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办公室照
今年是上海船校搬迁镇江办学五十周年。当年还是27岁青年、现在已是77岁老人的我,亲眼目睹了学校发展的沧桑巨变,也深深感受到船魂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搬迁初期的艰难困苦
1970年3月,因当年六机部军管会的一纸“命令”,素有“新中国第一所造船学校”美誉的上海船校,无奈离开造船基地的上海,搬到几乎没有大型造船企业的镇江,失去了原先办校时的一些有利环境和条件,这一失误的决策,使学校陷入了艰难困苦的动荡岁月。
在开始的几年里,实际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还要多得多,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相对落后的小城,两地分居、人心不稳,工资还要减;发展方向模糊、领导关系不明;长期不招学生,教师没有教学任务、成天不是政治学习就是参加附属工厂生产或修马路、建防空洞、灭钉螺等各种劳动,有人提出干脆办工厂算了。面对学校内部的重重矛盾,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真可谓内外交困。但因为我们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有上海船校优良校风所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家在时任党委书记刘东明、校长肖流领导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不畏艰辛,终于团结一致挺过了难关,避免了学校被拆散的厄运。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2年下半年开始恢复招生到1978年,学校前后共招收包括短训班在内的各类学生1600余人,这个数字在那个特殊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广大教职工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培养出船舶行业需要的人才,许多老教师满怀对祖国船舶事业的深厚情结,不顾年迈到四川、广东、江西等地造船厂开展调研,以编写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为了满足生产实习需要,学校还在象山征地91亩,新建近2万平米船体车间,没有设备自己造,以姚震华老师为首的一批老教师亲自设计和制造船体起重、下水等工艺装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1977年12月28日由我校建造的江苏省第一艘千吨油轮下水。
1970年5月于6号楼前合影
左起1祝山 左2沈贻森 左3耿惠山
右起1梅林生 右2蒋勤华 右3诸国富
1970年大礼堂前留影
过渡阶段的华丽转身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于当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正式成为一所国防工业性质的本科大学。
镇江船舶学院的诞生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最好的中专不一定能办好大学,学院改建后如何按高等院校的正规要求培养本科生,较快完成由中专到大学的过渡,是摆放在船院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过渡阶段,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人和事是不能忘怀的。这就是陈宽院长、杨槱教授和从全国各地调入的一大批 “文革”前毕业的专业人员。
陈宽院长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解放初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 1979年从哈船院调来我院先后任副院长、院长,他思路敏锐,熟悉高校管理,尤其对造船的教育工作富有经验。来院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转变中探索前行的大学路,从办学理念的转变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学科建设的启动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有力推动了由中专到大学的过渡。当年他在干部会上强调“镇江船院的特色应为造船工业第一线培养顶用的人才,这是对过去上海船校的传统的发展和提高,也是创建学院的宗旨。”这一金句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杨槱教授是我国造船界的老前辈,全国著名的造船专家,中科院学部委员。1980年2月六机部任命他为我院副院长,无疑是为我校过渡阶段增添了新的动力。虽然他在校时间不多,但其影响力很大,由于他的到来,我校顺利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许多新生报到时说“我们就是冲着杨教授是这个学院副院长来的”。他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问也深深地影响着当年的船院人,他平时话不多,但一讲到船舶工业,就滔滔不绝,言语中透露出对船舶事业的钟爱之情。
为确保顺利过渡,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从1979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广揽人才,经过努力,一大批“文革”前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先后调入学校。其中有的熟悉高校教学管理,有的长期在船厂工作,对船舶行业的设计与制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老教师一起,积极参与调整课程设置、组建专业学科,为加快中专到大学的顺利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学校用较短时间实现了从中专到大学的华丽转身,靠的是历届党政领导的高瞻远瞩,靠的是广大教职员工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精神。1988年9月,由校友、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梁星明编撰、并以《船魂》冠名的反映学校发展的艺术纪录片生动地见证了这一点。
1982年在镇江船舶学院第二届学代会上讲话
发展路上的两次扩容
十五年的本科办学实践,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镇江船舶学院更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委工作评估和省教委的优秀校风建设评估。
1999年4月,学校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管理划转江苏省管理。隶属的调整给学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年,国家开始高校大扩招,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开始了两次扩容。
第一次扩容是1999年11月,隶属江苏省粮食局的江海贸易学校并入。第二次扩容是2001年3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合并。这两次扩容不仅扩大了校区面积和办学规模,而且促进了学科建设,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我是两次扩容的直接参与者,在先后与两个单位的领导和教师、科研工作者接触过程中,深深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江海贸校的前身是镇江粮校,建校初期各方面条件都极为艰苦,不通公交车,没有自来水,只有一条黄七公路的土路,但是广大教职员工硬是咬着牙克服了各种困难,20年为国家培养了近8000名粮食行业的急需人才。成立于1951年的蚕业研究所,同样在镇江偏僻的四摆渡,为了祖国的蚕桑事业,一代又一代的蚕业科技工作者,不计条件的艰苦,不计个人的得失,对科学孜孜以求,对社会诚实服务,像春蚕一样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终于把蚕研所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专业科研机构。
更让我感动的还有三家合成一家后,二十年来,教职员工从未发生过人际之间的任何矛盾与争吵,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大家谦让包容、相互帮助,这种和谐的良好氛围不正是《船魂》精神“江海襟怀”的传承和弘扬吗?
1983年5月振兴中华演讲会合影
1984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火炬接力赛前为运动会点燃火炬
持续奋斗的硕果累累
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批准同意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从此学校跨入了“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综观学校更名后近十六年的发展,今天的江科大确实是沧桑巨变。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在最新的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江科大排名142位;在今年的江苏省属高校综合考评中,江苏科技大学被评为第一等次,受到了江苏省委表彰。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党委的领导下持续不断奋斗的结果,也是搬迁镇江办学五十年来,一代代江科大人血脉传递,历经岁月磨砺,淬炼出“船魂”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结晶。因为有船魂精神的激励担当,成就了今天的江苏科技大学,我坚信,通过“船魂”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扬帆致远,江苏科技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沈贻森,1943年1月生,1964年8月参加工作,副教授,历任上海船校辅导员、团委副书记;镇江船校组织科副科长、专业队党支部书记;镇江船舶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学生处处长;华东船舶工业学院院长助理、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等职。)
审核 | 毛晖
统筹 | 万旻
作者 |沈贻森 文轩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