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南京理工大学

就读于日语专业

跨专业保研中国传媒大学

她出类拔萃品学兼优

中青校媒(江苏)主席

365天不间断运营30w+粉丝的官微

她亦是热爱旅行说走就走的文青

她!就是我校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

谢雨晗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三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忐忑和期待,谢雨晗来到南理工开始学习日语;三年后,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收获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在日语和新传的三年交融探索中,她用自己的经历生动地印证了热爱文学的小语种文科生,也可以在“军工学府”实现自己的传媒理想。

从语言出发,为梦想开辟道路

高考后,因为“想看更大世界”,谢雨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日语专业。“来南理工之前有点不安,都说这是一所因学风严肃,理工氛围浓厚而出名的学校,不知道文科生在这里学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既来之则安之”是她迈出转变想法的第一步,学校里没有的资料,她靠自己去书店和网络搜集,学校和日本创价大学、福冈工业大学一年一度的学生访问,她也总是积极报名做志愿者,陪同日本学生在南京游学。

南京理工大学

“因为对彼此的好奇,我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看着日本学生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中餐赞不绝口,这种感觉新奇又自豪。”正是怀抱着这样一种不断尝试的心态,她在中文、英语、日语三种语言的交汇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实践和探索,成绩始终位于专业前茅。

南京理工大学

与日本创价大学学生合影

在学习日语的同时,谢雨晗的新闻梦想也在悄悄萌发。“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于我而言,语言的学习就像那座康桥一般,引导我发现原来新闻传播是我的兴趣所在。”大一入学的那个9月,她加入校大学生记者团,在这里迈出了成为一名优秀“新传人”的第一步。回忆起初来乍到时的青涩,谢雨晗笑着说,“记者团的‘团子’们专业五花八门,兵器,自动化,土木工程,这里汇集了很多和‘新闻’似乎不搭边的人,我们聚在一起交流选题,讨论稿件,这个温暖的地方就是我梦想的开始。”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校内采访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撰写稿件刊载在校报上

从在学长学姐和老师的带领下写出第一篇印有自己名字的稿件,到独当一面活跃在大型活动现场进行独立报道,从原创稿件被共青团中央官微等多家知名媒体转载,再到成功竞选《中国青年报》和江苏省委共青团组织下的中青校媒(江苏)主席,带领新媒体部门成员对有30多万粉丝的二级官微进行365天不间断的运营,创下一篇篇拥有10w+阅读量的优秀作品……她借助各个优秀的平台,抓住每次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在实践中离梦想更进一步。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在她看来,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作为中青校媒的特邀学生记者,参加在南京大学举行的2019年“笹川杯全国日语知识竞赛”专题报道。能与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新华社的专业记者一起对日本科学协会会长大岛美惠子进行采访,她激动不已。谢雨晗回忆道,“专业的译者站在一旁进行口译,现场严肃认真的氛围和记者们采访提问时的姿态与谈吐都让我很受震撼。”亲临这样的现场,对她进一步思考如何进行本专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融合给予了很大的启发,从军工学府萌发的新传梦想,在一次次实践中飞出了校园,飞向了理想的远方。

南京理工大学

采访日本科学学会会长

多元交融,让梦想悄然绽放

大二暑假,她独自前往北海道大学参加夏季研修项目,选修区域经济学和社会语言学。期间,带领来自世界各国的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全球化带给东亚文化、尤其是以琉球文化为首的小众文化的冲击,对濒危文化的拯救与复兴过程中语言和媒介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行了多维分析。“原以为来这里可以好好体验一番日本的风土人情,没想到每天晚上都在宿舍里为课程作业奋战到天亮。”这段奇妙的经历,最终也以两份优秀的全英文汇报结尾,让她收获了“A+”的好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大学期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拉着行李箱去世界各地看看。”

从南京周边到中国各地,再到札幌、大阪、首尔、釜山……大学期间就走过四十多个城市,周五上午还在学校上课,周六上午就在潮汕吃早茶;心情不好或压力太大,买一张车票,她也能在苏州河边发呆一下午。“于我而言,大学这三年就是不断尝试和探索的时光,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我都喜欢‘出发’,喜欢‘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能给予我很多启发。”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逆境突围,为梦想交上答卷

“因为高考和最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自大一起,我就立下了保研名校的目标。”从入学起,谢雨晗就为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数次的特等奖学金,中国人日语写作大赛的获奖,“江苏省优秀新媒体工作者”的称号,都是她为梦想铺路的印记。

南京理工大学

但2020年,一场疫情让很多事情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回忆起那段时光,谢雨晗称其为“大学中最迷茫却也最充满动力的一段日子”。白天在泉州电视台进行毕业实习,顶着四十度的高温穿梭在大街小巷进行采访,晚上回家继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和文书的整理。无论是一开始收到的一封封拒信,还是入营之后发现竞争对手都是来自全国顶尖院校的学生,或是独立学习专业课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瓶颈,在这个阶段,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期间我也听到过一些让我放弃的声音,劝我说今年情况特殊,竞争过于激烈,是不是专心复习本专业更稳妥呢。尽管现实一次次打击着我,但我仍然不想这么轻易就认输。”

南京理工大学

熬过了最黑暗的时光,大学三年的付出和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本专业和跨专业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或是割裂的,最关键的是要自己去寻找其关联点,让‘语言专业’变成我跨专业的优势而不是劣势,我想,我做到了。”最终,她收获了5所知名院校的语言和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拟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为这个夏天的努力和三年的梦想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南京理工大学

关于未来,谢雨晗抱有种种憧憬。“我期望在北京这样的国际都市,在中传这个优秀的平台能够有更多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更好地实现我的梦想。”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这是她自高中起就一直在努力和践行的箴言,“回想起入学时关于选择南理工的忐忑,我用三年时光证明了,不必担心,把时间交给努力和热爱,学习小语种的文科生也可以在理工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传媒的道路上,她将继续携着自己的热情与期待,奔赴更美好的远方。

南京理工大学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以梦为马,仗剑天涯

南京理工大学

策划丨新媒体研究会大学生记者团

文字丨谢雨晗 伊伟伟

图片丨受访者

排版丨童畅

责编丨田琳星

南京理工大学

“点赞”+“在看”,为你的逐梦路加油!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理工大学-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