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上升为学科门类已五年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其学科体系要逐步加以完善,学科专业设置的思路也在日益清晰,在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及设计学学科发展方面,将会进一步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向未来,我国应配套建立艺术学及一级学科独立的评价体系,促进高等艺术教育的科学规范发展,并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评估考核体系,完善培养艺术创新人才脱引而出的机制,让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有章可循,突岀特色办学。同时,艺术学科要鼓励多元发展,在强化大众教育的同时,根据专业特殊性的要求,要倡导精英教育和实践人才教育,培养具有中华传统艺术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发挥艺术学科文化引领的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设计学作为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关系民生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我们立足“大设计”及设计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科学规范学科专业布局,制订合理的二级学科框架,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设计人才,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完善设计学科建设。
一.基于设计属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学评价体系
当前,设有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4以上,设计在校生达200余万,比中国域外各地设计类学生的总和还多。毋庸置疑,我们目前是设计教育最大的国度,但不是最强的设计国家,全国设计学科的布局和设置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学科专业从众跟风现象明显,专业设置比重严重失调,地缘分布不平衡;传统学科改造、新兴学科发展和特色学科培育的动力不足;基础研究及前沿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明显滞后;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较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学科单极化程度明显,跨学科协同发展支撑条件不够,同质化状况严重。
上述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学科规划与独立适用的评价体系。国家应对承担设计类教育的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制定设计类学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承担相应的设计教育职责,实现特色定位,分类发展。具体而言,综合大学及综合性艺术院校主要承担起学科、学理层面的设计人才培养任务。理工及技术大学主要承担结构、技术及材料应用的技术设计人才;艺术与设计院校承担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层面的创意与应用型设计人才;高职类设计院校承担实施层面的技能型设计人才。
设计作为名词时,可理解为一个创意行为的结果,这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服务、景观、建筑或新媒体;设计作为动词时,可以理解为以使用者为中心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包括市场分析流程、创意流程、生产制造流程、用户服务流程或质量管理等系统性过程。从设计的技术属性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可再生能源、数字制造和移动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必将对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设计是一种创意创新的活动,更是一种经济和社会行为。以“文化、设计、技术、消费”的系统设计教育思路作为创新基点,遵循设计规律与教育规律,科学合理的构建学科评价体系,促进设计学学科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二. 以设计人才培养价值尺度重新审视学科专业建设
当前,教育决策与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需求有些错位。具体表现在设计人才的供给与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理念与公共服务以及社会责任的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引领大众审美生活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设计学科的发展应以设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切入点,明确设计人才培养的价值尺度。其一,人才培养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要探索创意和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014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
其二,人才培养为改善民生服务。可持续设计在保护自然生态、促进循环经济、降低能耗与成本等方面至关重要。设计为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服务,在促进就业、减贫扶困、保证安全等方面作用凸显。社会包容性的设计创造对话平台和互动体验空间,弥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裂痕,促进社会和谐。其三,人才培养为提升大众生活品质服务。设计作为一种创新行为具有生活美学品质,设计美学的根本目的是创造生活美。设计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改善就业、提升文化体验、改变娱乐消遣方式。设计提高生活品质,表现在产品或服务的定制化设计、消费美学等方面,满足民众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基于设计人才培养的价值尺度,重新审视设计学学科专业体系。首先,建立跨门类相互支撑的设计艺术学支撑体系。设计学的交叉属性,体现在它不仅是艺术层面的交叉学科,也是学科层面的交叉学科。设计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研究对象,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设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包括设计发生学、设计现象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生态学、设计行为学、设计美学、设计哲学和设计教育学多个方面。
其次,构建艺术学门类各一级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艺术学升格为新的学科门类之后,下设五个一级学科中美术学与设计学并列,说明二者是有其所区别。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些脱胎于美术教育的设计教育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加强设计教育自身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设置跨教育学、艺术学的设计教育二级学科。第三,构建跨学科门类的专业群建设的学科支撑体系。设计学可以成为跨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五个门类的一级学科,所授学位应该根据涉及领域的不同,跨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五个门类,这既是对设计学学科的完善,也是对传统的文学等学科门类固有观念的更新。第四,构建设计学科平台建设及区域设计学发展体系。区域设计文化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设计教育主体文化缺失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符合设计教育学科建设本身的迫切要求,有助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区域设计学的发展将带来设计学、艺术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探索。
三. 设计学科要培养应用型的多元化创新与实践人才
设计学在德国主要定位于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应用型科技大学。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已实现与高等教育的贯通,进入具有“双元制”教育属性的高等院校即应用科学大学,学业合格者同样可以获得硕士等高等教育学历。“双元制”教育的核心理念即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应用型本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专业为导向的教育。对于应用型艺术设计高校而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生命线,专业建设不要照搬照套,不能太功利性,应该立足传统,认清优势。应用型学科的专业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学科发展,学科由对专业的主导作用转变成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加强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
应用型学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能力本位”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将“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的几个层次。其中,“课程创新教学体系”主要包括8类,即“需求导向-模式创新”、“问题导向-源头创新(原创)”、“审美导向-艺术创新”、“过程导向-管理创新”、“基因导向-文化创新”、“生态导向-价值创新”、“实验导向-观念创新”以及“合作导向-组织创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5类,即“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法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创作实践教学”(以创作为核心,在实践情境中培养设计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项目实践教学”(通过实际的项目,全面培养、锻炼从实际调研、目标规划、创意设计、创作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整体素养)、“行业实践教学”(在现实的行业或企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教学”(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里全面培养包括设计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和价值观)。
与学术性教育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不同,应用性教育主要强调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强调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经验、素质、技术、创意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协调统一,课程模式侧重以“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并列构建,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和质量达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才培养虽面向行业,但与面向具体技能、职业的高职高专教育也有明确的边界,更加侧重培养具有“一宽(基础理论宽厚)四高(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三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强)”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同时,按素质、能力、技能要求对设计师角色进行科学分类和准确定位,实施“创新与实践兼容”的“因材施教设计教育”战略,实现设计人才多元化培养、多样化成才的发展模式。
编者按:2016年10月23日,“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近20位国内艺术院校院长及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共同梳理艺术学科建设成就,推进艺术教育转型创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出席院长论坛并做发言。会议同时揭牌成立首个全国性的跨学科艺术教育研究机构——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致力于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研究。论坛还就现场探讨成果形成中国艺术学科建设“杭州共识”,以此回应国家和时代对中国艺术教育这支宏大队伍的期许。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