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蓝天触碰梦想
我叫林晓娜,来自汉语言文学1602班。
我对这个世界的自主探索,起于小学。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发现书本里的美好,因为求知的渴望,我最爱的便是电视里的纪录片。似懂非懂地,我看完了一个支教老师的故事,故事我已经忘了,但支教却成了我永远的向往。
2018年7月13日,我从学校出发,两天一夜的路程,轻轨火车公交客车各种交通工具顺着绵延的山路将我带到了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军城镇北下苇小学。那是我做了多年的梦,但站在小学门前,一瞬间所有情怀落地,化为务实。那是一段短暂却珍贵到会铭记一生的记忆。
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那段时间,孩子们乖巧得令人心疼。让他们写字他们便写,让他们听课他们便听,没有一个孩子调皮捣蛋。但淘气是孩子们的本性,他们一定是还未适应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与他们相伴。每天早晨,即使没有我的课,我也早早起床到教室陪着他们早读,经常到走廊溜达。其实最为困难的还是午睡起床,我的起床气极为严重,但每天中午强烈的责任感都在与自我对抗,最终我都会乖乖起床到教室看看孩子们。除了空闲时间的陪伴,为了增加与孩子们的亲近感,因为所教授的课程是语文,所以我时常在课程中加一些有趣的小环节。玩玩成语接龙,读读绕口令,演演生活中的小片段……
很快地,孩子们就跟我越来越亲密了。他们喜欢跟我开玩笑,还喜欢做鬼脸,会在上课时给我提来一大袋子家里种的蔬菜,也会在下课后往我手里塞一个自己折好的爱心。但随着感情的深入,敏感的他们会开始不安地问我,“老师,你们能不能不走呀?”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是离开的那一天,和孩子们相拥哭泣,他们说:“老师你还会回来看我吗?”也无法忘记家长们热泪盈眶,双手握住我的手说:“谢谢您,老师!”
我懂了,支教也是残酷的,是一旦相逢就终将离别的残酷。
于是,在发展“苔米沐阳”这个项目时,我和队友们一致的观点是我们的支教应当是“不结束”的支教。王鑫艳,汉语言文学1601班,是我同专业的同学,文院青联的同事,更是“苔米沐阳”的战友。她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女生,参与过五次支教,对支教的了解比我深得多。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研究出了新的支教模式,也是“苔米沐阳”的项目体系——学玩访续。带领孩子们学习特色课程,参与社会实践、研学之旅、开展趣味运动会,进行家庭访问深入了解孩子的教育情况,最重要的是在支教结束后利用:通讯增情、印记留念、在线课程、一对一伴学等方式延续我们的支教。
从今年的三月份到七月末,我们一直在筹备吉林省第五届互联网+大赛。最初,我们只是想吸引更多人,引起他们对山区儿童的关注。也曾在瓶颈时对自己充满失望,深感愧对于这份责任。每当这时便会想到我们团队第一次研讨时,一起听的山区支教老师梁芷宁带领孩子们唱的《苔》。歌词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诗作——《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想,是心中因孩子们而来的那一份柔软,一直支撑着我们走到了现在。
当然这其中离不开的更是团队三个人的互相支持,老师们的悉心指导。王鑫艳一边考研一边筹备比赛,王启顺学弟是长春大学2017级的学生,常常为了我们的活动起个大早坐轻轨从学校赶来。炎炎夏日,老师们陪我们在教室修改项目计划书、路演PPT,一遍又一遍不曾疲倦。那时,我在老师们眼里同样看到了那份柔软。
在26日至28日的比赛中,我除了是一名参赛选手还是宣传组的志愿者,参与此次大赛的采访工作。在采访过程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校16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一样的是我看到了我们眼中都有的那束光。是谈起自己的项目时,言语中透露出的热爱。
我想,我们都曾在某一天窥见了自己所向往的那片蓝天,于是我们努力去触碰,触碰瞬间,会有一缕清风刚好拂过,我们都绽放出了最满足的笑容。
E
N
D
记者| 林晓娜
编辑|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