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从1952年建校至今,一直致力于蒙古语和汉语授课双轨制办学,始终牢记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教育师资和各类专业人才、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的特殊使命。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6万余人,其中蒙古语授课学生6300余人,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同时承担着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基础教育培养蒙古语师资的任务,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学校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工作,始终坚持蒙古语和汉语双轨制授课,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专业培养规格上既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又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知识结构;通过对蒙古语授课学生进行蒙汉双语授课,使其毕业时具备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兼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既接受专业教育,又接受蒙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教育,从而成为“蒙汉兼通”人才。截至2020年,学校现有的95个专业中,蒙古语授课专业达到40个(占比42%),涵盖了文、史、理、工、法、教育、管理等7个学科门类,有20个专业招收蒙古语起点汉语授课学生,22个专业招录预科生。在逐步建立了完备的蒙古语授课专业教育体系、稳定的蒙古语授课师资队伍、完善的民族预科培养机制同时,学校的民族教育还获得了丰硕的民族学科研究成果。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民俗学、蒙古学、北方民族史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76个科研机构近一半与少数民族有关,在材料物理与化学、应用数学、跨文化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有一批成就突出的中青年蒙古族学者。曹永年教授带领的团队历时十余年编撰的首部《内蒙古通史》,开创了内蒙古地区史学著作新体例。在首部20卷本的《蒙古学百科全书》中,学校教师主编8卷,参编12卷。学校拥有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各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的机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是少数民族作家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基地;建立了中国第一家集收集、珍藏、展示、交流、教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学馆,被誉为“镶嵌在草原上的明珠“。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牵头编写的国内第一部关于民族教育的蓝皮书——《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2017)内蒙古卷》于2017年正式出版,并同时翻译成英文版和蒙古文版。建校以来,学校为新疆、甘肃、青海等八省区培养了4万余名蒙汉兼通人才,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为导向,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和资金支持下,内蒙古师范大学不断进行校园环境改造、大力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致力于打造环境育人新局面,为实现民族教育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自治区投资3.5亿新建地理楼、乌兰牧骑楼,投资1.1亿扩建图书馆,投资1.2亿用于两校区宿舍、餐厅及管网改造……在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育人水平的同时,学校始终坚定瞄准一流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今后,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教育工作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高校工委、教育厅等部门的指导下,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立足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形势,遵循民族教育发展规律,深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民族教育特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矢志不渝地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不断谱写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工作新篇章。
(文字:刘燕荣;图片:韩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