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12.13
国家公祭日
82年前,南京
6周内30多万同胞遇难
以秒来计算
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被日军无情杀戮
金陵城,就这样空了
今天
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上空的警报再次鸣响
祭奠30万死难同胞
祭奠,不只是深沉的悲痛
还有吾辈当自强的决心
铭记,从不为宣扬复仇
只为祈愿和平永存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背景
历史史实 |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 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赢得了抗战伟大胜利。 |
海外纪念 | ■1月27日 联合国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12月7日 美国 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5月9日 俄罗斯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过程
1994年始 | 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 |
2005年 |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49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
2012年 | 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代表再度提交了一份建议,内容是建议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层面的悼念遇难同胞活动。 |
2014年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意义
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南京大屠杀—数字意义
1213 | 国家公祭鼎是一尊三足铜鼎,铜质鼎身和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
106,105 | 在南京大屠杀前夕,两名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竟发起“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的竞赛。最后向井敏明杀了106人,野田毅杀了105人。 |
3与3000 | 撞响和平大钟3次,放飞3000和平鸽。 “3”声钟响和“3000”羽白鸽,萬意纪念30万遇难同胞。 |
880000 | 中华民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华文化珍品也遭到了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抢去图书文献约88万册。 |
150000 |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本零散屠杀858案,人数达15万人。 |
1000000 | 1937年的上半年,南京还是一座工业勃兴,商业繁盛,道路宽敞的初具近现代化规模的都市,常住人口曾达100万。 |
南京大屠杀—第10665个名字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增加了新的名字
周万荣
一个名字
一次跨越82年的追寻
三个字的凹槽划去了其中的细碎,却让这面墙变得更加沉重
那又是一条无辜生命的重量
他遭受的劫难
刻进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回忆
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满目疮痍的南京早已被一片欣欣向荣所替代与此同时那些历史的见证者也一个个逝去了今年,又有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了我们他们的一生背负着血泪记忆深藏着那段屈辱的岁月他们的时间停止了我们继续替他们凝望历史
至此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剩78位
幸存者终会凋零
但我们不能忘记
祭奠,为了和平
END
资料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新华网
文案 | 王新新
编辑 | 王新新
审核 | 张利
责编 | 党务工作部(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