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生纳木错救人
“来人啦,救命啊”,途经纳木错湖的曾海波听到有人求救,立刻冲向前面百米之外的人群,对于刚刚适应高原反应的他来说,这百米冲刺还是有些吃力,在大口呼吸了几次后,他才看到一个男子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旁边男子的朋友焦急地说他是骑马时从马上摔下来的,顿时不知所措。
作为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麻醉医生的曾海波,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显然是得心应手。在仔细为男子检查后,曾海波迅速判断该男子极有可能是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他和同伴迅速疏散围观人群,为其摆正体位以免受到二次伤害。围观的游客都很紧张,担心这名男子的安危。曾海波一边观测体征,一边利用身边的氧气袋为男子给氧并辅助其呼吸,7月的纳木错湖依然寒风刺骨,细心的曾海波取下自己的围巾为他保暖。不一会儿,男子渐渐苏醒,在场的游客总算松了口气,夸赞曾医生医术高明,。曾海波不停地陪他说话、呼喊他,防止再次昏迷,直到将他送上救护车后才静静离开。
不畏艰苦进藏援医
2015年4月,作为宜昌市援藏医疗队队员,曾海波从长江之滨来到了达布之源,对口支援的加查县人民医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属山南地区辖县,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恶劣自然环境,让太多人望而却步。当承受着高原反应的曾海波到达目的地时,当地落后的医疗环境深深地震撼了他。人员匮乏、技术薄弱、设备陈旧,山高路险,出行困难,就连离他们最近的大医院也有近6个小时的车程,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倾其所学为当地卫生医疗人员和群众造福。
最初来到加查县人民医院时,最不能适应的就是气候,第一周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每天都会鼻出血。除了高原反应,还有语言是个大障碍。这里的病人98%以上都是藏族,他们只会讲藏语,在做术前沟通时,曾医生只能请来翻译协助。当时,手术室连自来水都不能供应,每到有手术时,曾医生就提前到楼下去提水。手术时在4楼,因为不适应气候,一桶水提上来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加查县夜里野狗遍地,曾医生宿舍时刻备有“打狗棒”,晚上有急诊手术去加班时,曾医生就带上“打狗棒”出门,以防被狗咬伤。休息时间,曾医生从来不闲着,他和同事们一起为当地居民义诊,还到修建水电站、拉宁铁路等工地上,为工人进行体检。曾医生援藏期间,加查县人民医院正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他常常整理创甲材料到深夜,并利用休息时间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新技术开展造福藏民
在藏区,由于麻醉人员和技术的短缺,就连无痛胃镜这项普通检查都无法开展,很多人也因害怕疼痛耽误了治疗,有的甚至病情恶化,这让身为麻醉师的曾海波深为痛心。如何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把内地先进的医疗技术带给藏族同胞,是他到达加查后竭力思考的问题。5月13日,曾海波带领本地专业技术人员,成功为一位藏民完成了医院第一例无痛胃镜检查,填补县医院的技术空白。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胃镜视野观察清晰,整个过程安全、快速、准确,为患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也为医院开展此项检查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曾海波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曼巴”,也就是藏语“神医”的意思。此事经西藏日报报道后瞬间传开,很多病人慕名而来,轻至头疼脑热、伤风感冒,重至骨折瘫痪、长年卧床,一时间我们这位麻醉科医生竟然成了当地人民的全科医生。曾海波也乐此不疲,自己能解决的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联系在内地的医疗同道,努力为其解决。
成功抢救早产儿
今年7月的一天,一对焦急的藏族夫妇找到了他。原来夫妻俩曾两次怀孕,但胎儿均夭折,这一次幸运怀上第三胎,可孩子出生后,却因早产性命堪忧,在报纸上看到曾医生的事迹后,特来求助。孩子送到医院时呼吸微弱,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又会夭折,当地医生束手无策。曾海波虽非小儿专科,但基本的抢救技术却很扎实,他无睱多想,立即为孩子做气管插管,通畅呼吸道,给氧,辅助呼吸及其它专科治疗。经过曾海波和同事的全力抢救,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孩子的家属十分感激,称曾海波为孩子的再生父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海波知道,援藏时间有限,除了在这有限时间内救治更多的藏族同胞,更要把自己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疗人员。提高当地人员的医疗技术才是造福藏民的长久之计。因此曾海波在仔细了解科室人员技术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利用休息时间为全院职工开展培训,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倾心传授。在曾海波的指导下,从基本医疗技术到各类麻醉技术,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朝一日盼再援藏
6个月的援藏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对于曾海波的人生来说,这非常短暂,但这段经历,让他一生受益。离开加查县人民医院时,这位“曼巴”几乎被满身洁白的哈达包围,那饱含着西藏人民深深的不舍。哈达,是藏民对他人格的敬意;曼巴,是藏民对他医术的赞许。曾海波说,如果允许,他期待再次入藏援助,将技术带给医院,将健康带给藏民。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入藏去帮助更多西藏同胞。
记者:李晓婷、王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