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回乡随感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6岁参加工作, 65岁退休。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亲身经历了伟大祖国和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目睹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共和国70华诞之际,我心潮澎湃,为党的好政策,人民幸福生活点赞。
弹指一挥间,离开乡村进城有40多年了。我的老家在茶陵的一个山村,那里四面环山,清泉涓涓,群山之间,农舍稻田,真是绿水青山好风光。近些年山村怎样,想回去看看。今年端午节前夕,我带着老伴开始了茶陵之行。汽车渐渐驶出市区,车窗外闪现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苍翠的青山,广袤的田野,那些刚要挺身拔节的禾苗象一群群刚睡醒的孩子,充满了朝气和生机。过了两个小时,汽车进入茶陵县境内,朝东跑,我们正欣赏着湘东山麓的景色,司机把车“嘎”的一声停下来,告诉我们“清水站”到了。
回味前些年一次回家的情景,至今让我感到寒酸。当时年迈的父母要我们带小孩回家过年,村前有一条路,多年没修,坑坑洼洼,一到雨雪天,行人叫苦连天,车辆摇摇晃晃,难于行进。那年腊月29日,雨过不久,道路泥泞,小孩跟我到村井去挑水,在回来的路上,小孩一个趔趄,变成一个泥人,在场的小朋友笑她是一个“泥乌龟”。
大年除夕,全家正在吃饭,突然天下着大雨,小孩笑着说:“爸,我们桌上碗里的菜,正在加酱油呢”。我一抬头,哦,老屋漏雨了。最恼人的是,当时这山村里烟囱林立,土法上马的小铁厂、小煤窑、小炼焦厂,星罗棋布,不足5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有40多个小铁厂,有一户村民还办了两个小铁厂,整个村庄被烟雾笼罩着,有时硫磺气、氮气随风飘来,熏得庄稼黄了,树木死了,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突然,一辆小车在我们身边停了下来,车里走出一位年轻人向我招呼:“尹老师,请上车”。这是我任民办教师时教过的一个学生,如今是养殖厂的厂长了。坐在车上,我们边走边聊,他说,近几年党的政策好,株洲市搞“扶贫”和“四化两型”建设,改善民生,让百姓受益。政府抓了乡村**,关掉了小煤窑,停了小铁厂。推进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如今,村民总结有“四喜” 一喜农民种地不交粮,国家直补增收效益大。国家每年给种田的农户每亩田补贴几十元,有的家庭一年要补几百元呢。二喜娃娃上学不收费。“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家庭困难孩子上学的大事情。三喜百姓看病也报销。农民每人只缴10块钱,吃药看病管1年。您三弟在县城住院花了10000多元就报销了6000多元。四喜农村通了水泥路,再也不用象过去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了。现在,农民富了,家里的粮食也吃不完,我办起了养殖厂,养猪养牛收入可观,刚买了一辆小车,外出办事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时,弟弟出来接我了,他指着前面一栋300多平方米的贴着瓷砖的三层楼房,是他前几年建的。走进去一看,一楼是厅屋,水磨石地面,二楼和三楼是住房,铺的是木地板,家里的旧凳子换成了新沙发,家具都是新式的,电视由黑白的换成了大彩电,猪栏里还有几头大肥猪呢!
邻居屋檐下一位老奶奶正在织毛衣,笑着对我说:“如今世道好,我们乡里不仅有吃有穿,家家户户都有读书的后生,象你5兄弟家就出了6个大学生还出了1个博士生”。
我漫步在村头,这里溪水、蓝天、白云;鸟鸣、鸡叫、鱼跃,水泥路四通八达,农舍绿树环绕,乡村环境美了,条件好了,农民生活富了。这一件件,一桩桩,深藏着的不仅仅是一串串岁月的痕迹,更多的是一种对时代的感怀!近几年,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大的精力,投这么多的资金,为老百姓办好事,说明我们国家的发展加快了,实力雄厚了,国力增强了,大家对我们国家充满了热爱,对我们党充满了感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尹志诚
朗读者:林扬
编辑:莫桂芬
责编:陈芹
审核:罗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