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觉得,“你会创业”和“你懂创业”是两件事。创业者不仅要会创业,更要懂创业。会创业就是要会做事、会实操,会发现需求、会创造产品、会获取用户。懂创业就是要懂融资知识、懂资本运作,知道如何绕开创业路上那些非产品性、非业务性的坑。
如果我们两个同时做两个创业项目,你能力很强,你比我做得好很多。但你不懂创业这件事本身,比如合伙人怎么找、股份怎么分、怎样找融资等等,那么很有可能最后失败的反倒是你。所以,只会创业、只会做事情是不行的,要积极了解创业本身。搞好这些,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必备前提。
那么,创业者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创业知识有哪些呢?今天说几个创业者最渴望了解、投资人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
第一,分清不同的创业类型
随着互联网行业、资本推动的创业浪潮的兴起,所谓创业已经和旧时的做买卖完全不同。过去,开买卖、干事业,讲究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讲究投入后尽快见效益、收入滚动增长,很快盈利、靠利润或贷款(贷款也得靠利润还账)把事情做大。现在不一样,尤其是做个网站、做个APP,讲究的是资本推动,靠免费、靠烧钱来获取用户,之后成规模了再去考虑挣钱的事儿。
所以,不同的创业,路线不同。资本支持的创业,需要的是爆发、可复制、可规模扩张。资本几百万扔进去给你开个饭馆,你每年反他一百万利润,对他毫无价值。资本渴望的是上百倍的回报。比如陈欧的聚美优品让徐小平老师获得600倍以上的回报、阿里上市让孙正义成为亚洲首富等等。为什么传统中餐投的人少?中餐难以标准化,全凭大厨一哆嗦。而像奶茶、炸鸡排、真功夫这些,都是做到了高度的标准化,可以全国复制扩张,会有爆发性的增长,所以资本愿意投。
创业实则无贵贱之分。你开个麻辣烫、你开个电商平台,其实都叫创业。不同的项目类型,可能和你的个人理想、价值观、过去的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等有关系。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类型的创业,创业也未必是做成上市公司、几千人规模才好。资本不投,不代表不是好生意。相反,创投师反倒很羡慕那些经营自己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实干家。商业的本质就是挣钱。如果你有机会创造一个上来就挣钱不用烧融资的事业,那么你一定比90%以上的融了很多钱的创业者更有未来。
所以,大家在创业最初期,就要看明白自己这是个什么生意,能否爆发、百倍增长、市场多大、天花板在哪儿。如果想不清楚或是项目不具备这些要素,那就建议不要去考虑融资了,融资纯属浪费时间。
另外,项目制公司,靠接一个一个项目活下去的、靠政府关系接项目活下去的、或者比如广告公司这种行业暗流太多、财务状况比较乱的,资本也基本不会投的。
第二,创业合伙人和股份分配
创业找合伙人是个大学问。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老板把事业做起来的年代了(现在开始只讨论资本关注的创业)。合伙人一般来讲是2-4人,1人肯定不行,5人或更多就有点多了,核心团队成员、老员工可以靠给期权来激励,但未必是原始股。拿着原始股的合伙人,也就是创始人、联合创始人,都是不可或缺、与公司共存亡的人。找合伙人讲究的是互补,技能上互补、性格上互补,甚至高矮胖瘦没准都要互补。几个合伙人,未来会在企业中各管一摊。也有说法讲,各方向的合伙人,就是公司这部分的天花板。所以,创始人、合伙人,除了专业能力,也要有最棒的学习能力,快速适应、不断学习,随着公司发展,你永远会感到自己能力、知识上的不足。另外,合伙人之间性格上也要互补。比如创始人是处世圆滑型的,那合伙人就可以找一位稍显激进、棱角分明但专业能力强、虽冲动但肯听取意见的。创始人是大开大合、不拘小节的,那合伙人就可以找一位做事认真细致、精打细算的。甚至是男女搭配。
至于团队股权分配上,我的观点和大多数投资人、大多数名家文章一样。创始人要有绝对控股权,比如51%、60%。剩下两位合伙人每人10几、20几。这样做,出于这么几个考虑:
1.创始人是梦想的创造者,没有他举旗高呼,就没有这件事情。或者说,他不坚持决定真的去做,别人也许就不做了。决心、驱动力,这是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合伙人)最大的区别。
2.创始人是梦想的引领者,无论是未来业务方向的调整、还是公司发展、生存遇到困难,创始人都要坚定不移,点燃一盏希望之灯。有的时候,在生死关头,凭得就是一种信念,创始人应具备这种素质,也配得上这些股份。
3.创始人对公司、对业务方向要有绝对控制力。这里的控制力,不是说独断专行。董事会大家也许都是一票,但在95%以上的情况中,争议和统一都是在私下完成的。在创业初期,大家就要明确,这个项目谁是老大,遇到严重分歧,创始人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说服别人的能力(看看京东的刘强东,每次融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自己要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当年是他力排众议,打造了京东自建物流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创始人到底具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说大家对此有疑问,对你有疑问,劝你别创业、别主导创业,也许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更适合你。
4.创始人占多数股份,也是资本的要求、人性的要求。记住,合格的、职业的投资人,一定是帮忙不添乱的,他们希望辅助你做成这件事情。如果创始人股份太少,几轮融资稀释后,创始人股份所剩无几,自然会心里产生动摇、感到自己创立的项目最后成了给别人打工,这样一定会出问题。所以,想融资、想让企业健康发展,股份比例必须调整好。
另外,创业初期,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介绍资源,有人全职、有人兼职,有人重感情、有人很商业,这些事和股份怎么挂钩、怎么处理初期股份分配的问题,都是很有学问和技巧的。
第三,什么时候可以去融资?
创业者跑来找我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希望去融资,可是真的到时候了么?我们要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项目:
1.是否是可以融到资的项目?项目是否是资本喜欢的类型、项目本身是否靠谱、团队是否靠谱、市场和行业情况如何等等。这几点也是投资人投你时想的,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
2.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了?一般来讲,idea阶段的项目99%拿不到融资的。别看半夜起床摸黑写了商业方案、见投资人3分钟敲定500万乱七八糟的。除非你是什么京东副总裁出来创业,否则根本不可能凭idea拿到融资。老老实实去做:市场调研、找人聊想法并修正、找合伙人、找团队、自己出点钱把DEMO做出来、快速投放取得第一批用户、听听反馈、迭代产品、做出一定用户量、寻求曝光。没别的办法,别瞎琢磨了。相信我:很多事,回过头来,你会发现,时间往往是最大的成本。创业切忌浪费时间。
3.你是否准备好了见投资人?见投资人之前要做些什么功课、做哪些准备、投资人会问你什么问题、如何应答等等,像求职面试一样都是技能、技巧和经验。另外,融资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签署哪些文件、一些核心条款是什么意思等等,都是需要补充的知识。今天不细说了。
第四,去哪里找投资人?
假如你真到了找融资的阶段了,那么应该去哪里找投资人呢?(如果是idea阶段,如果有机缘,也可以找投资人聊聊,但只是听听他的意见。如果投资人感觉太离谱了,建议立刻停掉)。找投资人、找融资的办法很多:
1.朋友介绍,这是最靠谱的。如果你真的在互联网、创业这个圈子里,有一定积累、人脉,找朋友介绍两个投资人不会是问题。朋友介绍的投资人,有一层亲近感在,更容易取得信任。
2.去向投资人的邮箱扔计划书。相信我,我目前没听哪个创始人亲口承认,他是靠这招约到投资人的。
3.参加各种创业沙龙、路演活动认识投资人。这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方法。在创业沙龙、路演活动上,投资人还是比较愿意和创业者交流的。但是这时候,投资人时间很少,你要用2分钟迅速阐述你的项目并说清楚现状和亮点,比如用户量、留存率等等。交换个联系方式,后面约见。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是:第一,往往活动结束后,投资人会被大量创业者围住,这不是好时机。好时机是活动开始前,投资人、嘉宾全在第一排无聊发呆玩手机,这时果断出击,效果出奇。第二,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加对方微信。有的时候,一张名片换过,投资人就给你忘了,打电话也记不起来,微信好歹能看看照片。加上微信,本能的就有一种“朋友”的错觉,一般没人会删你,后面再慢慢交流。
4.通过投融资平台找到投资人。现在有很多投融资平台,像创投圈等。也有些3W咖啡、36氪这类的组织,也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他们有很好的资源,大家只需要在平台上注册并递交项目、或者线下参加他们的活动、和他们负责人聊,都有机会。
5.直接参加路演、创业大赛。现在行业里的路演、创业大赛太多了,每个月得有10家以上单位在举办路演,每年有几百场创业大赛。创业者一定要学会甄别,多问问周围朋友,多找找以前的活动报道。要关注主办方是否权威资深和专业、到场投资人嘉宾级别是否够高、投资人是否够多、活动规格是否高、除了路演展示外还能提供什么别的(比如后续投融资对接服务、资源整合等等)。但凡不加筛选、没什么人气的路演,都是没含金量的。不过如果有机会上路演,确实是高效见投资人的好机会。
6.找一些做FA业务的人。FA业务,就是财务顾问,也叫融资中介。多半是个人在做,机构也有做的,但都比较低调。你们签订合同,他们帮你找融资,融到钱了,他们收融资额的几个点当服务费。这种做FA的人,一定要找对,行业经验、资源、包括人品,都很重要。其实好的FA,不光是帮你引荐投资人,还能帮你修改计划书、梳理商业模式、教你融资知识、见投资人的技巧、融资谈判、融资合同审查等等。这么好的中介人员,如果有机会遇到了,付些费用也是值得的。最后,上面说的这么多,基本算是创业初期必备的知识了。其实每点都可以展开说更多、也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因篇幅有限没有提到。以后会详细道来。感谢坚持看完的童鞋啦,恭喜你们可以迈出正确创业的第一步了!
编辑:女院创业就业促进会 张爽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