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时又称“启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一般发生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它的到来喻示着仲春的开始。
惊蛰的由来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冬日里在土壤中长眠的虫兽便称为“蛰”,而“惊蛰”是指立春之后,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春雷在这时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卵化。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真正惊醒冬眠动物们的还是日渐升高的土地温度。
古时所称“启蛰”,因避讳汉朝第六代皇帝刘启的名字,继而更名为“惊蛰”,是不是也显得更加生动了呢!
气候特点
俗话说:“春雷响,百虫惊,万物长。”惊蛰作为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天气回暖,雨水渐多,不时还有春雷响动。正因为土地湿度提升,地面热气上升,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导致了惊蛰时节风对气候的影响,也就有了诸如这样的民谚:
“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民间风俗
祭白虎打小人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惊蛰都会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倘若触犯了它,这年会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自己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求自保,便在惊蛰这天拜祭用纸做的白老虎。
惊蛰平地一声雷,唤醒了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祈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蒙鼓皮祭雷神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此外因为惊蛰时节,乍暖还寒,万物复苏。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季节农事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惊蛰节气在农忙上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养生
防春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惊蛰时节,气温回暖,人们容易感到疲累,无精打采很正常,春困不是病,只需做到几个小细节就可以避免:首先睡前最好泡泡脚,睡前泡热水脚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睡眠;同时,仲春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上起来用温水洗漱,格外精神;另外,应保持室内环境的清爽干燥,防止湿气过重引发风湿,还可以避免细菌滋生。
防疾病
惊蛰前后,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应当做好保暖措施,坚定实行“春捂”政策,预防感冒和流感发生;春气肝脏活跃,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少吃生冷凉性食物,预防肠胃病。
另外,春季万物生发,有过敏反应的人需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适量锻炼
现代人格外注重身体锻炼,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且早晨雾气较重,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建议等太阳出来,雾气消散,气温升高后再外出进行锻炼,同时,外出锻炼的时候,还需控制运动强度,身体锻炼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清淡饮食
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肝健脾,清淡饮食有利于护肝健脾,建议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如雪梨、银耳、春笋等。另外需注意惊蛰时节不宜食用凉性和寒性食材,入口的食物最好也是暖食或是常温的食物,寒食易引发肠胃疾病。
《市饮》
【宋】陆游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恰逢惊蛰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学习生活
祝大家从今天起迸发新活力
在新的学期里享受酣畅,尽情绽放!
编辑 / 李江海 刘寅生
编审 / 李铁瑞 谢灵玥
策划 /卜欣宇 王璇 邹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