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苏州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吉林大学提交的6件决赛作品全部获奖,以总分340分、总成绩排名第6的成绩捧得“优胜杯”。这是吉大继2003年第八届“挑战杯”竞赛后第二次在本项赛事中捧得“优胜杯”。这是吉大、也是东北地区高校史上的最好成绩。
10月19日晚,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校团委书记姚毓春等赴机场迎接参赛师生凯旋。“这是吉林大学首次有六件作品进入决赛,也是首次获得两项特等奖,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也标志着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韩晓峰代表学校对参赛师生表示诚挚祝贺,并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参赛为契机,不断推动吉林大学大学生科学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也希望能够对学校内涵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据了解,吉林大学高度重视,校内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参赛师生协力拼搏,体现了“广覆盖,强过程,重协同”的特点。赛事筹备和正式比赛期间,校党委书记陈德文接见了指导学生团队的校外专家,校长李元元担任参赛团队推荐专家。在成绩揭晓后,陈德文、李元元还分别以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对参赛师生表示慰问祝贺。韩晓峰曾多次对竞赛组织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到比赛现场为参赛师生鼓劲加油。此外,校内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为参赛学生撰写推荐意见;校团委于去年暑假就开始筹备比赛,研究生院、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组织、密切配合,为竞赛组提供了坚实保障;各基层团委组织了20余场院级赛事,校团委最终从1300多件作品中选拔出6项参加全国比赛,并全部进入决赛;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也对比赛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组织了近40场座谈会、答辩会,为参赛项目提出修改意见;项目指导教师和学生尽心竭力,牺牲多个假期精心准备作品,确保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参赛的队伍虽然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得他们同心协力,共同拼搏。哲学社会学院李文祥教授谈到,“到苏州后,越发强烈地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整体,跟吉林大学紧密连在一起。我们群策群力,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获得特等奖和“交叉创新”项目一等奖的于兴华同学表示 ,“从这次比赛中收获最大的是团队之间的友谊。同时,有机会与全国的大学生一起交流,使我在专业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多启发,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会更加刻苦、走得更加踏实。”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本次共有全国440所高校及港澳地区14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参赛,共计1135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全国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4件、一等奖作品104件、二等奖作品288件、三等奖作品710件。吉林大学在比赛中获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其中,哲学社会学院李文祥教授指导、吴征阳等三名同学完成的《封闭管制还是开放协商:社会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吉林省白山市吊水壶村为例》和农学部王虹苏副教授指导、于兴华等二名同学完成的《磁控多级孔纳米缓释骨修复材料的研制与性质探究》荣获特等奖;汽车工程学院朱冰副教授指导、孙博华等三名同学完成的《重型车智能可调后防护装置》,行政学院王郅强教授指导、赵昊俊等三名同学完成的《激发社会活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探索——基于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教授指导、刘光印完成的《高性能纳米金属氧化物的高效、低成本可控制备》分别荣获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教授指导、杨治政完成的《超细晶构筑引导石墨烯包覆》荣获三等奖。此外,《磁控多级孔纳米缓释骨修复材料的研制与性质探究》项目还荣获“交叉创新”项目一等奖。(吉大新闻网周在广 见习记者焦文卿 团委)
详情点击人民网 http://edu.网址未加载/n/2013/1018/c1053-2325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