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王家新书记《我的教育观》出版后,韩希明教授组织所教学生就“我心目中的大学教育”进行讨论交流。从来稿中我们发现,95后的童鞋们真是不可小觑,他们直奔真理,充满着诚实的灼见。小编将分四次,将童鞋们的心声全部推送,欢迎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无数次在熬完一道又一道数学物理题后给我又一次动力的话题 就像是沙漠中的人找到了前行的路上有绿洲
那么的美好
教育可以传递文字以外的精神
而是应该以获得学问或者精神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所以
合适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大学的教育方式不应再是之前单纯的教授知识,而是培养我们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海无涯,前路漫漫,我们总要离开校园,主动成长;
大学的学习也不应再仅局限于书本和考试大纲,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扩展、延伸,因为我们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只有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感受思想的碰撞,才能让我们勇于打破常规,跳出思想的笼子;
大学,要鼓励我们扬长避短,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自我的风采。过度要求平衡,会让我们原有的优势无法发挥:
别再只关注学习,而应更注重其它能力的培养,因为走上社会的我们,不能是高分低能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大学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多样式的,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内容,像社团、讲座、演讲,都是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我们汲取知识和获得能力的殿堂。
大学的生活,不再是高中时的从早到晚的书山题海,也不应该是成天沉溺于手机电脑的浑浑噩噩——充实、快乐、活力、青春才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14审三秦梦婷)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样的一种说法:大学之前的教育是短板教育,你能走多远都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短处将制约长处带来的种种优势甚至最终将优势消磨殆尽;而大学教育则是长板教育,扬长避短兼顾的前提下,扬长往往比避短来得更加重要。这正如王家新书记在《我的教育观》一书中所说:“单纯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并不是完整的教育”,“人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存在,除了他的自然属性,他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者相统一才是一个健全的人。”
大学是我们的舞台,大学的教育将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此来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我所想看到的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等多种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与简单纯粹的学习生活氛围。我想在大学汲取的东西有很多,不仅仅是获得充沛的知识,更想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中真真正正的完成对自我的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的充电,四年过后蜕变成自己想看到的模样,成为一个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健全之人。
(14审计三班高小雅)
大爱为基,育人为本。这是老校长提出的观点。教育以大爱为基,有爱的教育,用心爱的教育,学生才会喜欢,校园才会和谐。
(14审计四班王明坤)
大学并不只是单一的学习专业知识,大学也是一个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表达,学习分享的过程,大学更是一个培养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地方。当我们踏入现实社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在大学中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地在社会上扎根。把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幸福的重要标准,注重持久发展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这个过程,大略约叫做厚积薄发。
曾经看过一个闻名学者打车一个借喻,她说大学教育好比是用七种颜色的彩笔去慢慢涂满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是被分成七个扇形格子的,每一种颜色补充一个格子,等到所有充塞的时分,转动这张圆形纸核心的轴我们会看见一个五色斑斓无比锦绣的景象,这就是人格的完备,至真至美。
(11金融5班陈施)
大学自古以来便是集学问大成之地。
当今的大学,不仅在学术方面可以营造积极的氛围、教学相长,同时也相当与一个小社会,给学生以合作、竞争、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是以在我看来,大学教育应区别于之前的应试教育,提供学生多样发展的机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11级黄政煜)
在我看来,大学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地方。它让你带着满满的憧憬走进校园,却又让你在高中和大学的跨度中无所适从,茫然和彷徨,直到学会面对现实。就像王家新老校长所说的那样,大学教育应当是苏格拉底式加课程结合的产物。
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应该学会人格的培养,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你自己”要求我们把握自我,但是不要过于自我,要懂得谦忍,增强自己的群体意识。同时,我们不应再是一个高考机器,我们面对的不再只有高考或者期末这个节点来展示自己,我们更要学会生活,要懂得把握学习,社团和义工之间的联系,这才是我们大学生活的整体。我们要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参与社团活动,学会和他人合作,学会表达,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大学生活。
(14审计4班罗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