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能清晰地听到我讲话吗?
同学们能适应新的授课模式吗?
同学们能利用好“云上”的学习资源吗?
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
老师们用特殊的“吾日三省吾身”
积极调整思路
改变教学模式
将课堂移至“云上”
教学的地点、方式虽然改变
不变的
是老师们温暖的话语和熟悉的面庞
本期与大家分享
工学部专业教师的教学感悟
纺化系
魏发云老师
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挡不住我们教授学生知识的迫切心情。在众多的课程里,毕业论文无疑是最难实施的课程之一。这学期的毕业论文虽然没有办法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不阻碍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和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技巧的学习,所以我通过在线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熟悉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毕业生能够如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吴圆圆老师
这学期承担了服设171-2的《成衣纸样》与《工艺三》课程。又恰逢疫情无法如期开学,接到学校通知“停课不停学”,这是一门实践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一件西服。因为课程性质限制,需要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无法准备剪刀、布料、缝纫机等材料与专业设备,加大了课程继续进行的难度。因此,在前期教学中,我通过在线指导和修改学生绘制的西服结构图,并进行多样化的男女西服的设计。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设计和绘制西服纸样的能力。在线教学,沟通和改图费时费力,这需要我更加细心、细致,投入更多的精力,每个问题都要@每位同学,督促学生及时查看修改意见,以便确保学生开学后可以尽快投入课程的实践学习中。线上授课打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虽然教师付出更多,但是在非常时期,能看到学生的进步,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
杨佑国老师
本学期承担了服181-2(杏)、服设181-2(杏)、服设171-2(杏)6个班的《服装结构设计一》和《服装结构设计三》的理论课程。疫情期间,为了积极配合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积极调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努力钻研网络授课平台的各种操作。虽然新的授课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吃力,还要做很多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可是看到学生在家也能学到知识,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朱娜老师
在举国上下“战疫情”形势下,为落实学校“停课不停学”号召,作为授课老师,我积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同时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为使疫情结束后学生能顺利毕业,我及时在线指导、检查学生论文完成进度,及时与学生沟通遇到的学习问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形式在变,不变的是教学育人的初衷。
潘刚伟老师
虽然是在家里线上授课,但似乎比在教室现场上课还要忙一些,一边准备上课PPT,一边还要熟悉在线授课平台的使用方法。根据自己的调研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最终选用“课堂派+腾讯会议”的模式开展线上授课。线上授课已进行到第四周,一切还比较顺利,自己也越来越适应这种上课模式。这也是我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机电系
钱爱平老师
本学期所授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多、难度大,同时也是若干高校的考研专业课。因此,上网课时,怎样保证屏幕的那头,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我动了不少脑筋——将课堂派的管理功能和QQ群语音的直播功充分结合;修改PPT,在其中插入互动小问题;课前要求预习,课堂增加随机提问次数,课后在线随时答疑。“停课不停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静待花开,重返校园的那一天!
娄德成老师
为了能够上好网课,我第一时间就开始熟悉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参与录制。幸运的是早在2018年,我就在中国MOOC平台参与录制好了所带课程的视频,但不幸的是网络课堂经常卡顿甚至宕机。鉴于此,我又紧急录制并剪辑好前两周的授课视频,以备网络瘫痪时之需;然后在多次测试各平台后,最终选择了语音画面清晰、不卡顿不延迟的“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最关键是讲完课可以自动生成视频回放功能,特别方便课堂上没有听懂或想再次复习巩固的学生使用。
网络授课需要一边讲课,一边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指导方案只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此外,我还利用网络平台的先进功能,通过考勤、在线讨论、点名提问和课堂小测验等环节增加网络互动效果,紧抓教学过程监控,同时我还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学过程性数据,加强形成性评价,确保线上教学管理的成效。值得欣慰的是,95%以上的学生都反映腾讯课堂直播的教学效果甚至比线下教学还要好。
马聪老师
“停课不停教”以来,我就不断摸索网上教学形式,以前课堂的师生互动,变成了QQ网上互动,有点不习惯。但是网上教学,远程演示,一边教授理论一边电脑实际操作演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如直接网播教学的图片、视频、图纸,网播程序、跑代码、看执行效果,使得教学内容更实际,更能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我也通过这次网上教学,积极探索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缺点,丰富了教学手段。我相信,课堂上课与网课辅导相结合,一定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周井玲老师
本学期我承担的课程是18级学生的《机械原理》教学任务。网络教学,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教学使用的是摹课平台、QQ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平台上选择国家精品课程,既给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资源,也给本人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平台学习中间,穿插QQ线上辅导,进行例题习题讲解,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因课程特点,作图题较多,辅导学生利用画图板、FastStone等小软件做作业;学习遇到问题,QQ群答疑,快捷高效及时方便。
交通土木系
赵玉新老师
关于线上教学,结合《工程结构》这门课程特点,分享一点我的心得:
因为疫情是全国性突发事件,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有适合所有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现成经验。我的做法是采用“腾讯课堂”、“手机微课”、“思维导图”、“QQ群课堂”、“分享屏幕”、“视频通话”等手段进行。调整原来教学计划,以知识点为导向,以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为教学目的,在课程教学大纲框架下,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把课程内容相对容易、相互联系不是很密切、适合网络教学的知识点整合先讲,待疫情结束复学后,将相对联系密切、难点较多较抽象的内容作为线下来讲授;同时,对各章知识点进行一下“串烧”,以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吧,当然,目前线上的一些教学手段也需要多样化,学会使用新的设备也是考验老师智慧的时候。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时,采用线上批改、个别QQ群辅导答疑进行。
许茜老师
在“延长的假期”面前,线上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成为“宅家学生”的学习常态。我作为众多线上教师中的一员,积极备课适应形势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日益进步的科技水平,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便利。相信未来,线上教学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共享优秀资源。
刘树青老师
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法返校办公室,我所指导的毕业生论文,就采用网络布置每周任务及完成时间节点、网络指导答疑及网络开题的方式。开题形式也发生了一点变化,由学生准备开题答辩ppt和开题报告,采用微信群和QQ群屏幕分享同时在线方式进行。老师首先把开题答辩的流程讲述一遍,然后每名同学进行ppt演示,其余同学在线观摩。本小组的毕业设计分两个类型,一部分同学主要就寒假期间完成的CAD抄绘图工作进行汇报,详细介绍自己毕设的工程概况,必须完成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难点及如何解决等问题。另一部分同学主要就论文题目,阅读的参考文献总结,拟定论文的目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估最后的研究结果等进行阐述。网络开题加深了同学们对毕业设计的理解,透过QQ屏幕分享每个同学假期的完成进度,学生们之间的差异也一目了然,对进度慢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鞭策和激励作用。时时在线分享,也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效果较好。
江卫丰老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作为大学教师,尽职尽责在“云课堂”中上好每一堂课,才是我们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对学生最好的教育。犹记第一次线上预演上课时,从紧张、不知措施,到正式上课时的从容、淡定、驾轻就熟,我做了大量的授课准备工作。我利用QQ平台与“课堂派”相结合的方式,上了两门课程,尤其对于其中一门新开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常备课到深夜,找资料,找课程前沿内容,为每堂课程的互动做准备。线上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互动性较好,看到同学们积极的互动与交流,课上及课后在线作业的及时递交,所做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期待春暖花开,重逢每一张熟悉的笑脸!
顾春丽老师
第一次上网课时,有点小紧张,不知道网络会不会卡,不知道自己的讲解学生会不会听懂。课前也做了不少准备,除了备课外,还需要准备各种上课工具:手写版、软件、摄像头等。当我上第一堂课时,心里还是不停打鼓,和学生连线、点名花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还不错,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时上课。上课时,我要求同学们记笔记,所有的同学都有记笔记,而且有不少同学的笔记记得非常棒,这是以前上课的时候没有过的。最后时间我会和同学们连线,了解同学们听课过程中的问题。虽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是这样的交流还是增进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网络教学没有降低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学生的配合。
陈静老师
自从上网课以来,感觉比之前更忙碌了,每天要回复几十个学生的提问,有时晚上快11点了还在答复学生的问题,已然没了上课、下课的界线,但是看到学生在不断地进步,在困难解决后,发给我愉快的笑脸表情时,这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信科系
顾卫江老师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线上授课”,“线上学习”完全网络化的课堂教学。为了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我提前一周做各种准备。录播、写教案、做PPT、准备习题、课后作业、准备实验内容、电子书等。开课前一天,通过QQ群发布课堂学习计划,让学生提前下载学习视频和学习资料。课堂采用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切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逶老师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变为线上教学,我的线上教学方式是慕课+QQ直播。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课程开始之前,我将相关的电子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预习。在上课时间内,我让学生先观看慕课的视频资源,慕课上的视频讲解是按知识点讲解的,例题相对较少,传统课堂三节课的内容在慕课上只要一个小时甚至40分钟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我就让学生答疑或者出题给他们做。线上教学跟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看不到学生的状态,很难掌握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虽然慕课堂有签到程序,后台也可以监测到各个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长,但不能保证学生签到后开着视频是在认真看,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想要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的提问跟平时成绩挂钩,设计不同的答题方式。抢答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答题兴趣,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用他们的话说,就像在抢红包。同时,为了兼顾没抢到“红包”的同学,还有限时答题,这可以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答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答错的地方也在QQ群里展开热烈的讨论,直到弄懂为止。为了巩固当堂课的知识点,我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做。总之,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到该学习的知识点,掌握该掌握的技能,提高他们将来的社会竞争力!
刘培生老师
实验课程不具备网络授课条件,我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对于《集成电路工艺》和《微电子制造工艺原理》两门课,以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平台上的MOOC课程资源建立异步SPOC课程,签到、点名、练习、问卷、公告等功能则通过慕课堂来实现。利用QQ群视频进行课堂讨论。筛选合适网络资料给学生自学。教师还可以在后台一览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表现的全景数据,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精准教学。
刘维华老师
2020年,中国人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接着又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对教学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在最初接到延期开学、网络授课的任务时,因为上学期有网络公选课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平台以及线上辅助手段的选择上,我还是比较从容的,但还是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一、熟悉平台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点线上和线下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顺序可能会有不同,但线上的教学内容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有一些内容讲解得不够充分,比如,如何应用与实践、案例分析、实训内容等,所以要根据线上的体系对内容,尤其是对知识的应用上要进行补充。
二、充分掌握线上平台的应用技巧。软件的使用,“无他,唯手熟耳!”所以现在保持着每天上机应用的习惯,有时在平台的应用上还能给同事答疑解惑。
三、做好预案。在特定的时间点网络教学很容易拥堵,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准备两套方案,直播如果很流畅,就直播;如果直播因为网络拥堵进行不下去,就师生同步跟随网上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四、每周总结。每周日我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对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同时下达下周的教学任务,督促学生预习、复习,希望借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习惯性。
刘云老师
这学期担任《微机原理》和《多媒体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微机原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多媒体技术》是一门专业选修课,针对两门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线上教学方式。选修课采用了QQ+mooc的教学方式,积极和同学们讨论,帮助同学们掌握重要知识点。必修课采用的QQ+腾讯课堂直播+mooc的教学方式,课前通过QQ给同学们发送电子书、PPT及课堂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上课时通过腾讯课堂直接讲解讨论,确保后期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连接;课后在mooc上布置作业及单元检测,有利于复习巩固。同学们认真听课,积极讨论,课后认真复习,学习兴趣浓郁。
张维薇老师
网络教学,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新颖的尝试,虽不能相聚课堂,但知识却可以通过网络汇聚和传递。在开展教学前,我对网络带宽、音频设备等进行物理升级,针对网络教学的特性,调整备课思路,对课程教学目的、课件运用进行优化调整。以学生通过慕课平台自学与QQ群在线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课前学习指引、课上教学互动、课后作业巩固,为学生在资源链接、问题解决、学习协作上提供有效支撑,不断加强基于网络开展授课的新兴教学模式下的实践和探索,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不降低的“双保障”。
相信在不久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将重回课堂,那时,网络教学虽然将“退居二线”,但将成为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这段疫情中上网课的经历,也必将在大家的脑海中深深留痕,成为一段特殊的人生记忆。
武卫翔老师
说实话,最初明确要通过“云课堂”进行授课时,我的内心是有些许忐忑的。虽然师生关系、讲授时间、讲授内容都没有变化,但我意识到,与“云课堂”相伴而来的,是师生互动关系的变化以及授课模式的变化。这时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花时间好好适应、琢磨与钻研的。好在,开启“云课堂”征程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和学生都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授课方式。看着同学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与喜悦,是难得又难忘的。
春天已经到来,疫情终将过去
虽不能奔赴一线,
但我们依然牢记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让我们携起手来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END
往期精彩回顾
1.钟南山寄语大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同时还要保持好奇心
2.习总书记回信激励全国高校师生: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
3.师说|杏林云课堂系列之五:理学与经管学部
文字 |吴子飞
校对 |阮婷婷
编辑 | 袁彩莲
审核 | 陈 龙 崔岩岩
投稿信箱 |xldq@ntu.edu.cn
更多学院重要通知请关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