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2014级新同学来到南京审计学院,开始大家人生发展的重大起点。在此寄希望于同学以下几点:
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道”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立道”三个基本目标。第一是修明德,第二是做新民,第三是达至善。
归根到底就是学习“君子之道、人君之道”,也就是通过大学学习达到做人和做一个卓越领导者的基本条件。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内蒙古视察时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三点要求:“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才大略。
诗曰“大同有同人,润泽复同心,老山来同学,南审履同道”。
二、大学是人生规划的起点
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第二章)
人生的历程是在不同的年龄段设计出不同的励志成果。同学正处在“立志于学”和“立学于世”的年龄阶段。期待同学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规划。
三、大学是思想规划的起点
期待同学们能够懂得人生思想规划的“大学之道”。
《礼记学记篇》卷十八指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首先,在大学本科期间“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其次,能够再接再厉,或继续研究,或走向工作岗位继续学问,达到“博学亲师,论学取友”学有小成阶段;其三,若干年后,同学们能够深入研究,达到大成阶段:“知类通达,强立不反。”最后,把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移风易俗,教化人民。
四、实现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于教民成人。
首先,知书达礼。
在《礼记.礼运》中,孔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礼),小人以薄。”
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如若无礼,即无法律、无制度、无伦理、无文化,就会“乱党 、坏国 、丧家 、亡人”。
其次,用心求学。
第一,要知道学习之道,重在一个“求”字。在《周易蒙卦卦辞传》中,孔子指出,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当如下:“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中心思想是:对待学习要求严格;不能迁就了事!
第二,心在学上。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第三,发愤攻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就是说,凡是不愤、不悱、不机动灵活的学生,一定难有发展前途。《周易履卦》中指出,无学之人,前途无法复兴。孔子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里特别要对那些“困而不学”的同学预警,你的前景会是“民斯为下”,你将会被社会淘汰而成为没有出息的“下等人”!
第四,赦小过,不可咎大过。《周易象辞》指出:“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衰,用过乎俭。”这属于小节问题,所以,孔子认为可以原谅,叫做“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周易象辞》指出:“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过涉之凶,不可咎也。”孔子认为犯了大过犹如造屋者用本末弱之木材为屋栋,孔子称之为“栋挠”,此乃大事上犯了错误,其屋将坏矣,大事危险了。唐代大师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但是,小事错误还可修补,大事犯了错误却是无法挽回的。
其三,要明确大学之道的成本代价。
人生有“三不孝”,第一,让自己的家族不仁不义;第二,不能光宗耀祖,第三,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这些都是未能达到大学之道的代价和损失,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
人生有“皋鱼三失”。据记载,孔子曾遇到一个叫皋鱼的人,记述了皋鱼痛悔在自己求学、事业和交友的过程中,忘却了对于父母的亲情,等到明白的时候,已经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认为这就是正确人生观关键点。求学时需要付出家庭亲情的重大成本约束,更何况求学是需要父母支付学费成本的,同学们,我期待大家要“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最后,求学还有个人成本约束。这就是个人生命周期的约束。
期望同学们珍惜大学的青春年华,让时光大放异彩。光阴荏苒,时不我待!
该文为我校二级教授、金融学院汪祖杰教授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