划”等,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发现评价、选拔任用、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服务体系,为人才聚集、人才成长、人才发展搭台铺路。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柏贵喜教授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陆续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海外优秀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连续两年举办主题为“才汇民大 梦圆南湖”青年学者南湖论坛,在创新引才体制机制、招才引智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引进了刘吉开、王兆鹏等50余位在国内学科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邀请了110位海外青年学者参加青年学者南湖论坛,19名优秀人才陆续签约到岗。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双升计划”,全面提升教师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近五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8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13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34人、创新团队支持计划4个、国家民委教学名师3人、青年教学标兵3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4人、“楚天学者计划”23人。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好巴郎工作室开展主题分享会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在完善师德长效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压实主体责任、优化管理职能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转化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育人实践,真正履行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

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等,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践行“四个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要求融入立德树人各环节,努力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权”;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坚持一切工作重心向立德树人聚焦,一切师资力量向人才培养聚集,一切优质资源向学生成长聚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滋养心灵的育人功能;以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现课程协同育人、教师合力育人;以实施“成长守望计划”为抓手,选拔管理干部担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导师,为学生纾危解困,助力学生成人成才。近年来,3名教师获评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评“湖北省先进工作者”,11名师生获评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1名教师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荣获“中华慈善奖”。

6

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凸显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各民族师生和睦共处”的主题,涵育出既有多样性又有主旋律,既有多层次又有高品位,既反映高等教育共性又体现民族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的学术会堂“56个民族一家亲”巨型壁画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制定了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及实施办法,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4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深度转化。学校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生态式园林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民族学博物馆、图书馆获批“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中南民族大学

突出教学文化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目前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体系,开设了包含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民族经典与当代中国、文史哲名著与文化传承、心理健康与生命关怀、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等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选修课200余门,网络教学课程290余门。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走进神奇的民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网络课程群影响较大。实施“一院一品”计划,打造“书香校园”特色育人品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推进、深度融通,形成了一条“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中南民族大学

通过全员导师制、师生午餐会、学长计划、学业发展帮扶、心理健康教育、“全功能”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式以及选拔优秀边疆民族学生留校担任思政干部等方式,兑现“不让一个学生落伍,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承诺。将“经典研习”“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相结合,以各级各类学生社团为载体,依托中南民族大学公共艺术中心,精准设计和精心组织开展学术文化类、高雅艺术类以及年度十大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月”“民族文化节”、南湖大讲坛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出了《额吉》《阿娅》《吴泽霖》等一批原创文化精品,“高原书屋”“庇佑计划”等成为学校“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教育活动重要平台,大力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举办“首届传统戏曲文化交流活动”

注重寝室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生寝室系列活动》,推进“十一同”(团结同心、生活同行、困难同渡、节日同庆、学习同步、语言同学、民俗同尊、娱乐同享、校园同护、纪律同守、和谐同建)寝室文化建设,将大学生寝室的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育人实践的结合融入上下功夫,通过宿舍网格化建设、宿舍文化大赛、“寻找最美寝室”活动等,将寝室建设成为各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帮扶的场所,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意识,实现各民族学生就寝上同舍、文化间认同、生活中交流、情感上交融、行动上互助、成长中共进,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寝室文化氛围,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行动计划,充分开发网络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慎独”教育,加强以慕课、微课为核心的网络学习平台项目建设。充分尊重学生需要,开发多媒体产品,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阵地。践行“四全媒体”新理念,突出校园网络媒体的整体建设特色,推进校园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建设,开展好网络文化节,选树培育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大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学校网站多次获评湖北省“十佳综合性网站”“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等,“民大官微”多次获评湖北省“十佳移动公众平台”,“资讯民大”微信公众号31次进入中国一千所高校微信总榜TOP100。

7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秉持“三个面向、三个服务”办学宗旨,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准了实现民族地区和民族高校共同发展的切入点,积极搭建与民族地区互动的桥梁。

中南民族大学

志愿者在西藏山南市昌珠完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通过积极搭建研究服务平台、大力实施“1221”精准扶贫工程、组织选派联络员、探索“双向服务”现实路径等方式,不断创新参与精准扶贫模式,全面助力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先后与湖北省扶贫办共建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与恩施州共建恩施发展研究院,与重庆大学等9所高校和片区科研院所共建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开展扶贫与发展政策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

举办第二届“武陵购”精准扶贫攻坚特色产品展销会

暨大学生创业集市活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对学校精准扶贫武陵山片区、“智慧鹤峰”“恩施市教育精准扶贫”等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专访和全方位报道。学校积极参与湖北省“三万”活动及“616”工程,通过筹措资金、科技支撑、项目支持等方式,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获评湖北省2017年度驻村扶贫“工作突出的支持单位”,“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连续5年受到湖北省政府通报表彰。按照国家民委统一部署,学校还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定点帮扶广西德保县、内蒙古巴林右旗、江西乐安县。近五年来,在服务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学校共有70余篇咨政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或部门批示、采纳,5篇研究报告被中办、国办采用,部分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同417项,合同经费达6920万元。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为西藏的孩子们发放爱心图书

中南民族大学

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

学校一直坚持以服务助支持、以贡献促共建,始终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战略方向,全力支持武汉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助力武汉国际化建设,为武汉建设发展持续提供所需各类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响应武汉“双百万”工程,大力宣传武汉市委市政府“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和相关政策,鼓励引导校友企业回汉投资发展。2018年12月,“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南民族大学专场”隆重举行,现场45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63.93亿人民币。此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各授信300亿元。

中南民族大学

由56个民族学生组成的石榴籽志愿服务队

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展志愿服务

8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进入新时代,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不断强化国际化发展理念,持续开阔国际化发展视野,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文化背景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

我校56个民族学子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实行“本土国际化”教育发展新战略,遵循“拓展渠道、扩大交流、注重效益、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健全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19个国家的37所院校签署了50项校际合作协议,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下拨外专经费3294万元,执行各类引智项目401项,聘请长短期国(境)外专家485人次来校进行讲学授课与合作科研,举办了10项国际学术会议。

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来华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与巴基斯坦真纳女子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巴传统药物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老挝内政部就公共管理和民族事务领域开展合作。招收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341人次,培养6期共计118名中美英语教育硕士学生,连续3年接待了美国威斯康星州84余名师生来校交流学习。

中南民族大学

组织师生参加孔子学院总部中华文化巡演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在我校举行

不断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设立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助学金,派出教师出国访学交流480余人次,派出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650余人。受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派遣,组织文艺巡演团赴12个国家开展40余场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普拉特维尔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代表团赴美参加孔子学院理事会

暨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十周年庆典活动

五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取得显著的办学成就,主要在于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特色办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奋进新时代,中南民族大学党委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营造良好校园政治生态、坚定不移勇担时代使命职责,以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根本目标,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图文来源 | 民族画报

编辑排版丨李玲瀚

责任编辑丨刘虹

投稿邮箱丨weixinminda@163.com

-scuec1951-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南民族大学-喜迎党代会 | 凝心聚力,奋楫扬帆,一起看看中南民大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