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丨原华东航空学院副院长范绪箕调南京航空学院工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丨原华东航空学院副院长范绪箕调南京航空学院工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历史上的今天

1956年7月21日

1956年7月2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通知:原华东航空学院副院长范绪箕调南京航空学院工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绪箕,男,1914年1月5日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航空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他有着多重的身份:他是“教育家”,是最有开拓性的航空教育专家,也是当时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一级教授。他在几所大学担任领导工作,进行学科与专业建设,培养了航空、航天领域大批建设人才,是我国航空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是“科学家”,树大师风范,书学界传奇,不倦地推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是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开创者,是航空热结构领域的一代宗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他生于北平名门之家,长于东北忧患之世,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已至危亡关头,国土的沦丧让年少的他切身经受沦亡之苦,也激起了他“航空报国”的斗志。

193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范绪箕,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师从当时的航空学巨擎冯·卡门。同年,钱学森从麻省理工学院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两人成为师兄弟,同为一代航空学巨擘冯·卡门的弟子,二人同一师门,也同住一寓所,四年间结下深厚友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绪箕在美国求学期间的照片,钱学森拍摄

1945年他筹建了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1952年受命筹建华东航空学院,任副院长兼教务长。1956年7月21日,范绪箕教授经国务院批准从华东航空学院调入南京航空学院,担任副院长,从此,他就又多了一重身份——“南航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绪箕在南航首届党代会上发言

范绪箕来南京航空学院任职之后,承担着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完成南航从专科到本科的学制转型和专业设置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所新型的航空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关阅读

历史上的今天丨“你校暑假后改名为‘南京航空学院’”

范绪箕教授来南航后,和时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的吴继周一起,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南航发展做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出了争创“第一流”的口号。范绪箕教授从1956年进南航,到1979年去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副校长、校长,在南航整整工作了23年。这23年,正是他年富力强的壮年时期,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南航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影响的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校史馆建校元勋铜像,左一为范绪箕

一张白纸可以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南航的建设给了范绪箕教授航空报国、施展宏图的机会。作为主管南航教学、科研的副院长,他做了4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01

专业设置调整

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表征了这所大学的特色。原来南航为大专时,侧重应用和工艺,专业较细较窄,基础不够厚实。改为本科,就必须加强基础,拓宽设计和创新能力。他认为一所航空学院,必须以飞机设计、空气动力、航空发动机等主机专业为重点,相应地发展航空仪表、自动控制和无线电等辅机专业,同时重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调整了南航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课程改革。从原来的活塞发动机、喷气发动机、飞机制造、航空仪表制造、航空电器安装与试验、航空机械加工等6个专科,改为航空机械工程、发动机、飞机、航空特设4个系和一个基础部。课程方面,他大幅度地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绪箕在八届二次学代会上讲话

今天,南航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框架就是那时形成的,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当年的布局是分不开的。

02

师资队伍建设

南航初期的教师队伍特点是工程实践能力很强,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且人数偏少。为此,他千方百计地从几所高校和研究所中引进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人才,充实了南航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他确定了多名中年教师作为尖子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免去他们的行政工作,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钻研业务;他还选送一批年轻教师去苏联进修,学习航空航天新知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绪箕(右四)带领教育部组织的考察团去苏联交流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他要求大家珍惜岗位,提高水平,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个青年教师,如果参加工作后3年还站不稳讲台,出不来成绩,那就很难在高校待下去了。”他要求高校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专业知识,能胜任教学工作;又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日后的学术带头人。

03

科研设施建设

在范绪箕看来,一个大学只有物理、化学、材料、电工等基础教学实验室远远不够,各个重点专业都必须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以便为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探索科学技术的前沿,攻占学术研究的高地。这样才能锻炼出第一流的教师,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他深刻理解像JPL(喷气推进试验室)那样的试验室在推动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因此,他要求各个专业教研室制定出实验室建设计划,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进行实验室建设。

科研处彭永令老师回忆1960年代钱学森访问南航看望范绪箕时,参观高速风洞实验室等实验室的情景,在物资紧张的年代,钱学森为支持范绪箕在南航开展无人机研制的计划,向南航提供了最紧缺的100吨钢板和建高速风洞的全部图纸,用于实验室建设。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高低速风洞试验室、热应力试验室、飞机结构静力试验室、自动驾驶仪三轴模拟转台、发动机连续气源设备、发动机燃烧试验室、进气道试验室、飞机高空设备实验室和航空电气试验室就是那时起步兴建的。这些试验设施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发挥了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得到科学试验的锻炼。

04

开创无人机研制

无人机是50年代航空领域出现的新产品,是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军备竞赛的产物。1958年,范绪箕根据国家需要和南航自身特点,决策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研制。

他认为,进行无人机研制,既可为国防建设服务,又可为培养人才服务。因为无人机研制涉及力学、热学、电学、无线电和材料等多种学科,可促进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发动机、自动控制、电气、无线电、机械制造和材料等不同专业进行学科交叉的科研活动,还可带动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校史馆油画作品《钱学森与范绪箕》,展示范绪箕与钱学森探讨南航研制无人机的故事。

他专程赴北京把研制无人机的想法告诉钱学森,立即得到钱学森支持。当时,钱学森正领导我国导弹研制工作,需要有能模拟高速飞机性能的靶机,这就是南航2号超音速靶机研制项目的由来。南航是我国率先研制无人机的单位,曾制成2号机原理样机,后来因使用部门提出更高的战术技术要求,转而研制南航10号超音速靶机。

这两种靶机研制对南航的无人机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锻炼了研制队伍,探索了无人机研制规律;另一方面,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这为日后研制无人机准备了条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长空一号无人机

1968年,国家向南航下达“长空一号”高速靶机研制任务。“长空一号”靶机研制历时8年,试飞队7进试验基地,遇到过5次挫折,南航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再接再厉,终于在1976年底取得最后成功,实现设计定型。范绪箕是亲赴试验基地指导试飞工作的领导者之一。在该机的设计定型审查会上,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高兴地说:“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南航的发展,1978年南航被评为全国78所重点大学之一。

范绪箕教授为南航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虽然离开南航多年,但他对南航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南航是他倾心建设的家,每逢带10的校庆,他总要回家看望。

1982年,他回南航参加30周年校庆,为荟萃楼题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2年,他回南航参加40周年校庆,饶有兴趣地看了新建成的试验室和新研制成的无人机。他和58届学生在校庆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纪念碑正面是吴继周的题字:“团结、俭朴、唯实、创新”,背面是他的题字:“严谨、勤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年,他回南航参加50周年校庆,参观了将军路新校区,为南航后任领导能抓住机遇,扩大规模而欣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4年3月,范绪箕在将军路校区砚湖旁植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他回南航参加60周年校庆,已是虚岁百岁高龄。他参加了校庆典礼全过程,观看了南航发展展览馆,与建校初期共事的老教师、老职工促膝畅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11月21日,范绪箕教授与世长辞,驾鹤西去,终年102岁。但他的音容笑貌、举止步履、人格魅力,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也永远记得作为南航人的他,在南航历史上画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素材来源丨档案馆、《南航报》

文字来源丨《范绪箕 百年人生 世纪传奇》《范绪箕:航空赤诚心 杏坛累硕果》《范绪箕:一部浓缩的中国航空航天教育史》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文字校对丨赵燕喃

视频剪辑丨朱子硕

值班编辑丨任翊宁、黄雅洁

和晓南一起

为范绪箕教授点亮在看(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上的今天丨原华东航空学院副院长范绪箕调南京航空学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