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来了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习近平赞扬航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
在回信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强调“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习近平指出,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当年,你们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他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命名为“天问一号”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重温历史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不懈探索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让我们回顾历史
重温那些令人激动的难忘瞬间
1970.4.24 上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下图,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通过北京上空。 |
(参观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观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 1975.11.26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从轨道上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
1999.11.20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
(航天英雄杨利伟返回北京后被高高举起) | 2003.10.15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 飞船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
2007.10.24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
2008.11.12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 |
(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 | 2008.9.25 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
2011.11 我国成功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任务,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 (神舟九号/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全过程) |
2012.6.16 神舟九号飞行乘组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与天宫一号“太空牵手”。 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 |
2013.12.2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实现软着陆。 |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 |
2017.4.20 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入轨,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
2019.1.3 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
“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不止在于让我们铭记历史
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追随前辈们的步伐
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
早日实现中国梦!
长春工业大学
总第「650」期
来源/环京津新闻网
编辑/马宇昂 杨嘉庆
编导/邹绍岩
审核/王鸣晖
出品/新媒体中心监制/党委宣传部
为庆祝航天日的工大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