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沧桑砥砺
百年育人初心
百年立德塑匠
百年春华秋实
1920年,吉林省教育厅创办省立职业学校,北华大学工科教育由此开端,至今已走过百年办学历程。1948年举办高等教育,1958年举办本科教育,北华大学组建后相继举办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形成了“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目前,北华大学工科教育正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实现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
历史与文化在这里积淀,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交融。
——编者:王力
吉林省第一所职业学校
——北华大学工科教育的起点
01
北华大学工科教育的起点是民国时期我省第一所职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于1920年9月。
清末,戊戌变法后,吉林也兴起了学洋务、办学堂的热潮。在吉林较早成立的两所学堂是吉林第一师范和吉林第一中学。辛亥革命后,吉林省成立了教育厅,1917年4月,黄炎培先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倡职业教育,主张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并于翌年创办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不久,省教育厅厅长杨乃康派周翔举、谢树二人前往考察学习,旋即创建了这所职业学校,设染织一个班、电机三个班,后设金工、木工两科。
吉林省职业学校平面图
在旧中国,吉林的工业是十分落后的,懂得工业技术的人才很少,那时连手工操作的榨油和制切面用的简单机械都不能制造。教育界的境况更是凄凉,仅有的两所中等学校,每年毕业几十人,除少数人可升入大学,其余的人毕业后因无一技之长,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当时,社会上和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很赞同黄炎培先生的主张,认为兴办职业教育,既为振兴工业所必需,也是给青年学生寻求就业谋生之途径。但是,在军阀豪绅统治下,教育从不被当局所重视。1921年学校第一批毕业生只有二十几人,但是就业问题却很难解决,就这样,刚刚办起来的第一所职业学校濒于夭折。
1926年,吉林教育厅调省模范小学校长胡绵书先生任职业学校校长。胡先生热心教育事业,治校有方,接任后,整顿校风校纪,聘请有名望的教师来任教,同时,扩充了实习工厂,添置设备,聘请技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技能。木工科技师倪伯岩,以进步的思想教育和影响学生,提倡劳动教育,在工厂里第一次挂起了“劳工神圣”的牌匾。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胡先生通过个人关系同吉林铁路局和沈阳兵工厂建立联系,为学生谋职业、找出路。1929年,吉林省职业学校改招初中毕业生。此间,学校面貌为之一新,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有了提高。
1932年改为吉林省第一工科两级中学校。当时在吉林有几位曾到外国留学攻读理工科的学者,他们回国后,正值“九一八”事变,国家危亡,民生凋敝,生活无着。这时,学校实习工厂也相应地有了发展,增添了较多的机械设备,还招雇了一批技术工人。实习工厂的技工除指导学生实习之外,曾制造切面机等简单的机器,以生产收入补充学校的经费。
1938年,吉林省第一工科两级中学被改为“吉林省立吉林第二国民高等学校”,学制由六年改为四年,又将原有的土木科调出成立“吉林省立吉林第五国民高等学校”,本校保留机械、电气两科,由唐恩禄、张玉清先后任校长。当时,按日伪当局规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都要大加削减,使用日伪教育部编出的奴化教材。但是,由于学校仍保留一批原工科学校的老教师,在这批教师中有些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对日伪推行奴化教育极为气愤,他们冒着被抓“思想犯”的危险,抵制使用日伪所规定的教材。他们背着学校当局给学生补课,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学到一些科学知识。如当时数学课私下里以查理斯密小代数和三角平面几何学为教材,并全部授完了。又如王正绪老师看到学生手中的日伪教材“物象”(物理、化学课取消后重编的课本),由于内容少得可怜,气愤地说:“这太不像样了,不用它,明天我给你讲课。”第二天,他果然开始给学生讲物理课,让学生做笔记。在日伪当局大搞法西斯教育,宣扬武士道精神的情况下,多数教师基于民族观念和责任感,对学生还是比较关心和爱护的,教师打学生的事比其他学校发生的少。又由于工科学校毕业后比较容易找到职业,所以每年虽招收一百人,而报考者竟达二千人左右。在这个时期,虽然已更名为“二高”,但人们仍称为“老工科”。它在吉林六所“国高”中,声望较高,在吉林教育界也有一定影响。
“八一五”光复后,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吉林,把这所学校暂改为吉林第二中学,徐佩伦任校长。人民政府积极筹措经费,组织教师队伍,要尽快地把学校恢复起来。1946年5月28日,国民党反动军队侵占了吉林,这所学校又改名为吉林工科职业学校,由原校老教师祝秉彝任校长。当时仅有校舍20间,已经年久失修。而实习工厂又难以满足实习需要,仅能对外承揽机械和电气加工定货,用以弥补学校经费不足。学校设置机械和电气两科,其中初中和高中各六个班,共有学生500名左右。教师30多人,任课时数都较多,有的兼任几门课程,他们工作辛苦劳累,薪俸微薄,再加反动政府的克扣,生活没有保障,尽管如此,许多教师仍坚持工作,认真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因此教学质量一直是比较高的。
1947年秋,国民党军队强占了部分校舍作为他们的兵营,又把实习工厂变成了他们的修械所。后因学生断炊,致使学校停课,教师薪金滞发。全校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这些野蛮行径无不愤慨,教师举行罢课,以示抗议。1947年冬,吉林长白师范学院掀起了反抓丁、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工科职业学校的师生也投入了这场预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吉林的末日即将到来的群众运动。
从1920年建校至1948年吉林解放这28年间,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约计有一千七八百人,大多数分布在吉林电力、电业、电讯和铁路部门从事技术工作,有些人早已任总工程师、工程师,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总之,这所职业学校风雨飘摇的历程,有力地说明旧中国的职业教育是无出路的。只有革命,只有人民当家做主人的今天,职业教育才有了广阔的前程。
02
1948年3月9日吉林解放,党和人民政府接收了吉林工科职业学校。当时全校只有教师30多人,学生600余名,校舍和设备简陋,不能适应新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立即着手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制订了学校的发展规划,选定了新吉林伪满人造石油工厂的住宅区(即现在我校北校区所在地)为新校址,决定招收新生,扩大规模,校名定为工业专门学校。
伪满人造石油株式会社住宅区旧
新校址的房舍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到处是断垣残壁,校区蒿草丛生,一片荒凉。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决战阶段,经费和物资来源十分困难,要在这样一片废墟之上建起一所工科学校,需要下极大的决心并付出艰苦的努力。党和人民政府早已预见到,为迎接全国解放和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会需要大批干部,于是东北行政委员会派来陈康白、阎沛霖、田大聪、黄明等经验丰富的同志相继担任校长,同时还派来一批红军老干部、经过解放战争和土改斗争锻炼的中青年干部,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力量。各种建筑材料和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东北解放区运来江北。9月份,大批新生入学。9月18日,全校师生在露天广场集会,学校党组织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学习政治,改造思想,艰苦奋斗,建设校园”的号召。干部带头,全校1200多名师生投入了紧张的建校劳动。入冬后,校舍已大部分修复,于11月14日举行开学典礼。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长邵式平同志亲临大会作了重要讲话。此后,学校即以这一天作为校庆纪念日。
学校自重建后,就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学生入学后,以学习政治理论政策为主,全校八个政治班,针对学员思想认识问题,分阶段地按专题进行教育。在学习中提倡敞开思想,畅所欲言,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所以讨论会上发言热烈,人人都讲心里话。通过学习讨论,澄清了错误观念,提高了认识,学员们都感到既解决思想问题,又心情舒畅。那时尽管条件艰苦,但学校的生活却十分活跃,扭秧歌欢庆胜利,演话剧宣传群众,校园里歌声嘹亮,热情洋溢。冬天到了,学校及时给学员补助棉衣棉被,总务部门千方百计改善伙食,处处都体现了党的关怀和革命队伍的温暖。
1948年10月,内蒙人民政府派来100多名学员至我校学习,他们在建校劳动和政治学习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骨干作用。
在长春和沈阳解放后,学校按照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立即派出100多名学员随部队进驻解放区,接收工矿科研部门,并迅速恢复生产,适应了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的需要。
1949年春,北平、天津相继解放,有1300余名大学生和高中学生回东北,陆续进入我校。他们经过一个时期的政治学习后,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第二期政治学习班结束后,一部分学员分配做干部工作,一部分分配到东北工学院继续学习,一部分留在本校编为电机、机械特修班(大专班)学习专业。1949年9月,东北工学院建校,学校抽出一批干部前往沈阳,支援新校建设。
政治班结束后,留校学员分专业进行技术教育。但因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工作难以进行。本着从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按学生的原有文化程度分别编入高中补习和电机、机械、应用化学、土木等专业班。对不是初中文化程度和从内蒙古军政大学转来的同学(其中多数人是小学或高小毕业),则分别编入程度不同的补习班,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补习,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后,再编入专业班学习。我校第一期学员由于经过一个阶段集中的政治教育,受到比较严格的训练,政治觉悟提高比较快。尽管他们原有的文化基础较差,但学校反复采取了补救措施,在老师的热心教导下,经过两年到四年的刻苦学习,他们毕业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把位于鸭绿江畔的安东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其前身是安东科学院)迁到吉林,与我校合并成为吉林联合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校师生爱国热情高涨,先后有200多名同学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支援前线,全校师生员工夜以继日地加工军用炒面。同时,还节约生活费用,捐献飞机大炮。此外,还组织了输血队。
1950年以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东北工业部新建了几所中等专业学校。从1952年到1955年又进行了专业调整。我校的土木科调整到长春冶金建筑学校,机械科并入沈阳冶金机械学校,应化科调到沈阳化工学校。1955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工业电气装备学校,只设工业企业电气化一个专业,每年招生500名左右,学校规模达到两千人。由于调整了课程设置,改革了教材,改进了教学方法,加强了基础课教学,重视了实验和实习工厂的建设,到1957年,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我校实习工厂迅速发展起来,开始生产十几种型号的电动机、变压器和主令控制器,为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冶金企业提供机电设备。
1961年7月,实习工厂改为吉林冶金电机修造厂,到1962年累积产值到300多万元。此间,学校还成立了安装公司,结合学生实习,承包了临江铜矿高压输电线和吉林铁合金厂电弧炉的电气安装工程。
1958年学校筹办大学,举办吉林电气化学院,招收了100名本科学员。1959年学校又改成大专,定名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62年贯彻调整方针后又改为中专。四年间共培养电气化和无线电两个专业的大专毕业生300余名。
1960年学校被评为省市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同时被评为冶金部红旗单位。
1958年以后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和勤工俭学等活动,虽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想作风的培养锻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对党的教育方针理解片面,有一些做法违反了教育工作规律,课堂教学一度削弱,基础知识被忽视,因而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1962年以后,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学校进行了整顿,建立起正常的教育秩序,加强了课堂教学,减少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贯彻学校工作条例,教学质量开始回升,学校工作才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1969年,学校停办改为工厂。1972年冶金部又指示办学,但是在工厂领导下办学,所以学校恢复工作十分缓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才真正获得了新生。
03
1978年10月,冶金工业部做出了关于吉林冶金电机修造厂从学校迁出的决定。这是学校得以恢复和重建的重要转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才真正在学校落实,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从此迈开新的步伐。几年来,学校收回和新建了校舍,整顿、美化环境,装备了实验室,壮大了教工队伍,调**革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了多层次教学,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8年以来,收回校舍44280平方米,修建新校舍两万多平方米,为1966年前校舍总面积39万平方米的186%。同时还修建了400米跑道田径场、足球场、滑冰场和许多篮球、排球场,此外还修建了校内道路,绿化了校园。又接管了“龙潭影院”(原我校大礼堂),改为“电专文化宫”。在重建校园的同时,学校教师、实验人员利旧利废,改革创新,建成了电工、电测、电子、液压等14个实验室和一个实习工厂,质量都赶上了技术更新时代的要求,为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创造了条件。
1972年恢复办学时,学校教工不过十余人,直到1978年也不超过百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教工队伍迅速壮大。现在全校有教工473人,其中教师179人。1980年到1983年,学校有92人先后晋升为讲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8人升为副教授。60多名原由中专毕业的中青年教师和职工,经过培养,已经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师资队伍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1978年以来,不仅中专班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达500—600人),学校还挖掘潜力,增设了许多职工中专班、师资班、短训班、业余中专班,而且开办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联合大学的分校,培养出上述各类毕业生总计773人。此外还安排了就业前培训,办了技工培训班、文化补习班等,实现了多层次办学,适应了四化建设对人才的渴求,积累了多层次培养人才的经验。
从1948年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种技术人才1.3万余名。其中多数人现在已成为工矿企业、教育、科研、设计、基建等部门的骨干力量,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改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大专和中专并存,近期规模为3000人,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中专学制二年),远期规模为4000人。目前,学校设有三系一部(自控一系、自控二系、财经系、基础部),共设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仪表、电子计算机应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工业企业管理和工业会计等6个专业。1985年将招收专科、中专、职工中专、职工专修科等新生共计1170人,这在学校历史上是空前的,它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已进入一个新的腾飞时期。
(本文作者宋九存、姜志琦,原载《吉林市文史资料第四辑:吉林教育回忆》,1985年出版,原题为《吉林省第一所职业学校的今昔》;文中介绍的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是我校合并组建前原四校之一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学校平面图选自“长白丛书”之《永吉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精彩回顾
编 辑 | 李鑫
责任编辑 | 王虹帅
终 审 | 王力
投稿邮箱 | bhu_weix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