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湖南大学教师“天团”!

湖南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致敬湖南大学教师“天团”!

致全校教职工的慰问信

亲爱的老师们,同志们:

金风玉露,春华秋实,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党委、行政谨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诚挚的祝愿!

在2020这个不平凡的年度,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停课不停教,坚守科学研究阵地,为科技抗疫贡献湖大力量,在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脱贫攻坚战中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谨向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正是学校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蓝图的关键时期,全校教职工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大精神,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立德树人、育人聚才,为把湖南大学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全体教职工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祝全校教职工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中共湖南大学委员会

湖南大学

2020年9月10日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是尊师重教的重要节日。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新时代湖南大学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风采,把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祝福献给每一位教师,凝聚起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师德标兵(10人)

湖南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于振波(岳麓书院):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该做的事。教学上,用心备课,认真讲授。尤其是本科教学,每年讲授的知识点虽然相同,我则尽可能补充一些新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学术动态。同学们对我的教学效果给予较高的评价,说明我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我很幸运,遇到了几个勤奋好学较有进取心的学生。他们的进步,与他们的个人努力密不可分,我的指导只是外因。他们取得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带来荣誉,我真的应该感谢他们。

自认为在工作上比较认真负责,但与“师德标兵”的要求相差甚远,权且把这当作对自己的鞭策与鼓励吧。

罗能生(经济与贸易学院):我常想,此生最为幸运的事情之一,就是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终身的志业。特别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能够在学术上发挥自己一点思想创造力,更能够用自己的点滴智慧和一份真情,去培育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人是宇宙的精灵,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承担着培育宇宙之灵、世界之最、社会最重的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我深切感到,当好一名老师,需要才华,更需要使命感、责任感;需要高瞻远瞩,更需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需要激情,更需要善良与坚韧;需要自我发展,更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发展学生、成就学生。

吴志明(金融与统计学院):老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根本任务。

在讲台上,自己的教学计划正在顺利实施,自己的讲课清晰、流畅;在讲台下,大家都抬头听课,不时会有高质量的互动交流;作为一名老师,从这一堂课中,我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

特别是,在讲课中,自己突然悟出问题的新思路、知识点的新讲法并立即有效实施,那就是更高层次的收获,那就是讲课中的知识创造!

讲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解决每一个难题,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分享校友的每一项工作成绩,这就是老师的荣誉与幸福。

汪皎英(马克思主义学院):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读大学的机会,并成为一位大学老师。感谢湖南大学给了我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的舞台。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给予我许多鼓励和支持,是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了我。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的优秀促进了我不停地学习、提升和完善自己。

其次是感慨。老老实实做人就是真心实意、真诚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这次荣获“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让我更加坚信和坚守这个做人做事的原则。

要做一个带“光和热”的人。做一个带“光”的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一个带“热”的人,就是用爱心温暖同学们的心灵。

刘 舸(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05年我博士毕业来到湖南大学工作,至今已经15年了。回想刚刚站上讲台的那一刻,由于缺少从教经验,对于是否能够当好一名教师,我感觉比较迷茫、信心不足。但我的学生给了我鼓励和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学生教导成有品德、有智慧的人。十五年过去了,我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了这里的学生。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教师是份美妙的职业,用语言播种,用笔墨耕耘,用汗水浇灌,引领学生在学海中徜徉、领悟学科精髓、陶冶行业情志,人生之乐莫大于此。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仍然会选择当一名教师。

廖 蕾(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潘懋元先生说,“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教师这份职业是给人最幸福感的职业。”

教师的情怀始于初心,基于感恩,落地于忠诚。作为研究半导体的教师,我常和学生交流:半导体行业是众多高科技产业的原始创新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的动力之源。半导体的突破需要长期积累和投入,方可站上科研前沿。我将用“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学生,勇敢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为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贡献湖大人力量。

科研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学生科研工作出现困难而迷茫时,我会鼓励他们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前行,勇做半导体行业的攀登者。

刘娅莉(化学化工学院):入职湖大一晃33年过去,作为应化系教师,时刻以培养具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崇尚科学、国际视野,具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德才兼备的应用化学人才为己任,用爱心、责任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感染学生,课程教学中注重常讲常新,鼓励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应用化学与众多产业息息相关。我将坚持以应用电化学、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高分子合成与涂料应用为特色发展方向,不断思考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科研实训以及国内外交流,培养更多具有社会担当的应化人才。

郭新红(生物学院):《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

生命科学和生物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做出一流科研,也要培养一流人才;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参加工作16年来,我始终不敢懈怠,恐有所失,恐有所负,一直努力地精耕细种着教学与科研这两块责任田。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会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与崇高责任,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戴宏亮(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来湖南大学工作已经16年。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要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忘为人师的初心,牢记为党和人民教书育人的使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的校训;具有仁爱之心,真心诚意地去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竭尽所能为学生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湖大人,心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未来我国在尖端技术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我更应该上好每一门课程,有效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努力攻克技术难题,进一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邵旭东(土木工程学院):1986年留校任教以来,我矢志桥梁专业,将“立德树人”践行在教学、育人、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

教学方面,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己任。承担了课程,主持构建了“教研共进、突出创新、强化能力”桥梁专业培养模式。

育人方面,以组会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研学状态,通过踏春、秋游、骑车、爬山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研方面,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大跨与高性能桥梁结构研究。

我国正迈向桥梁强国,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和引领技术作为支撑,我将继续立德树人、攻坚克难,践行“桥梁强国梦”。

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

喻 玲(法学院):教师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在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中实现价值,是既帮助他人成长又有自我成长的事业,与学生一起辨析正义之本质,探索公共之福祉,反思自身之价值。

在求学的经历里,受益于很多优秀教师的指引和激励,教书育人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我的老师在我心中种下种子,希望自己也能种下新的种子,立德树人,做好师者的传承。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需要常怀敬畏之心,以教学和科研为志业,心怀使命感,做好师者的创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将知识传递并转化给学生的教学过程,是需要专业化发展的技能。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而能让教师持续投入的原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做好一切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教育是激发禀赋,是点燃,是唤醒。教师本人对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热爱与投入,也许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最好的示范。不忘初心,期待未来。

李肯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研究生导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师之爱学生则为之计深远,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正确的科研态度。始终以“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踏踏实实地做对民族、对国家有意义的研究为奋斗目标。

为人师,需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当好为国育才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为本,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素质是言传身教的基石,不仅要做一日之“经师”,更要做终身之“人师”。

自2003年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至今17载,在这17年的时光中,看着自己的学生逐渐成长、学有所成,看着自己的学生也为人师,看着学生们的科研精神届届相传……

为人师,有幸之至!

施 周(土木工程学院):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转眼间,已在三尺讲台耕耘近40载。

这其中,自有播种的辛苦,更有春华秋实的喜悦: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连续10年获得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以及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和知识竞赛一等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了全国首届水业杰出青年和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还有一大批学生走向政府及央企、国企管理岗位……

衷心感谢学校及宝钢基金会以授奖的方式肯定我在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努力。我想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高教战线的老兵,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传承千年学府的人文精髓,不忘初心,以春蚕红烛之奉献精神,努力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做灯塔,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当人梯,承载学生向上的攀登。

期待未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优秀教师(15人)

湖南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曾 兰(马克思主义学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思政课教师,就是要用心去呵护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学生一同去经历、去成长,用最出彩的人生给青春以答案。

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并享受讲台,是我对自己职业的一个重要定位。我会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积极探索课程的改革创新方式,在教学中发现研究课题,以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此外,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也应该做到哪里。未来还很长,希望自己在教师生涯中,不忘育人初心,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熊 翀(外国语学院):在辅导员岗位上耕耘近二十载,“亦师亦友”一直是我与孩子们相处的模式。这份看似最基础的教育工作,在我看来绝不平凡。刚参加工作时,我用近似的思维方式,与只小三岁的学生成为朋友;随着年龄距离的拉大,我努力靠近学生的生活方式,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如今,我以母亲的身份,与家长感同身受,与学生心有灵犀,成为了外国语学院孩子们毕业多年也不改口的“熊姐”。

时代在变,人在变,但我作为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不变。主动适应,给孩子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恰到好处地给予关心,做好他们的知心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引好路,是一种幸福的责任。

王腊芳(经济与贸易学院):我家三代都是教师。教师之家的家风让我立志当一名好老师,因为我深知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清楚老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创造力的发挥,乃至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引导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让我全心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积极进行专业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教改尝试,每年都会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迭代更新。做老师是“良心活”,上好课最有成就感。从教21年,深感三尺讲台有桃李,教师只有充满了爱,教育才是快乐的、有效的。

任英华(金融与统计学院):从2003年研究生毕业留校至今,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一直是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主要领域。在教研过程中,我始终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寓研于教,教研相长,已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本科生的课堂上,我坚持将前沿的科研问题抛给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先后已有10多位本科生参与了我的科研课题项目;2019年11月我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参赛论文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我一直认为统计专业的学生,要努力具备厚实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弄潮儿,站在时代前列。

翟新明(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大学是我的母校,能够回到母校工作,感觉也分外不同,更需要责任感。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科研都必不可少,科研是教学的支撑,教学是科研的再现,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中,才能够更多发现现有教育的不足,而对之进行具有特色的补足。

入校两年以来,我承担了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累计教授学生300余人。在我看来,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并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是能力、方法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培育。我所教授的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课程,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结合,更期待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并内化到自身修养与人生历练之中。

刘社瑞(新闻与传播学院):“苦练内功,在三尺讲台中实现人生价值”,是我从事高等教育工作33年的最大感悟。要站好三尺讲台,必须苦练内功,不断修炼。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作为站好三尺讲台的行为规范,在三尺讲台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唤醒学生专业理想、激发学生专业潜能。

“敬畏三尺讲台,珍爱三尺讲台”,是我从教33年的底色;“让教学过程有滋有味,让三尺讲台有声有色”,是我从教33年的亮色。三尺讲台连接起师生,三尺讲台折射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三尺讲台更是我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我愿毕生修练,一辈子站好三尺讲台!

蔡孟秋(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激发。

我认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把课讲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在课堂上应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作为老师我会教会他怎么去发现问题,这个思维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很重要。课下,我也常常被很多学生“包围”。“特别多,抢不过来那种”,很多同学都会找我问问题,除了专业知识,还有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老师不但要传授课堂知识,还要让学生多了解课外的社会知识,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总之,当老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将践行自己的诺言当个好老师。

王 兮(化学化工学院):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是一种良知和守望,大学教师需要钻研学术、坚持道德操守。为了让学生全面的发展,我参与了实验教改和培养方案修订。悉心指导学生,即使住院也在坚持工作。我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指导,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

教师职责在于培养好一代代知识渊博和品德高尚的学生;在于奉献自己做好社会服务。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高尚在于长期的坚守!

愿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学生心中蔓延;愿当一块基石,用踏实和稳健,为青年铺垫成长之路;愿作一把火炬,用光和热,把爱和感动带给他人。

胡德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我个人认为,大学不仅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己为之奋斗的兴趣。

兴趣是需要去寻找和培养的,兴趣也蕴含了一个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

作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考方式,并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我的职责与责任,也是我为之欣喜的源泉。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践行好职责与责任,培养更多学生。

胡爱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大学工科教师,我认为除了教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专业情怀、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课程教学中适时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将科研成果融于教学案例,以此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将知识用于实践;积极探索“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开放式实习模式教学改革,以此调动企业育人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科研素质提升训练过程中,坚持“手把手”指导原则,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教孩子走路虽累,但想到他们将具有越走越快的能力”,这就是老师工作最大的驱动力吧。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必将牢记育人使命,充实自我,脚踏实地,上好每堂课,指导好每个学生,无悔于教师的称号。

荣辉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3年秋到湖南大学软件学院任教以来,我一直耕耘在教学、科研和双创三位一体的三尺讲台,此次荣获湖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倍感荣幸和欣慰,也是对我近二十年教书育人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近二十载的教师生涯,我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的认知和心得:心怀敬畏,学生的小事就是教师的大事,不可掉以轻心;只要专注、坚持,同学们也能像三体世界一样,快速积累知识,通过技术爆炸进入到高维文明状态;尤其感受到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欣喜地看到同学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也让我教书育人近二十载而毫无倦意,也不敢懈怠!

袁朝晖(建筑学院):人生之乐莫大于此!

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以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教风和师德风范垂范激励后浪。

当你踏进千年学府校园,迈进九十余载建筑之门;有我引路浓墨技艺人生,引导成就我湖建筑学人。当你一丝迷茫怀疑选择,给予激励话语信任眼神;有我窍开你求知源大门,获得创新思维谋划技能。当你即将离开箐箐校园,怀揣专业梦想融入社会;有我夜语报效家国情怀,把作品划在祖国大地上。

推国际化教育之常态,育开放创新建筑新人;耕耘三尺讲台三十载,传道授业解惑幸福感,乐矣!足矣!

彭晋卿(土木工程学院):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

加入湖南大学这个大家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前辈的支持、同事的帮助、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教学科研作风,使我不断地成长和自我完善,收获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我将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继承“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发扬以“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为核心的湖大精神,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工科”拔尖人才而努力奋斗。

谢玉华(工商管理学院):从教34年,教过的学生无数,朝夕相处一手培养的硕博士生也有100多人,我为今生从事教育工作而倍感荣幸。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毕业多年的学生记得我讲的沟通技巧,记得我逼他们读中西哲学史来理解跨文化沟通,更记得学习中的团队合作和尊重。从事劳动关系研究过程中,带领学生进工厂、访工人,当流水线上的90后接受访谈后对学生说“你要好好写调查报告啊,把我们的情况反映”,学生顿感“原来学术肩负着沉重责任”。

带着情怀做学问,我的团队不但发表了本领域顶尖国际期刊文章,还有9份关于民生的智库报告被采纳和批示。

谭海波(公共管理学院):我来湖大任教三年有余,有三点育人感悟。

第一要教学得法,站稳三尺讲台。上好一门课,需要平衡科研和教学,花时间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新的前沿理论知识,并用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展示出来,才能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第二要学术赋能,拓展第二课堂。要善于将学术引入育人中,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写读书笔记、学习前沿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

第三要心中有爱,打造灵魂教育。作为教师应当立德为先、关爱学生、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内外,以元气满满的正能量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先进工作者(10人)

湖南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湛建云(法学院):2003年毕业留校后参加工作,蓦然回首,已经在岳麓山下工作了17年。

尽管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工作岗位,青葱少年变成了油腻中年,甚至早生了白发,岁月在身上明显留下了些许的痕迹。但始终不变的是,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我依然对学校充满了热爱,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在这里,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愿意脚踏实地,主动工作,追求卓越。在这些奋斗的日子,虽然感觉艰辛,但充满了快乐,这或许是这些年来的收获,也是我的追求。

今后,我将更加脚踏实地,努力培养更多人才。

胡 蕾(数学学院):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自2010年留校工作以来,我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我,或者像我一样的高校基层管理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多是琐碎而平淡的,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我真诚相信,即便我的工作岗位只是学校大系统工程中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只要用做事业的心态来把岗位工作落细落实,用热情来感染每一名管理服务对象,一定能在勤恳的工作和细微的服务之中“润物细无声”。我可能无法成为英雄,但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坚守在岗位上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张富荣(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一转眼,我来学校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有15年了。

一直以来,我始终牢记“服务第一”的理念,兢兢业业,用无私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本职工作。人事工作细节,繁琐,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饱满的热情,要不厌其烦地解答教师们的疑难问题。

因引进工作全年无休,我就必须随时关注每一位人才的切身需求,还要全力做好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人才顺利入职且没有后顾之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为教师们服好务,让教师们安心教学,科研,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晏 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在环境学院任教二十年,对环境学院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环境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我多年来一直与学院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环境学院教学与科研实验室从不足5000平米,设备总值不到1500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9000平米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实验室,包括国内顶尖分析测试仪器在内的设备总值超过了4000万元。

多年来,我坚持以科研与教学为导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按照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为标准,在现有较为有限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学院实验室的全开放与共享管理,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我们争取早日将环境学院实验室向着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向迈进。

钟文勇(组织部):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与集体事业融合一起才更有力量。

组织工作职责重要、使命光荣,作为从事干部选任工作十六年的同志,我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精通业务——熟练运用干部管理政策和规范做好选人用人。

二是铭记责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在实干中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奋斗中展现新作为。

三是服务大局——主动找准组织工作与学校发展全局同频共振的耦合点,做到同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为国家和学校“立德树人”贡献力量。

刘晚梅(保卫部):真情守护,润物无声,是我从事高校安保工作最深的感受。虽然安保工作是平凡的、不起眼的,但我深知我的工作关系着师生安全和校园安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我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发条拧紧的状态,无论寒暑,始终坚守。30年来,无数次看到学生报警求助的焦急眼神,也无数次看到问题解决后师生脸上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正是我坚守的价值。安保工作没有终点站,我愿毕生守护这校园的安宁。

田 蜜(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教育是崇高的事业,而教育管理是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服务管理是多彩的艺术,没有捷径,只有奉献。学校有许多像我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师生无私奉献的同仁。作为一名信息化基层工作者,我们的目标就是更好地服务全体师生,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快速发展,都要让网络信息在湖大校园“海阔鱼跃”,让师生员工在网络空间“自在飞翔”!而我所做的一切,不为鲜花灿烂,只为芬芳弥漫。

郑章飞(图书馆):记得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孔子困陈蔡的故事。孔子知天命,故而不惧不怨。我无法达到这种修为,我的命在天不在我,但我的心由我不由天!

四十年的图书馆生涯,这就是命的安排、心的选择。我从没考虑过自己是否属于“成功”人士,但至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让我逐渐读懂了一句话:其实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有归属、我的生活有意义、我的工作有价值。

吴 谦(后勤保障部):转瞬间,来到湖南大学求学、工作已有22年,是千年学府厚重的文化底蕴教会我以阳光的心态,坚强的品质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面对一切事物,毫不退缩!

作为湖大人我很骄傲,习惯了听到或看到学校取得成绩时会振臂高呼,学生崭露头脚时会摇旗呐喊!做为后保人我很骄傲,定会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争做后勤改革的实践者和排头兵,争做服务员,安全员,为全校师生保驾护航!

雷卫红(校医院):岁末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

为确保学校疫情防控一线的物资供给,我从疫情伊始即周旋于防控物资的采购中,经历了从采购艰难时的无助,到接受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的感动,到全面复工复产后的欢颜,每个片段背后都是无尽的故事。

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事,为疫情防控做出周密部署的领导,都是我们阻击疫情的战友。抗疫仍在继续,我们还需努力。

“老有所为”奉献奖(5人)

湖南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李菊华(保卫部):虽然我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退休了,但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继续发光发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即使我们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奉献之心不会磨灭,荣誉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获奖只是助推器,我将把它作为动力,激励我在日后奉献的过程中品味人生价值,享受人生的快乐!

陈戍国(岳麓书院):几年前刚接到退休通知之际,我感到十分遗憾,但没多久就想通了:人总是要老的,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退休也是迟早之事。

我终于有时间思考人生的事了。既已到了晚年,该怎么过呢?先是总结经验,很多人生经验非常宝贵。人总有做错的事情,过去错了的就要改正;过去做得好的就该坚持。重要的是仍要有所作为,如果虚度年华,那就真的可惜了。

罗艳峰(校工会):自从2012年退休后,我做了一些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个人觉得微不足道。学校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真的非常感激也非常感谢领导及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爱,感觉非常高兴。

这种荣誉也是一种鼓励,只要身体较好,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单位、学校、社会做点事情,充实生活,快乐自己,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彭兰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人的一辈子就是与语言打交道的一辈子。中国话五彩缤纷,作为考官,我不断听到考生的精彩;作为调查者,我把国语和方言的缤纷写向世界。中国话绵延几千年,我研究它,用论著把话中规律理出来;我传播它,借百家讲坛把话里的故事说出来。

话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文化,语言这份职业就是我深爱的热土。愿每个人都能听好别人的话,说好自己的话。

彭楚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蓦然回首,在教书岗位上退休下来已有8年了。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希望,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要让生命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要认真领悟人生真谛,对老年生活充满信心和追求。

人生苦短要开心,与时俱进不要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再作微薄贡献。

点击查看湖南大学教师节表彰光荣榜(2019-2020学年度)

来源 |《湖南大学报》1442期第36个教师节专刊

编辑| 曹娇

责编|周丹

往期精彩

答案来啦!究竟多少分可以读湖南大学?

祝贺!你被湖南大学录取啦!

久等了!湖南大学录取通知书请查收!

0731HNU|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你

等你在湖大 | 下一站,桃子湖

湖南大学

我知道你在看哟

湖南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南本科院校-湖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湖南大学-致敬湖南大学教师“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