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小学妹,文艺,看起来弱不禁风,其实小小的身体里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都是微笑的样子,有亲和力,是个阳光、活泼的小姑娘。”第一次见到戚倩倩,是在苏科大首届“最美大学生”颁奖典礼上。而就是这位不起眼的“小学妹”,在大学校园里,用“创青春”的姿态谱写了一支支充满趣味的“挑战杯”之歌,演绎着学习、科研、爱好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青春故事。
她叫戚倩倩,苏科大首届“最美大学生”之一。来自水晶的故乡江苏东海。“质本洁来还洁去”赞扬的是水晶的特质,水晶天然强大的凝气作用和稳定的气场,更是戚倩倩追求的思想境界。
以看书为乐,以写作为趣的她,曾获校“助学筑梦助人”征文大赛一等奖、校“读书节”征文大赛一等奖、校“廉洁文化”征文活动二等奖,两次获得江苏省“涌泉杯”高校大学生头条新闻竞赛三等奖,在各省、县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
学习上,她曾获得校一等综合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并且被提名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新东方奖学金。
科研中,曾获得创青春苏科大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赛铜奖;创青春速度中国杯江苏省创业大赛银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发明杯大赛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决赛铜奖;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把 书 当 成 心 之 所 爱
“感情之石,色彩温馨,汇聚才气,沟通心气。”这是清代海州学者对粉晶的描述,“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戚倩倩向往的境界。戚倩倩觉得,一段时间没看书,总会感觉生活缺了些什么。高考之后,从小便“无书不欢”的她填报志愿关注的点就与众不同。她既没有关注高质量就业率,也没有参考社会热门专业,而是一家一家对比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数、楼层数、设计布局等。“图书馆是学校的名片,我喜欢跟着书走。”戚倩倩有一本黄色的小本子,里面记录着她看过的书名、内容梗概及即时心得。
有一回,她偶然在图书馆发现《穆斯林的葬礼》,看完目录便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她在朋友圈一连发了两条感慨,朋友纷纷留言说要去借这本书来看。继而她写了篇读后感《韩新月葬礼后的默哀》,发表在校报上,后来图书馆的这本书被借空了。一位同学说:“戚倩倩,我看了你写的文章,特地去借那本书看。没借到,又特地买了一本。这一周的饮料没的喝了。”她只想到过,读书能感动自己,却从来没想到读书后自己的感动竟可以感染别人。这更促使她笔耕不辍。
从小爸妈忙没时间陪她,便买很多儿童读物,她便自己看自己读自己讲。开始学写作文后经常一家人饭后听她读手写的小作文;小学四年级在连云港市的《苍梧晚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偶入快乐星球》,于是一家人就一起听她读报纸上的作文;上大学后不能常回家,也偶尔会在江苏省的《东海水晶》上发表作品,于是一家人就听叔叔家十岁的妹妹替她念文章……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爱她的人在静静欣赏鼓励她砥砺前行,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初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戚倩倩听她爸爸说起家里的一位远房亲戚,学识渊博,丹青妙笔,人称“东海一支笔”。她试探性地通过QQ邮箱给这位先生发去自己写的几篇小作文。先生当场给她回复:“语言幽静美好,行文通顺流畅,情感淳朴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如果能多读、多练,让笔法更加成熟、老练,你就更优秀了!”先生通过邮件一直点评、修改她的文章,竟不知她是谁。直到两年前,他才在无意中得知真相,大吃一惊,喜出望外。
用 工 作 充 实 自 己
灵动的文字,灵气的她。在商学院担任主席期间,同时负责商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推广。因为有了两年的基础,所以微信对于戚倩倩来说已经算老朋友了。于是自她接手后学院的微信便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小商,每次全校评比都是排名前三。采访时连线她的干事,她们这么评价戚倩倩,“倩姐很有想法,带我们做新媒体很用心,虽然有时候挺严厉的,而且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她真的教会了我很多,很感激她……”正如小干事所说,刚开始的时候戚倩倩都是手把手的教新媒体的孩子做微信,经常用自己时间带干事到图书馆、空教室、办公室等有网络的地方,一对一的讲解微信制作方法、技巧,介绍相关软件网站、运营知识,推荐优秀的微信号、软文鼓励他们学习等等。
2015年,商学院迎新晚会落幕后已是晚上九点半。戚倩倩带着新闻部和微信团队的干事马不停蹄地选照片、做新闻、发推文。当时有干事不解,就问:“主席,为什么不能明天做呢?”她说,新闻讲究时效性,今天大家一起努力是能够做出来的。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他们最终在零点前高效率地发出了当天的微信,点击量很高,反响特别好。还有一次实习小编刚做推送,由于手生,就一遍遍地问:“这个应该添加到哪儿啊?”“这个图怎么不动了?”“这段话我还是改不顺怎么办?”戚倩倩就对着电脑屏幕拿着电话,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截图回复她,又一遍一遍把测试页返回,本该9点发出的推文一直做到晚上11点半。“他们自己不动手做是找不到感觉的,开头再困难也要让他们慢慢自己上手。一旦熟悉后就会很容易了,而且她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那么多人阅读时候也会很有成就感的。”
或许很多人认为,学生会的工作会浪费精力影响学习,尤其是做新闻、做媒体和采访编辑。而戚倩倩却用一等奖学金的成绩证明:她不但没有耽误,反而使学习更加高效。在专业学习上,她也热心分享自己的方法:“我喜欢自己整理笔记。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去复习,按照老师课上的重点去整理。可能是因为多了一份自己的理解,多了一遍输入输出的过程。”
努 力 迎 接 科 研 挑 战
“其灵性功能广泛,系水晶中主要品种。可净化负性,改善风水。”正如《水晶评注》中的这段话,像白水晶般汇聚正能量是戚倩倩最大的心愿,她总有一个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戚倩倩不仅对文字痴心,对工作耐心,对学习专心,还与“文科中的奥林匹克”挑战杯结下了四年的不解之缘。
2013年,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那是戚倩倩第一次接触挑战杯。团队的选题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青年梦托起中国梦——高校学生中国梦的实施路径与载体研究》。对于大一的戚倩倩来说是遥远而又陌生的。但是她却很是兴奋,很愿意尝试。然而,事实终究是残酷的。第一次发出去200份调研问卷,就有近50份无效问卷;全部的1000份纸质问卷都需要手动统计,为了省时间,她直接叫外卖或者吃面包、方便面应付午饭。就这样,她和成员们分工合作花了近一周时间做好统计。
对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只能保持一段时间,挑战杯一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繁重复杂的工作量就会让人难以坚持,所以陆续有队员离开。社科论文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实地考察调研,需要整理分析数据,发现现实问题,提出可行解决方案,成员探讨总结,最后形成文本。进入决赛后还需要制作PPT,撰写阐述稿,模拟答辩……作为参赛选手主要答辩队员,他们决赛前一周的作息时间被指导老师严格控制,每天都是高强度的练习和打磨。早上7点30到办公室,晚上11点回宿舍,戚倩倩也曾好几次被宿管阿姨训问,一个姑娘家每天回来那么晚怎么行啊!后来知道真相的阿姨暖暖地说:“姑娘,明晚阿姨给你留灯。”
挑战杯的比赛对于大一的戚倩倩来说,都是遥远而又陌生的。但是她却很是兴奋,很愿意尝试。她觉得这条路是未知的,也一定是刺激的,充满惊喜的。然而,事实终究是残酷的。第一次发出去200份调研问卷,就近50份无效问卷;全部的1000份纸质问卷都需要手动统计,除了上课睡觉,都在办公室工作,有时为了省时间直接叫外卖或者用面包方便面应付午饭,就这样她和成员们分工合作也花了近一周时间才搞定;一开始做数据统计只会用EXCEL表格,每人负责一部分整天对着电脑画图画表,经常搞到晚上是十几点……走了很多弯路,花了很多冤枉时间,待一个月后初稿成形,最初的10个人也只剩下6个。指导老师也是用这种办法选出了最终的挑战者们,而正在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那阵子,她几乎每天都要把1500字的稿子来来回回背上十几、二十几遍。她独自在舞蹈房或洗手间对着镜子练习时能背得很流畅,可是一到模拟时候就磕磕绊绊,好几次都把自己急哭了。后来指导老师告诉她:“稿子只是用来参考的,不能死背。你已经为它付出了那么多,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充满自信地说出来。”老师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从上台、站姿、表情、手势等等一一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在比赛前一天她终于能应付自如了。
第一次大挑的决赛答辩,也让18岁的戚倩倩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卷头发,第一次化妆,第一次穿8厘米的高跟鞋……面对陌生严格的比赛环境,面对不苟言笑的专家评委,面对紧张激烈的答辩氛围,面对庞大壮观的现场阵势,这一切都让戚倩倩觉得之前所有的训练都是必要的。进场前,她和另一位搭档按照心理老师教授的放松方法:互相拥抱鼓励,之后从容走进答辩大楼。戚倩倩说,出了那栋大楼,她真的感觉到自己成长了。
有了第一次就不惧以后的每一次。后来挑战杯大赛跟她成了亲密的好伙伴,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4次大赛。渐渐地,在戚倩倩的带领下,成员间的默契度上升。为了能在这位小伙伴的最后一次邀约——国赛中取胜,戚倩倩的团队开始了“全脱产”集训准备,大家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投以高度的精力。时间经常是早上七八点到晚上十点三十,全程备战。集训地点也因大伙儿的热情和积极而如水般流动,团委办公室、待过环境学院学生会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书记办公室。现在回忆起来,戚倩倩也是感到当初的认真与投入是那么值得回味。顾银君、刘华、杨晶晶、叶常青和陈硕然老师也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他们。还有PPT专家,ps高手倾情指导。
国赛前一周,戚倩倩几乎每个晚上都是11点从逸夫楼回宿舍,疲惫的身躯,却是充实的生活,富足的内心。
2016年,戚倩倩分别获得了“挑战杯”全国铜奖、江苏省银奖。
回顾这四年来,挑战杯到底带给她什么这个终极问题的时候。戚倩倩沉默了,她说,想要借这个平台,给挑战杯写一首小情诗,而这首小情诗,正是挑战杯带给她所有的爱……
谢谢你,
教会我不忘初心,
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认识你之前,
我是最不起眼的小女生。
可是,从那之后,
我便开始闪闪发光了。
谢谢你,
教会我坚持务实,
引导我严谨治学。
调研,分析,措辞,
你的的严谨,
让我有极大的耐心,
应对未知的未来。
谢谢你,
教会我团队合作,
告诉我友情无价。
走近你之前,
我只懂把该做的做好。
后来我知道,
相辅相成,才相得益彰。
谢谢你,
教会我沉着冷静,
鼓励我勇敢面对。
一次次答辩,
一次次挑战,
一次次历练,
让我慢慢长大。
挑战杯,谢谢你,成就了大学时代的我。
今天,即将大学毕业的我,
定会带着你的恩惠,成就未来。
沐浴苏科恩泽,散发水晶灵气,谨记自己使命。所有坚持和严谨,足以让她有极大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应对将来社会上可能接触到的更大挑战。戚倩倩说:“我必将加倍珍惜,无论今后走到哪儿做什么,都会勇于开拓奋发成才,继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并感染身边人,让苏科人特有的如水晶般品质发扬传承。”
师 友 眼 中 的 她
戚倩倩同学,积极向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成绩优异,在学科竞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科研能力较强;作为商学院学生会主席,认真负责,十分优秀。
——辅导员老师
学习认真,善于思考,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挑战杯指导老师
同学夏谢鸿:戚倩倩,标签有很多。我对她的第一个标签是“温婉淑女”,她柳叶眉杏仁眼,爱说爱笑,温柔恬静。第二个标签是“书卷气”,她久在烟雨风韵的江南,爱辞藻,常赋诗吟唱,从内而外让朋友感受得到她的诗书才情。
同学毛浩:说起倩倩同学,那真是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有着超强的协作能力,能将枯燥、繁琐的学习、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老师眼里的好助手,同学眼里的好玩伴。
同学沈雪:戚倩倩同学性格开朗为人低调,做事认真细致,无论是宿舍里的小事还是学校的“大事”都能出色解决,生活中也懂得关心同学室友,作为她的室友感觉很幸福。除此之外,她的文章和书法也很出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女呢!
﹃
后
记
﹄
·
·
·
·
·
·
·
·
·
·
·
·
·
很庆幸,
在苏科大认识这样一个优秀的学姐。
这样外表大大咧咧,内心宁静,爱写作,也爱挑战的学姐,
神秘着,让人敬佩着,让人欢喜着,也默默平凡着。
她就像贪玩误坠人间的天使,是上帝的宠儿,
也给沉默的人间带来欢笑与光芒。
她是戚倩倩,苏科大的一个“水晶女孩”。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图片:戚倩倩
文字:戚倩倩 周宇恒
排版:周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