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做客央视1套《开讲啦》,以平实幽默的语言像我们讲解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创新水稻育种以及未来我国粮食产业还将面临的挑战。
▲让万院士带你体验来自大米的诱惑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1978年,万建民考取南京农业大学
从事水稻育种的工作
从稻田花乡中研究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
在南农的万亩水稻实验田中
从一季又一季的丰收里
万院士从籼稻和梗稻的杂交中选出优秀个体
潜心等待下一季的稻花香
品质 or 产量?
“我们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我们不仅会关注到产量,更会关注到稻米的品质,例如营养成分的含量、大米的口感等。万建民院士提出,中国在2003年的时候,仍有三亿人处在“隐性饥饿”之中,即吃饱了饭,但营养状况不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提供食味品质佳、安全性高、耐储藏、满足人们特殊需求的大米。
万建民院士还谈到自己在日本学习时,到农业研究中心的水稻育种室做实验。室长就拿出两种米来让他们品尝,一种是日本的“越光”大米,另一种是当时中国产量最高的“桂朝二号”大米;日本的“越光”大米软、香、弹俱备,而我们自己的“桂朝二号”米质色泽暗淡,“像渣的一样,难以入口”。这件事对万院士的冲击很大,于是他决定,在回国之后,一定要从事水稻品种的改良,“在解决产量的同时,也要解决品质的问题”。
大米也能减肥?
其实,大米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有更多的特性品种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产量高,味道品质一般
▲品质优良,口感很好,晶莹饱满
▲质地较软,产量较高的同时品质也较好
▲针对肾脏病人研发的大米品种
正如万建民院士所说:“对于优质水稻来讲的话,我们既要靠考虑普通健康人群,同时也要考虑特殊消费人群。”所以,“吃的好”不仅仅体现在水稻的质量上,更加体现在对特殊人群的“定制化”。“普通健康人群与特殊消费人群都考虑到位”、创造了亩产一千二百八十七公斤的世界纪录的“协优107”和肾脏病人专用的水稻“w0860”,都体现着万院士这一想法。
趣问趣答
Q:
电饭锅对米饭口感有影响吗?
万院士:
有!第一个是米的浸泡过程,先浸泡半小时为最佳;第二个是蒸煮过程中的受热程度均匀化与否;最后在煮好后焖一焖,保温一段时间后熟化会更好。
Q:
您和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方向有没有区别?
万院士:
本质上没有区别,我们都是追求高产和优质,但和袁隆平院士相比,我们从消费者引导市场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阶段消费者的需求,研发出符合不同消费者“口味”的大米。比如有适合肾脏病人的大米;有适合正在减肥人群的大米;有适合对大米品质、营养有很高要求的大米等。
Q:
目前是否有适合在盐碱地里种植的水稻?
万院士:
目前的情况下还没有适合在新疆盐碱地里种植的水稻品种,因为盐碱的含量比较高。我认为盐碱地的改良第一个先锋作物不应该是水稻,应该是棉花,因为棉花对盐碱的耐受力比较强。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如今,在万建民院士的带领下,团队的科研“版图”越来越明晰,就像水稻的育种、栽培一样,播种、深耕,付出时间、期待收获。南京农业大学正涌现出越来越多这样的科研团队,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重大需求,去攻关、去开拓,把“大科学”根植于“大土地”。
南京农业大学欢迎你
NAU
转自| 南农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