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吟想,心之体悟
编者按:高尔基曾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双手创造出来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莫让劳育流于形式
相信很多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都受到过老师的教导,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过学校开设的劳育活动,在固定的时间打扫教室或清扫校园,即值日,也称值周。劳育在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凭劳动课,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河南一所高校要求所有大一学生停课打扫卫生,按学院轮流排,一个学院一周,记1个学分的新闻登上热搜,迅速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质疑。校领导回应称,大学增设“劳动课”,是考虑到大学生在劳动方面做得比较少,希望借此加强他们对劳动课程的关注。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劳动课”需要持续一周,而且这一周除了“劳动课”之外,没有其余课程,学生只需要轮流在负责的区域内打扫卫生就行了。学生打扫完卫生之后却不能离开,需留守在打扫区域到一定的时间点,如此,很多学生打扫完之后无事可做,便拿起手机坐在路边,要么聊天,要么玩游戏。
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劳育,是指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劳育课程需要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同时进行教导。而该高校只是试图通过所谓的“劳动课”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除此之外却没有出台相应的其他活动以树立大学生劳动理念。这样看来,该高校大学生参加“劳动课”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劳动教育,即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不仅是未来好的公民或不好的公民的教育,而且是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马卡连柯认为,劳动不仅具有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上的意义,而且更具有道德修养和精神锻炼上的意义。光凭轮值一周的“劳动课”,要求学生打扫校园,就妄图收到好的效果,无异于是抬头望天不切实际,而且不仅不利于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甚至催生出学生厌恶劳动的意识。
一个德行好的人、智慧高的人、审美好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高校在施行劳动教育时,需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可笼统地认为,劳动教育就仅仅依靠“劳动课”打扫校园卫生就行了。
劳育必然是基于长期的感知,再结合长期的实践而达成,否则,就是流于形式。
附第132期院报3版图
感兴趣的同学
可翻开已发放的院报
细细品读噢
来源 | 《江西师大科技学院》第132期
文章作者 | 体育学院2018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敖雨晴
排版编辑 | 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蔡惠莹 徐弘钰
新闻大事记|学习思政课精神|青蓝时评|科院2018大事|优秀校友|2019新年献词|庆改革开放40周年
精选瞬间|抬头看科院 |2018科院院运动会|手绘科院|科院朋友圈|清晨约会|军训风采|2018迎新
科院美景|科院美貌部|春色满院|镜中科院|科院雪景|航拍科院
科院Tips|跑步秘籍|四六级查分|校园贷|医务所攻略|图书馆攻略|萌新攻略
舞龙进行时|龙的传人|今日舞龙 |舞龙文化|学生舞龙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