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施晓平来校分享“读书与积累”

常熟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苏报记者施晓平来校分享“读书与积累”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12月9日下午,常熟理工学院校友、苏州日报主任记者施晓平来到我校,与在校大学生分享他对“读书与积累”的心得,以及他作为专家型记者对苏州古城门、城墙研究的收获与启迪。据了解,这是苏州市委宣传部2015年下半年媒介素养进高校活动之一。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王任主持报告会。我校中文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以及大学生记者等聆听讲座。

施晓平1992年毕业于常熟高专(现常熟理工学院)的中文系。先后担任过苏州日报夜班编辑、城市商报记者,现为苏州日报文艺部首席记者。在现场交流中,施晓平说,现在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读书读得少的问题,他以屠呦呦从书籍中西晋葛洪的处方获得灵感从而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为例,告诫在校大学生应该多读书、多积累。施记者告诫同学们,读书要保持“四个态度”,做到“两个结合”。所谓“四个态度”,即对自己负责、对受众负责、对国家和民族,以及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两个结合”是指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读、听、想相结合。

常熟理工学院

施晓平还结合个人实践经历——对苏州古城门、城墙的研究,呼吁大家阅读要真正做到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他说:“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要查询大量的古籍。古籍包括历史方面的古籍、人文风俗方面的古籍,以及建筑方面的古籍。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阅读、多积累。”施晓平最后以《论语》故事为例,指出当下社会,高校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得失、并努力奋斗,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同时也要培养定力,正确对待名利,注重跨界融合。他鼓励大家,“我们既不要因为自己比其他人优秀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不如优秀的人而灰心丧气。争取将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脚踏实地,认真对待学习、工作,为自己、家庭、母校、家乡争光。”(刘周报道 春年摄影)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常熟理工学院-苏报记者施晓平来校分享“读书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