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强调记录而非表达,若将“隐秘关系”的理解留给观众,让人握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纪录片只展现事情的原汁原味,反而能达到更深入人心的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2》正在热播中,与之前《舌尖1》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大热相比,续集播放反应有点不尽如人意。从故事性冲淡了记录性,到“煽情牌”占据了“美食牌”,而最近一期的“家常菜”以一对母女为例引起网友关于“母爱”的讨论,公众对《舌尖2》的不满情绪似乎都并不针对“食物”本身。
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记录事情的原本归真,过多的故事性有可能削弱影片的感染力,更甚的可能会显示出记录者拍摄资源的匮乏。如果当故事性占据纪录片的主体,就必然会引发制片方介入商业包装和炒作的质疑。
“舌尖系列”是基于中国美食及其相关文化,从圣人在两千年前“食色,性也”的论断,到“君子远庖厨”的评价,都说明中国食物并不缺乏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对食物与隐藏在背后文化的联系是《舌尖1》成功的基点,同样,也是《舌尖2》得以继续的出发点。
最新一集的《舌尖2》,讲述了诸如红烧肉、西瓜酱、糖水等家常菜,主人公的命运和美食的对应关系更加抢眼。由此也再度让一些希望“解馋”的观众感到,《舌尖2》的美食部分减少了。“家常菜”这一集播出恰逢母亲节前夕,本应是向天下的母亲致敬,向“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致敬,但由于该集讲述了一对学琴母女的故事,使得效果与目的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
将红烧肉、上海、母爱、学琴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在情节设计和拍摄手法上有点“致敬”2005年的韩国纪录片《四指奇迹——钢琴家喜芽》。故事中所描述的母爱因为一句“红烧肉能够很好地补充体力”被网友过度解释,甚至认为这与中华传统道德观念相悖,成为“功利主义教育”的产物。因为学琴的原因,母女与父亲分离长达五年,中秋佳节选择在老师家过节,也无法回家探望身患绝症的奶奶或与家人团聚。故事虽感人,但多少弱化了作为主角——红烧肉制作中本应存在的真诚。缺乏真诚的食物,如同缺乏真诚的纪录片一样,都将会是索然无味。
诚如本片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舌尖系列”应表达的是人与食物之间的“隐秘关系”。这种关系可不必局限于故事本身的表达,而应当延伸至食物背后的文化,在《舌尖1》的基础上更加着重于文化层面的提升。且这种关系不能成为煽情的噱头,应当更立足于中国千百年来的饮食文化。
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强调记录而非表达,若将“隐秘关系”的理解留给观众,让人握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纪录片只展现事情的原汁原味,反而能达到更深入人心的效果。而在人和事的选择上,应考虑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