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西栅有一座雨读桥,上面建有亭阁,和江南水乡的风景搭配在一起,本来是喻指诸葛亮或陶渊明之类的读书人的修身意境:天气好的时候出门耕田,天气不好的时候闭门读书。也就是“晴耕雨读”。结合现在疫情的现状,岂止是天气不好,简直可以说是“凄风苦雨”了。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霜叶教授在近期的一篇名为《疫情中的教育冷思考与热思考》的文章当中说,可以把当下的疫情理解为一个可教的时机(Teachable moment),深以为然。对于本专业的学习者而言,这是一段很好的提升阅片量的时机,大家可以从各种活动、剧组、栏目组的奔忙中沉淀下来,看看电影。所以在疫情的背景下,作为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无法外出创作实习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专业上的“雨读”,我想从观影的角度、对我们的学生谈谈几点个人的建议。
乌镇西栅的雨读桥
观影要讲次第,也就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欣赏范围和欣赏水平。这个顺序不是唯一的,既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类型开始看,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导演开始看,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摄影风格开始看,但不建议一开始就沿着电影史的发展顺序开始看。因为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对早期电影的史料背景和历史脉络有更深刻的掌握之前,很容易因枯燥乏味和欣赏代沟,磨灭继续观影的动力。因此兴趣是观影的出发点,以自己感兴趣的影片为锚,慢慢辐射推移开来,等对电影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再有目的地去探索电影史料。比如有同学喜欢北野武,不管是哪一部作品吸引了自己,接下来都可以沿着他获得最高荣誉的电影,他的第一部电影,他的最近一部电影这样的顺序继续看下去,直到看完他的大多数作品,对于北野武这个导演就有更全面的认识。那么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怎样的方向辐射开去,这涉及到影片的欣赏范围的问题。
观影要讲范围。不管是对于影视摄影师也好,对于影视导演也好,都需要积累多种多样的影像和叙事风格,从各种视觉元素中获得启发(Educate eyes)。因此影片的欣赏范围好比一个人的营养摄入,不能偏食挑食,自然是越全面越好。欣赏范围的扩散,既可以从风格相似的导演出发,也可以从类型相似的电影出发,还可以从自己的发现或联想出发。比如喜欢北野武的同学可以辐射到大岛渚、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尔·吉普森、昆汀·塔伦迪诺、姜文这些风格相近的导演;也可以辐射到降旗康男、深作欣二、冈本喜八、黑泽清、杜琪峰、刘伟强、盖·里奇等任侠或黑帮片的导演上面去;还可以由《菊次郎的夏天》辐射到《中央车站》、《完美的世界》、《伴我同行》等公路电影的类型上去。这样一来,观影就能由点及面。
观影要讲水平,也就是既能欣赏消费主义的、满足娱乐需求的、叙事明快的、表现通俗的电影,也能欣赏文学性强、哲理性强、诗意的、表现抽象的电影。不管是上述哪一种类型的影片,都有公认的佳作或从观者私人角度喜欢的电影,并不需要互相形成鄙视链,也无需把电影生硬地分成所谓商业片和艺术片,电影本身就是艺术。观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种类型的电影里去观摩水平高的作品。比较保险的做法是从获奖作品开始看,从最近的年度开始倒退着看,一是更不容易产生欣赏代沟,二是更容易找到影片资源。有些蓝光资源是带有评论音轨(副音轨)和幕后花絮的,这些宝贵的资源一定要看,比如斯蒂芬·普林斯评论的黑泽明电影、马丁·斯科塞斯本人评论的《愤怒的公牛》、吴孟达评论的《八部半》、大卫·芬奇本人评论的《搏击俱乐部》等……它们甚至比影片本身都更能有效作用于今后的创作。当然,不是每位导演都愿意评论自己的电影,除了上述的一次解读之外,还可以上网搜索视频论文等二次解读,加深自己对影片的了解。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而言,观影还要关注于摄影创作,做影视摄影师的研究。所谓内行看门道,就是要将观影的精力从电影的情节和人物上分一部分出来,去关注于画面表现,特别是要去关注摄影师是如何通过画面设计去理解导演意图的,以及是用什么具体措施去实现导演意图的。例如李屏宾,除了侯孝贤之外,他还为王家卫、姜文、是枝裕和、行定勋、陈英雄、张艾嘉等导演做过摄影指导;又例如宫川一夫,除了黑泽明之外,他还为沟口健二、稻垣浩、市川昆、筱田正浩、小津安二郎等导演做过摄影指导。他们在不同导演的不同意图下,创作出不同风格的画面,这中间的创作思路、手段、变化和差异是值得研究的。这些研究既可以通过以摄影师为研究对象的观影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影片幕后制作花絮来实现,辅以网络上原创或搬运的干货教学视频,可以有目的地对摄影创作进行一些个案研究。
习惯成自然,已经养成自己观影习惯的人其实并不需要观影指南,不管看片量是多是少,多看就好,不停看下去就好,摄影和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的,除了才华之外,终究还是要靠积累,量变引起质变。
晴耕雨读、春种秋收。在这个特别的春天,你所看的电影,和所读的书、听的音乐、看的展览一起,一定会在今后创作中的某个时刻,发酵出它们的作用。
作者梁飞老师
以下是从个人的角度推荐的“雨读片单”,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性的主题:勇气。在灾难和困境之中,作为个体或家庭,如何与困境搏斗、抗争、生存。在看电影的时候,将这些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相联系,或者将戏里戏外相联系,或许会对个人的创作产生一些灵感和启发。
1.《最后的猎人》(2004)
导演:尼古拉·瓦尼埃[法国]
他是这世上最后仅存、对庄严的洛磯山脉拥有深刻理解,并尊敬自然的猎人之一。
2.《盲流感》(2008)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巴西]
致盲病毒侵入了城市,眼科医生参与救援。
3.《笃定发生》(1936)
导演:威廉·卡梅伦·孟席斯[美国]
末世战争。
4.《砂之女》(1964)
导演:敕使河原宏 [日本]
一个昆虫学家困在沙漠里现代寓言。
5.《涉足荒野》(2014)
导演:让·马克·瓦雷[加拿大]
独自一人踏上远足之路,通过长途步行找回自我的故事。
6.《末日危途》(2009)
导演:约翰·希尔寇特[澳大利亚]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进行着漫无止境的旅程。
7.《启示》(2006)
导演:梅尔·吉普森[美国]
年轻骁勇的战士虎爪和族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但玛雅军队的到来打破了一切。
8.《沉默的教室》(2018)
导演:拉斯·克劳梅[德国]
课堂上的一次集体沉默。
9.《钢琴家》(2002)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法国]
波兰一位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和颠沛流离。
10.《华盛顿邮报》(2017)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美国]
《华盛顿邮报》的两位新闻工作者,在“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的故事。
CUCN全媒体中心
来源 | 摄影学院
责编 |邢张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