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抉择,中央红军主动长征

豫章师范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次抉择,中央红军主动长征

豫章师范学院

1933年9月,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并聘请了外国军事顾问团,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而中央苏区一方,则在“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下,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在错误的军事思想指挥下,处于劣势的红军与敌人拼起了消耗,红军战士虽然浴血奋战,但第五次反“围剿”还是面临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豫章师范学院

到了1934年4月至5月,广昌、会昌、建宁等地先后失守,中央苏区南北门户大开。面对国民党军的步步紧逼,红军只有主动撤出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重开革命新局面。

然而,此时突围已不是一件易事。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大门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至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瑞金已成为敌人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县份集结;西线,有大山和隘口阻隔,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惟有南线,红军与粤军陈济棠进行过秘密谈判,达成了“停战借道”协议,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

豫章师范学院

因而,位于中央苏区西南角的于都,进入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策视野。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于都县城距离信丰、安远间的敌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0公里。从于都出发,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向西转移。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显然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

并且,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集结于都相对安全。于都在反“围剿”中不是主战场,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

豫章师范学院

最重要的是,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从政治条件看,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相对周边县稻米充足,同时于都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豫章师范学院

天时地利人和,红军从于都出发并不是偶然。于都博物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选择于都,是经过了长时间充分考虑的,是一次有准备的慎重选择。”

豫章师范学院

转发:老邓讲红色故事

转载需私信后台并注明来源「豫章师院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yzsy2017@126.com

豫章师范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豫章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豫章师范学院-一次抉择,中央红军主动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