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背后,都有TA们的身影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背后,都有TA们的身影

在此起彼伏的哭声中,这群“特殊”的宝宝们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儿童节。

他们是医院里最小的病人——刚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由于各种因素,孩子们被提前安排来到时这个世界,迎接孩子们的除了祝福与爱,还有病魔的拥抱。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如果说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大门,那么新生儿科,就是小生命们的摇篮。产房保证了妈妈们生产过程安全,但很多宝宝生下来之后,还有很多关卡要闯。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高龄产妇是最容易早产的人群,“去年从其他医院转来一个孩子,等到新生儿科室的时候已经浑身发紫,肚子鼓的很大,诊断后是肠穿孔。”第一附属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代洁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救与不救成了最大的难题。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经过医生与家长的多次沟通,家长依旧坚持要拼一下,“后来我们外科主任拼了一把,孩子术后也很坚强,虽然开始的时候血样不太好,但也挺过来了。”在新生儿科的医护工作者就像孩子们第二个父母,陪着他们一起面对病魔,细心的呵护着孩子们。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产房里7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送到我们这里来,他们都是需要我们特别照顾的。”已经在新生儿科工作了12年的代洁手中照看过无数孩子,“我们工作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去让这些孩子以后能平安成长。”在她看来每一个送来科室的孩子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孩子太小,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死亡。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被送到新生儿科的特殊宝宝们,因为身体情况不理想,必须留在无菌病房的保温箱照顾,在这期间,父母都不能陪在他们身边。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我们这里的医生护士们都把这些宝宝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她印象里情况最危险的宝宝是一对早产的双胞胎,在病房里调养了接近三个月,期间因为病情危重,至少抢救了十几次。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早产的宝宝其实面临着很多关卡,呼吸,营养,消化,感染等等,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威胁他们的生命。”说起来简单,但最后宝宝的康复,是她们夜以继日照料的结果。“宝宝刚好百天的时候出院,他们一家人都跟我们这里的同事相处出感情了,看到宝宝们康复,我们也特别开心。”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新生儿科的小病人们跟一般的病人不一样,饮食起居,各项身体指标都要医生护士们时刻关注。“二十四号床的宝宝肚子有些涨,可能还是消化不良。”“好的我知道了,那2ml的奶还是太多了,我再调整一下他的进食量。”采访过程中,新生儿科的杨婷婷医生不停办公室病房来回转,“因为新生儿的病情起伏很大,不能掉以轻心。”她们的工作繁琐复杂,但是为了那些特殊的小生命,她们从未抱怨。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去年救治的一个胎龄只有26周,体重只有750克的孩子,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体只有巴掌大小,胳膊只有成人的手指粗。”这个超早产儿对于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28周之前分娩的孩子各个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存活几率很小,即使存活,后遗症的几率也很大。”面对生死抉择,她们依然决定迎难而上。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经过科室的医务人员24小时的不间断监护,孩子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好转,自主呼吸增强,体重也从1000增至2100g,“孩子自己也很努力,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吧。”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在今年过年前,一个在医院待了17个月的孩子回到家中,“孩子出院已经会说话、会走路了。”这个孩子是早产儿,生下来时呼吸就成了孩子的一道关卡——窒息,经过医生的努力救治后,孩子的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

可这一切过后,大家突然发现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了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面对这个鲜活的生命,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并在院内的集体群中发动大家,发动后大家都积极献爱心,送衣服、玩具、辅食......“这个孩子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医生说道,“孩子慢慢长大了,不仅仅要喝奶粉,还要吃辅食以保证可以健康长大,这些费用都是医院和我们科室的同事一起承担的”。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这17个月孩子所有花销都是第一附属医院医护工作者以及医院无偿承担的。“这算是给孩子来到这世上的一份礼物吧。”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六一快乐,送给每个茁壮成长的宝贝,更送给这些特殊的白衣天使。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鸣谢 / 第一附属医院 江荣

文字 / 付彤 程颖怡

图片 / 沈豪杰 佘天极 (为保护个人隐私 部分图片经马赛克处理)

编辑 / 程颖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背后,都有TA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