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文,通化师范学院首位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引进人才,现任非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白山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评审专家。
刘智文老师从事**、边疆民族历史与文化、边疆发展与稳定研究30余年。2015年底,他毅然离开省城长春来到通师,扎根这座边陲山城,致力于通师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不到5年的时间,通师的非遗传承保护成果跃居全省前列。目前,学校非遗省级综合科研平台由1个增加到5个;省级非遗传习所由无到有,增加到5个,市级非遗传习所增加6个。获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8人。非遗的保护在于传承,刘智文老师深谙这一点,他推动开设满族剪纸、撕纸、刺绣、草编等非遗课程,搭建“第二课堂”课程体系,聘请非遗传承人设立工作室,首创非遗四年学徒制,实行师傅带徒授艺、创作作品、转化推广成果,年培训学生300余人,引导学生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科学研究方面,刘智文老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宗教研究中心和吉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9项,其中4项成果结项等级优秀,1项免于鉴定。五年内国家和省领导批示采纳研究报告7份,其中副国级批示1篇,正省级批示3篇,副省级批示2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采纳3篇,民革中央采纳3篇,省部级同时采纳1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含教育部科学研究成果(人文社科类)咨询服务报告类三等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咨询报告类一等奖。
如何将通师非遗研究再带上新的层次,是刘智文老师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在他的努力下,在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学科评审中,通师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升级为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我校成为该学科全省高校唯一建设单位,为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了新动能。以此为契机,学校组建了民族学、非遗学两个研究团队,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获批省部级课题。
埋首学术研究的同时,刘智文老师还致力于用所学所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由长白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吉林省知识更新工程高级人才研培项目“长白山人参文化及满族医药文化中高级研修班”,把长白山人参文化与满族传统医药文化有机结合,为地方人参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基因,助推成立的“中国人参大学微信网络平台”,为促进企业与参农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新平台。在“全球推介——外国大使走吉林”非遗体验活动中,7个参展非遗项目中有我校4项,提升了通师的美誉度。
在通师埋首奋斗的五年,刘智文老师与家人聚少离多。“白加黑、五加二”模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但他并不言悔。为了初到通师时的那份初心,他扎根东陲、扎根通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媒体看通师|吉林卫视“身边发现”栏目展示我校长白山满族剪纸成果
今天,一起纪念!
师德故事 | 师者如玉——记吉林省优秀教师、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柳世玉
通师
责任编辑/盛晓雯
排版/丁鹤
主办单位/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