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张仲景的名著《金匮要略》,为后世治疗痰饮病提出了重要的法则,以下为笔者对此文的理解。
01
痰饮
《素问·经脉别论》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水液输布的途径,与脾、胃、肺、膀胱密切相关,脾胃为人体中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饮的生成则是水液妄行的结果。《诸病源候论》记载:“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金匮要略》又提出了四饮的概念,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02
温药
中药有四气五味的属性,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一理论出自《神农本草经》。好古曰:“五味之中,各有四气。……气者,天也;味者,地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辛、甘者,地之阳,咸、苦者,地之阴。”张元素提出“药类法象”的概念,其在《医学启源》一书中提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气之浓者,阳中之阳,气浓则发热”“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味之浓者,阴中之阴,味浓则泄”。其中味之薄者与气之平者多属温药,分别有羌活、独活、细辛、桔梗;半夏、白术、苍术、藿香等药。
03
临床应用
中焦运化不利是痰饮生成的重要原因,温药又包括甘温、苦温、辛温等。中医认为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四气五味相合,温药能入脾胃以健运燥湿,或走下焦以泄水逐饮,或直入肺经以升提宣散痰饮,结合药类法象,其功效为燥湿化痰、利水蠲饮、升阳除湿。《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详列了四饮的治疗方法:痰饮用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悬饮用十枣汤,溢饮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支饮用木防己汤、泽泻汤、小半夏汤,水走肠间用己椒苈黄丸,饮邪上冲而致心悸、癫眩则用五苓散。这些经方中所用之主药大多为温药,如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其他药物桂枝、防己、桔梗、生姜亦多为此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故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点击链接可阅读“张伟中医大讲堂”文章: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来源|“张伟中医大讲堂”公众号
技术|李政
责编|孙艺真
编审|杜晓林
投稿邮箱|sdzyy1958@163.com
爱山中医,点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