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人力资源公司智联招聘在“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披露的最新调查数据,大学生中有创业意向的,由去年的3.2%上升到6.4%。这说明,政府的推动、大学的举措,见到了显著成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成立了创业学院,这都有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现在,大学生要办个公司,比找个公司实习还容易。
那么,我们大学培养的这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他们响应号召,选择投身创业大潮去施展才华,究竟想要创什么业呢?智联调查显示,超过60%多的学生说,如果他们创业,外卖送餐将是自己的首选。我曾看到学生发的一个段子,说两个室友创业,某天碰到一起,甲问乙:“听说你创业了,做什么呢?”乙说:“做物联网。你呢?”甲说:“我做产业链。”于是相互敬仰。过了几天,两人在同一家餐厅碰上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做物联网”的乙是在这家餐厅送外卖,“做产业链”的甲,是每天大清早去菜市场为这家餐厅买原料。我觉得这段子很有趣,反映了这两个同学能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一般的餐厅小工绝对不知道可以把送外卖称为“物联网”,把采购餐饮原料称为“产业链”。
这是一个冷笑话。但如果把它跟智联公司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读,却让人笑不出来。超过60%的“创业者”是想去送外卖,而卖水果、卖蔬菜、卖服装、卖饰品的大学生“创业者”也不在少数,上网开“微店”代购护肤霜、手机套的也很火热。
我不是说大学生不可以“创”这样的“业”,但如果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首选外卖送餐,如果985、211大学的学生创业,热衷于搞网上代购或者开个水果摊,我总觉得哪儿不大对劲。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乔布斯也是从推销电脑起家的。没错,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搞过推销,但他们推销的是自己研发的产品,这跟我们学生想卖的产品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那么多大学生把外卖送餐作为创业首选,显然创这样的业“门槛”低,学什么专业的都可以干,甚至没学专业也可以干。送外卖不用操心任何事情,投入也不大,创业风险和成本很低,工作无压力。但超过60%的学生把它作为创业首选,却让人不解,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正值风华正茂的人生黄金时期,为什么会如此“清醒”和“实际”,完全没有梦想的激励、遐想的诱惑、幻想的刺激、理想的召唤,也看不出任何敢想敢为的豪情、舍我其谁的壮志?他们选择的“创业”为什么全然没有创意神采和青春灵性?
我不知道大学的教授们对此作何感想。但我是感到沮丧的。难道这就是我们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出一大批高学历外卖送餐民工?我再强调一下,我绝不是瞧不起外卖工。任何诚实合法认真的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我沮丧的是在这样超高比例的选择中暴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我怀疑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支配下,他们能否干好外卖送餐的工作。
现在,大学生创业是个热话题。动用行政管理力量搭建平台,从资金、学分、评优评先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业的氛围,肯定可以掀起大学生创业新高潮,但如果花那么大的劲,“创”出来的都是送外卖的“业”、卖蔬菜的“业”、代购爽肤水的“业”,我们的脸上会有光吗?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在最近举办的“首届全国创业学院院长论坛”上说:“培养博士、教授,大学有能力,但是培养创业者,好像没有这个本事,我们真的能够办成一个企业,我们就不在学校当老师了。所以今天在大学里面,大家在提倡创业教育,到底它用怎样有效的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们真正有效地教育,这个对今天所有的大学是一个新命题。”我觉得这番话说得很坦诚。
大学生创业不能像农民进城那样,找个饭碗就OK。它应该具有思想、文化、知识、科技含量。它一定要有“新意”。即使算不上创新,至少也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如果把大学生创业简单理解为开个公司挣钱,把“互联网+”简单理解为淘宝上开网店,那么,大学生创业与社会闲杂人等的“搞事”相比,就既无特色,也无优势;可能善始,却未必能善终。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不同的课堂上对学生讲过,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价值目标不能向下追求,哪怕你大学毕业后上街擦鞋也应该与旁边大嫂擦鞋不同。现在看来,显然,大学生擦鞋真的可以作为创业项目。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擦鞋如何拼过大嫂擦鞋?大学应该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业?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愿意、只能够去外卖送餐,大学是否应该反思?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元问题”: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引领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当回到这个“元问题”后,我突然感到无话可说了。
封面来源于网络
栏目【“彭”的一声】
将力推彭光芒老师的评论,致力于为大家推出深刻的时评,传递思想,启迪新知。
彭光芒:
现任图书馆馆长,文法学院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深评论员。
他不说正确的废话,不用众所周知的道理进行说教,而是能够发现“黑天鹅”,用独到的观点、 充分的论据 、犀利的语言打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