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教师的专著“中吴文丛”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行出版。丛书均是探索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以及与其相关的专业教育教学论著,不仅彰显我校社科工作者追求真理的学术品质,更延续了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吴文丛”总序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助推和先导。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且还将证明这一观点。在时代变革中产生的诸多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们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和积极贡献,留下了一大批辉煌灿烂、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鸿篇巨制为人类文明增添了重要内容,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的学术思想在安邦定国、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变革政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担负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责任和重要使命。江苏理工学院作为长三角地区以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一所省属本科高校,自1984 年创办至今,虽几经更名,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直是其底蕴和支柱,文科专业也一直占据学校的半壁江山。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它有着3200 多年的历史,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著名的“千载读书地,古今名士城”。唐代白居易叹其“闻道毗陵诗酒兴”;宋代陆游誉其“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清人袁枚称“常州星象聚文昌”,龚自珍更赞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此地名士之多,以科名为例,从隋唐开科举到清末,常州籍进士共有2057 人,其中状元19 名,另外参加特科考试,以第一名获得相当于状元身份的又有4 人(数据来源常州方志馆)。在明清时期,常州尤其文人辈出、流派纷呈,涌现出了常州学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一批影响深远的学术群体,出现了一批享誉海内的大家,为一时之盛。到了近现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社会变革风起云涌,常州学人更如弄潮于北海,鹏举于南冥。七君子中有李公朴、史良;三杰中有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实业巨子有盛宣怀、刘国钧;文化精英有赵元任、刘海粟、华罗庚……他们为常州文化增添了璀璨的一页,其英挺特出者更名扬海外,誉满全球。
既处常州,学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是天然的使命,也是踵武诸多往圣前贤、延续常州文化命脉之情怀所在。在35 年的办学历程中,江苏理工学院聚集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产生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彰显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地位。学校有刘海粟艺术学院、赵元任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常州名人研究院、常州历史文化研究所等若干个以地方名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与地方研究会联合承办了各类围绕地方历史文化的学术会议或高层论坛,形成了一批富有常州地方特色的人文学科成果。然酒巷深杳,行者苦于求佳醪而难觅;星火零散,众人惜其欲燎原而未成。在学校创办35 周年之际,学校遴选了一批优秀之作出版汇编成“中吴文丛”,旨在将散落的文化珠玉串成华美的彩链,打造成为江苏理工学院的学术品牌,为祖国70 周年诞辰献上一份礼物。另,“中吴”乃常州别名之一,学校北大门又有中吴大道,为常州市一条标志性道路,故丛书以“中吴”命名。
“中吴文丛”每年分辑出版,入选的著作多为本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经济、管理、艺术、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诸多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从多维视角展现其对江南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前沿探索,彰显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工作者追求真理的学术品质,更延续了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构筑起与国内外研究者们学术交流的桥梁。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敬意和感谢。
王建华
2019 年12 月
“新职师”的当代意蕴与实践探索
“中吴文丛”代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创新职教教师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支撑职业教育深度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类型教育”的“新职师”。
新职师是我们在综合考量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组合词:既指称新时代的职教教师,也指称新时代的职教教师教育,还指称新时代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以及作为职教师资培养主体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其核心指向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
与传统职教教师不同,新时代的职教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1)新职师是服务型教师。传统职教教师往往只是通过培养学生来服务社会,是间接的、被动地适应与服务社会与产业需求;而新时代职教教师需要主动服务社会与产业,直接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社区与企业,其主动直接的服务经历,将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优秀的“大国工匠”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环境。(2)新职师是跨界型教师。传统职教教师的教学场域主要在学校围墙里,新时代职教教师为了高质量教学,将来往穿梭于课堂、实训中心、企业、社区,成为多种职业身份和角色的“复合体”。(3)新职师是创新型教师。传统职教教师往往摆脱不了教书匠的窠臼,讲课很难离开教科书。而新时代职教教师将更多地创造性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性参与生产工艺研究与工作流程研究、引导学生开展创造创新活动。在新时代,由于全社会对创新的巨大需求,职教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活动将重新充满创新性、艺术性,而不仅仅是单纯教学技术的再现。(4)新职师是国际化教师。传统职教教师习惯于眼光向内,只看到国内的产业与职业教育发展;新时代职教教师将主动回应“坚定文化自信”“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号召,以国际视野重新审视学生和日常教学,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教体系中的重新定位。
“新职师”的上述特征要求我们要对职教教师教育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改革,努力实现三个创新。第一,创新质量标准。新职师的深刻内涵揭示的人才培养将有全新的标准,即以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国际视野、产教融合服务能力、智能化时代专业知识体系、紧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终身成长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职教教师为目标,并以此为基点建设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第二,创新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包括校地协同模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特定的行政区域合作,共同探索职教教师教育整体改革的方式方法;校校企联盟模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中高职院校、长期合作的企业或产业园区共同开展“三三三”式师资培养(三个导师、三个阶段、三个场所);泛专业培养模式,突破目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划分与中高职教育脱节的瓶颈,开展师范教育+ 专业教育+ 跨专业必选的三结合式培养,力图培养由教育学知识、厚基础专业知识和广博跨专业知识组成的职技师范生知识结构体系和跨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创新教学理念。遵循融合导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推动专业与专业的融合、课程与证书的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本硕及职后学习过程的融合。可围绕职教教师培养目标,打造职教教师教育的专业群,实现群内课程互通;推动课证融合,实现学术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互通;推动理实一体教学,将原来集中式的实习实训分散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完成学习即获得实践经验的目标,把课堂从听讲的场所变成行动的场域,活动式、项目式、反思式课程将成为职教教师教育课程的主流,来自职业院校的真实案例将成为教学素材的主流,最大限度实现“做中学”,行动学习将成为在校生实习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主流,师生共同在行动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在行动中提升个人与团队能力。
本着对“新职师”时代意蕴的初步理解,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行动探索。
行动之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方位保障职教教师教育。我校始建于20 世纪80 年代,是国内最早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本科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90 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三性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师范生技能合格证书和毕业证书“三证书制”,培养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担纲专业实践课指导的“双能型”职教师资,为所在省域江苏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我校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聚焦职教教师教育这个核心,在国内率先成立“职业教育学部”,统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研究、期刊出版、政策咨询与服务等工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高层次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工匠之师”培养培训基地。
行动之二:勇于探索,主动作为,高起点创建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经过深入研究与系统谋划,结合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借鉴吸收国际职教师资培养经验,我校和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常州市教育局共同创建了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创新实验区”)并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批准。作为创新实验区的阶段性目标,我们力争到2022 年,全面完成“五个一”的建设任务:一套基本完善的职教师资管理制度,一套行之有效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一批产教融合的职教教师教育平台,一支高素质的职教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一批高水平的职教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把实验区建设成为全省职教教师教育的政策特区、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区、职教教师教育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卓越职教师资的高效产出区和职教教师教育研究的高端智库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深化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元协同”培养模式。即,遴选实验区试点企业和中高等职业学校,与我校共同组建“三元协同”职教师范生培养联合体,针对本科层次职教教师,试行“三明治式”(“2+1+1”)培养模式,前两学年专业基础教育,第三学年以企业实践实训为主,第四学年职教教师专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实习见习;针对硕士层次职教教师,试行两年制职业教育硕士培养和六年(“4+2”)本硕贯通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进职教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职教师范专业,试行“公费职教师范生”培养制度和职教师资“1+X”证书制度。同时,我们将建立多功能职教教师教育工作站,依托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中心,建立江苏省职教师资专业发展服务中心(常州)。遴选产教融合性企业试点,建设3 ~ 5 个集职技师范生生产性实训、职教教师脱产研修、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职教教师教育工作站,把培养卓越职教教师队伍作为核心要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工匠之师”,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行动之三:加强科研,引领发展,高标准编撰系列丛书。我校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理念,成立了专职研究机构“职业教育研究院”,与设立在我校的“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合署开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多领域研究,先后出版“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积极职业教育研究丛书”“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丛书”“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丛书”等多卷本系列丛书,本次出版的“中吴文丛”也是这项工作的延续和拓展,其中的第一辑共有5 本著作,均是探索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以及与其相关的专业教育教学论著。
胡维芳教授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评价》主要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扎根理论、叙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及其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求具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进而达到稳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针对产业升级和教育升级而出现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趋势这一时代课题,吴济慧副教授和董存田教授通过著作《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研究》表明,产业升级的突出特征体现在知识劳动的大众化、产业变革的加速化、职业岗位迁移的普遍化等方面。同样,教育升级绝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层次的高移,更体现在各类教育的边界趋于模糊、教育普及化意味着职业教育成为主体、高等教育要主动学习并参与职业教育等。作为实践中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有“两接轨”“两协同”“两嵌入”等,其中“两接轨”即为专业“对口”培养和职师“三性”统一,“两协同”为中职—高职衔接和高职本科教育,“两嵌入”分别为“嵌入式”专业培养和“订单式”培养。
本辑有三本著作论及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范滢教授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法》基于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从行业和特点入手分析了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特点和教学媒体应用现状,分类介绍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过程中较为实用的典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阐述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实施框架和基本要求,着重展示专业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力求将教学理论融汇于教学案例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郭琳副教授的《中职教育竹刻艺术理论与实践》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视角,对竹刻艺术教育的内涵、原则、要素、功能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竹刻艺术史作了概述,结合竹刻艺术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实践能力的要求,对中职院校竹刻艺术教育和社会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发展多元化的一个视角。邰杰博士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设计学类专业品牌化建设思路、举措的案例与启示、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分析与学生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中职学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性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分析、职业学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国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建构与启示”等八个层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职业教育理论进行层层深度剖析和案例解析,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工作室制”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的集成。
综上,“新职师”是随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和职教教师教育发展而生发的新生事物,是一个指代着不同视角、内含多重意蕴的新语词。“始生之物,其形必陋”,作为对一个初生概念的理解把握与实践探索恐怕亦是这样。然而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去大胆尝试。路虽漫漫,我等将继续努力上下求索。
朱林生
2019 年10 月
于中吴正德楼
作者简介
吴济慧,男,汉族,1978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湖南耒阳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教育生态学。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等课题12项。在《大学教育科学》《教育探索》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1部,参与撰写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职业教育学》等3部。获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陈朝阳,女,汉族,1991年生,中共党员,硕士。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5项,参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教育学”建设。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董存田,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教授(二级),江苏省督学,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省新世纪教育改革工程重点课题等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专著、教材17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省教学成果奖,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师范教师奖,科技部振华科技扶贫基金服务奖。
胡维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职业心理研究所”所长,教学名师,市“师德模范”,美国Pfeiffer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受聘担任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江苏省心理学会监事、工业心理专委会委员、社区心理专委会委员,常州市心理学会监事会主席、工业心理学专委会主任等。曾获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市厅级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7次。先后出版著作3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6部,主持或主要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20多项,在《心理科学》《教育研究与实验》《民族教育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9篇,其中CSSCI期刊19篇,核心期刊13篇。
叶霞,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江苏省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主、参编教材4部。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范滢,江苏常州人,汉族,1968年生。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学及理论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师资培养、培训研究。曾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育人奖”,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篇,其中CSSCI 5篇,EI源刊2篇。获国家专利3项,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中国服装科技论文一等奖。获得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教育部财政部规划教材3部,专著1部。
邰杰,男,汉,1980年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设计学博士后。2002年6月园林本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6月设计学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2012年1月艺术学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2019年6月设计学博士后出站于苏州大学,2012年4月始任教于江苏理工学院。入选江苏理工学院校级教学名师培养对象,为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与技能传承研究》主持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仿真型情景化生产性”工作室制教育形态建构研究》主持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基地负责人、江苏省高职教师2018年紧缺领域创新平台培训项目“传统(民族)技艺”(2018G21)主持人。
郭琳,1974年4月生,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美术学研究生,现任江苏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民间工艺。长期从事竹刻艺术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及会议论文20余篇,部分论点多次被其它学术刊物引用。在课题研究方面,2012年主研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发掘与保护》(2/8);2011、2013年度分别主持常州市社科联课题两项。2015年8月,发明专利《组合式梳篦》被常州市神工有限公司收购。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竹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的第一负责人。
往期回顾:
干货满满!为钱志文老师的直播教学点赞!
速看!江理工校园生活服务指南第二弹来喽!
母亲节|江理工学子手写明信片真情告白!
江苏理工学院一周要闻推送啦~
遇见江理工的初夏浪漫!你心动了吗?
来源:社会科学处
美编:洪祥煜
审核:严鑫
投稿邮
箱:
1306280810@qq.com记得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