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上讲台,迎着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时;当你坐在答疑室,四周围绕着众多等待解惑的学生时;当你身处实验室,与你的学生进行科研和实验工作时,请记住:你是一位教师,师道重于泰山。”当天气日渐清凉、学子重返校园,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校园生活重归平常的此时,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宇看着喜悦归来的学子,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对师道的领悟也加深了很多......
01
归去来 心中热土便在吾乡
张宇出生于1982年10月,他与吉大的缘分,发生在2001年9月,自从走进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便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本科四年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年年获得奖学金;2005年9月被保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张宇的求学之路,与求真、奋斗为伴,一路凯歌而行。2008年,他入选国家公派留学计划,先后在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宾州州立大学学习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年。
归去来兮,何处是吾乡?三年里,身在异乡的每个日夜,浓厚的家国情怀,难忘的母校师恩,以及对家乡故里的思念,总是萦绕在张宇的心中,牵动他的情愫。早日学成归来,早些助力祖国发展,也成为张宇不忘的信念。
这种信念驱使着他回国的脚步。2011年,张宇与祖国的距离拉近为零,他以香江学者身份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年。回到祖国的一刹那,他真切地感悟到,心中的那片热土就是美丽的家乡。2015年,张宇被破格评聘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再续与吉大的缘分,并在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入选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在2018年和2019年,先后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2020年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02
强国志坚守科技强国之路
秉承崇高的政治信念,坚守科技强国之路。在本科阶段,张宇便积极参加科研训练,以本科生、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2篇科研论文(EI检索),获得吉林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
留学期间,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10的25篇,被Science、Nature等国际学术期刊他引5200余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前1%)16篇。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15项。受科学出版社约稿,以第一作者出版国内首部胶体半导体量子点中文专著《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应邀担任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委会理事、发光学报青年编委、2017年美国MRS分会主席等学术兼职;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32次。
科技强国梦是张宇难以忘怀的青春理想。他坚持追踪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注意解决社会实际需求的关键问题,摒弃跟班式、投机式的研究,在半导体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领域,多次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11年,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ZnCuIn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美国科学院院士、胶体量子点奠基人M. G. Bawendi 教授认为,“这是少数符合欧盟标准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商业化意义重大”;2016年,研制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外量子效率是当时最高值,被加拿大科学院院士E. Sargent教授评价为“最好性能的钙钛矿量子点LED”“引导了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03
师风正教书为任育人为责
为师者,以教书为己任,以育人为己责。回国后,张宇始终站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成为他持之以恒的信念。近十年里,他信守正确的世界观,坚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获得吉林大学“教书育人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张宇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和科研活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担任研究生导师7年,始终坚持与学生每周至少谈话一次,做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截至目前,张宇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24人、博士研究生6人,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名博士生获得国家宝钢一等奖学金,16名博硕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已经毕业的6位博士研究生全部入职于中科院、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双一流”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万里隔洋同对月,一心化雨誓归国。未来,张宇愿意将人生的梦想遨游在科学研究的海洋中,奋斗在教书育人的理想里,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内容来源 /吉林大学微信公众号
出品单位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