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时代命题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述评
潘鲁生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在全国人民喜迎七十周年国庆之际,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隆重开幕。这是落实《讲话》精神的检阅,也是广大美术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的成果汇报。其中的“艺术设计作品展”,集中呈现了艺术设计者的创作导向、审美追求和创新水平,展现了艺术家“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社会民生的价值追求和收获成果,体现了广大艺术设计者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反映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视野和家国情怀。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参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
一、艺术设计的基本面貌
创始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全国美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自1999年开始设立“艺术设计”展区以来,对我国艺术设计的优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在专业领域以及更广泛的文化生产和生活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五年来,伴随中国设计产业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水平提高,设计界的学术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中国美协艺术设计类艺委会组织了大量学术研讨与创作交流活动,“第九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第九届‘未来之星’全国大学生视觉传达设计大展”“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首届国际实体交互设计大展”“中国服装画大展”“新时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术论坛”“中国乡村建设高峰论坛”“新常态下设计创新驱动力——中国美协设计类艺委会互动峰会”“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第二届中国国际大学生设计双年展”等一系列活动连续举办,对带动和促进我国设计创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今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和高度。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以“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展览艺术设计精品力作”为主题,集中展示新时代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成就,展现艺术设计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关注艺术设计的社会与民生价值,体现设计创新活力和时代精神。本届艺术设计作品展分为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艺术6大门类,其中,“建筑艺术”是首次增设的类别。自2019年4月,艺术设计展区面向全国直接征稿,共收到作品6872件套。2019年7月12日,艺术设计展区初评工作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初审入选作品996件套(其中平面设计作品195件套、工艺美术作品249件套、工业设计作品153件套、服装设计作品128件套、环境设计作品185件套、建筑设计作品86件套)。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复评工作于8月6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进行。经过严格评选,艺术设计展区共遴选出495件套入选作品(平面设计作品102件套、工艺美术作品98件套、工业设计作品80件套、服装设计作品66件套、环境设计作品95件套、建筑设计作品54件套),其中进京作品73件套(含获奖提名作品11件套),在遴选总数上,比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478件套作品,增加17件套。经过积极认真的筹备,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于2019年9月6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新时代呼唤新文艺,新时代孕育新设计。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形成了一批艺术设计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关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探索改进日用物品、生产工具以及城乡建筑,体现了“为人民而设计”的价值导向,充满了生活的温度与情怀。这些作品注重传承中华文脉,表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创造力,从工艺美术到建筑、环境设计都注重体现文化传统,融汇民族元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神。这些作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仅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传统业结构性转型,带动现代制造业升级,催生多元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质的生活形态;而且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和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巨变,体现了中国面貌、中国变化、中国精神,反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整体上看,本届艺术设计展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艺术设计新的“生长点”,社会民生成为艺术设计的根本“着力点”,塑造大国形象、诠释中华文明、筑梦民族复兴成为艺术设计的集中“关注点”,从服务国家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的艺术设计、体现中国技术水平的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的工业设计,到百姓生活的日用及工艺设计,都彰显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追求,体现了全面协调促进生态和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优化生活方式的风貌,富有时代精神,充满发展活力。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山东省人大副主任于晓明,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徐里参观展览
二、艺术设计的价值导向
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历史上,农耕时代的中华造物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体系,设计作为血脉周流贯通,使“物的体系”与传统社会的风俗伦理、秩序规范融合为一;工业时代的设计作为现代产业链上游的独立环节,为驱动产业发展并带动市场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设计的根本目标已经超越增进工业、商业、农业等物质繁荣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和更强的实力,进一步着眼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探寻并实践新时代和谐幸福的生活范式。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回归日常生活,服务社会民生,是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导向。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涌现了诸多关注社会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典型设计作品。例如,进京展览作品《地瓜社区》(周舒、郭曦、魏星宇),致力帮助社区居民以自身技能为本社区提供服务,把人防设施改造成新的社区共享公共空间,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社区家庭参与,促进邻里沟通,打造互信、协作、和谐的生活环境。作品《医用穿刺机器人设计》(何晓佑、邓嵘、逄亚彬、朱文萱),用工业设计方法,将图像处理技术、空间定位导航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通过设计使医用产品更具人性化内涵,以艺术设计服务社会民生。作品《国药传承的先锋精神——康缘厂区制剂车间的涅槃重生 》(单德林),通过环境设计盘活既有空间资源。还有不少入选作品致力通过设计扶贫助困,降低能耗污染、维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人们幸福的生活需要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服务,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主题。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艺术设计关注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民生,形成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例如,工业设计作品《背包式微型农耕机》(王立端、周俊杰、杨思凡、姚笑远、王松、刘茜雅),回应群众需求,为“三农”设计,是比较典型的设计案例。还有《精准扶贫奔小康》(刘斌)、《美丽乡村》(李曙光)、《脱贫致富》(张子晶),工艺美术作品《芒》(王沁)、《在希望的田野上》(孙磊、单大鹏、刘小洪)等作品,均以平面设计形式表现乡村振兴主题,对贴近生活的审美视觉设计做出探索。在维护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和提高乡建文化质量方面,与百姓民生密切相关的建筑设计也受到关注,许多优秀设计以当代设计创新的视角进行了民居营建情境还原和艺术提升,为传统村落的空间营造提供了典型参照。例如,获奖提名作品《大木·匠造——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建文化作品展陈》(孙继任、孟福伟、谢亚平、刘贺玮),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架构为核心,呈现传统建筑营造的独特结构、建构过程和“材美工巧”的审美特质,凝练民居营建工序与匠意,诠释了中国民间大木匠的工艺传统和中国民间造房之美。作品从宏观角度关注民间造房的社会价值、民俗仪轨和参与生产的人际和谐,同时也从微观角度关照工匠个体的生存状态,重拾大木匠作的文化传承。进京展览作品《保卫延安、保卫宝塔山——延安宝塔山原生态风貌保护规划》(郭贝贝、张豪、毛晨悦、翁萌),突出呈现了对革命老区、革命纪念地文化生态的重视和维护,该规划设计以革命圣地陕北延安宝塔山为中心,利用当地黄土高原的土石材质、遵循原生态原则予以规划设计和风貌保护,也对陕北生态和民居风貌的保护提供了示范案例。还有《巴渝乡愁——重庆乡愁博物馆》(刘涛、胡大勇、熊洁、马敏、赵瑞瑞)、《浙江安吉横源里村民居改造设计》(王俊磊)、《土家风雨廊桥的演替实践》(黄耘、王平妤、罗夏)等典型代表作品,都尊重本土自然的民族民间特色、融汇现代创意设计,体现了中国乡土美学风格。
综合来看,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体现了较为广泛的社会价值。无论是体现生产或生活功能的设计、体现艺术精神功能的设计,还是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的设计,反映到物质产出、情感寄托、制度规范、自然环境以及工匠精神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关注民生之本的价值导向。如体现在物质生产层面的设计,从生产生活需要出发,多呈现出对作品实用性、适用性、高质量的追求;体现在情感寄托层面的设计,作品多传达出对生活体验感、审美性、历史感、意义感的关注;体现在制度规范层面的设计,作品蕴含着对道德、习惯、秩序等价值的认同;体现在自然环境层面的设计,作品传达出对健康可持续生活等价值的保护与活化。实践证明,艺术设计需要坚实的文化底蕴,只有扎根人民,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梦”凝聚了全体人民的憧憬和期待,设计服务民生,体现出艺术设计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担当。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三、艺术设计的文化引领
文化传承发展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获得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设计也成为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心灵境界建构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文化的引领与建构作用。
首先,艺术设计服务国家形象建设,尤其体现了内在凝聚与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也向世界中国发展理念、中国智慧和价值观做出诠释与传播。例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提名作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视觉形象设计》(袁由敏、方宏章),以“桥”为主要设计意象,体现“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的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看似简洁的图像构成,实则蕴含深厚的中华美学风格与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设计考量。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入选作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系统设计》(孙大刚、张培源、丁怡君、刘彦辰),以泰山云海为主体意象,体现了泰山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寓示各国之间山水相连,血脉相通,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可以看到,设计诉诸“形”与“象”,更易超越文字语言局限,唤起认知、情感上的共鸣,在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艺术设计诠释生活之美,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活美学,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提名作品《2019国际青年艺术周》(毕学峰、陈沛涛、文浩宇)以缤纷多彩的设计元素,呈现出多元包容、朝气蓬勃、面向世界的青春活力和开放心态。获奖提名作品《66段书写》(石韵媛 )则以书写于不同材质和媒介的中国书法文字水墨,凸显中国传统的文化情境和融入当下的创意设计。获奖提名作品《一路温暖》(李艾虹)的设计灵感源自对传统活化设计的新思考,将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技术碰撞产生新的思维火花,通过对一块侗族传统面料的改造,设计出新颖服装,促进中国时尚的国际化传播。本届展览中,诸多优秀作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造物艺术设计进行提炼升华,全方位地推进衣、食、住、行、用、艺等方面的艺术设计创作,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用设计方面,获奖提名作品《“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设计》(常瑞红、李晓梅),以传统大漆为材质,针对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设计,不仅倡导健康、环保、节俭的用餐理念,而且体现了传统家庭观念和礼仪文化。作品《和合如意——大漆笸箩》(唐家路),突出生活功能,对工艺美术远离生活走向纯艺术做出反思。
艺术设计续写匠心文脉,体现的是中国设计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创造力。比如,作品《丝路佛光》(汪田明、丁瑰丽)、《敦煌悠纪》(刘君),以鲜明的造型符号、色彩提炼、工艺材质,直观生动而凝练深刻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了设计的价值追求和文化传播特色。获奖提名作品《“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王国彬、王珑),桥的造型多曲面犹如片片荷叶,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设计上通过导入“友好型”环境策略,以一“桥”激起千层浪波及整个区域环境,充分体现新时代“城景”“河景”“桥景”三景友好的、“天人合一”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思想。还有在重要的文化遗址和遗存保护方面,获奖提名的建筑艺术设计作品《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李保峰),受现象学理论启发,从遗址呈现的特殊问题出发,注重场所特性、适应地域气候、保留历史记忆、采用适宜技术等设计原则,结合竹跳板、旧瓦和双层百叶实现通风阻光目标、将超长体量化整为零等设计手法,使得遗址博物馆紧密而必然地锚固于遗址之上,达到了良好的保护目标和设计效果。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文化,中华传统造物体系与造型体系中蕴含我们民族的生活艺术和文化创造精神。只有深刻领会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才可能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视野,才可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本届展览在建筑、工艺以及服装等门类的设计中,很多创作者已经不满足实现事物的演进和造物过程的“工具性”,而是主动挖掘隐藏在“工具性”背后的“意义”或通过“工具性”的手段,去实现个体与群体的文化归属,包括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活化与设计应用,引领大众追求艺术与自然之美,进而获得道德感、内在和谐、社会承认以及心灵自由等终极文化价值。本届艺术设计作品在创作上更注重传统本体价值和文化引领,很多优秀设计作品广泛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民间不息的造物文脉和造物思想,蕴含心手相传的情感温度,包含生活与技术的智慧,以及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关于社会生活的文化习俗,已成为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观众参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
四、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我国艺术设计呈现出创新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更加注重艺术设计对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的理解、吸收和创新转化,关注资讯信息在创意、转化、传播以及可视化等方面的艺术设计能力与水平,突出设计与社会及业态的融合关系,强调手工对环境、消费品位以及生活关系的把握和引领,注重挖掘艺术设计在维护公共利益以及解决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等,体现了富有原创性、艺术性和应用性的创新创造价值。
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许多优秀设计致力发掘表现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精神与品质,与当代社会生活产生共鸣。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提名作品《筑影望境》(韩熙),从民族文化的审美特质出发,以理性主义的方式探索玻璃艺术本体语言中“结构”与“空间”的价值属性,实现跨越历史轨迹的时空追溯和精神展望。表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中华美德,获奖提名作品 《铸梦》(徐强),艺术语言表现创新,由近200位在抗洪第一线进行斗争的解放军战士形象为主题组成,抗洪战士的奋战场面组成了山脉的形状,象征着抗洪精神力量如山,最高点的战士举起的大锤犹如灯塔一般照亮了周围,象征着抗洪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创作理念。可以看出,新时代的艺术设计正是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熔铸中国设计风格。
在技术与业态创新发展方面,设计融会科学与艺术,联通生产与消费,已不只是技术成果的物化,更加关切发展、关注生态、承担使命,成为科技的开掘者和生活方式的建构者。例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提名作品《“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 张烈、孔翠婷)和进京展览作品《逐梦九天——“嫦娥6号”载人月球车概念设计》(蒋金辰、杨承颖、刘萧、陈华、倪涛、冷雪、田园),彰显了艺术设计服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勇创世界一流的国家形象。特别是“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采用简洁有力的包裹式车身设计,体现安全、高效的性能,流动的线条和跨越的姿态,展现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优势,也是对未来高品质出行设计方案的创新探索。工业设计领域的诸多艺术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在通往未来道路上行稳致远、追求卓越的品格,不仅注重凝练蕴含民族文化传统的符号意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话语体系,更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设计风貌。
应该说,我们的全国性艺术设计展览更加突出艺术创新的原生性、持续性、引领性和个体性。从设计理念和趋势上看,当前以及未来,关于创新发展问题,艺术设计与创作还将进一步关注:如何将艺术设计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审视全国美展的价值定位?如何将艺术设计融入到公共服务和公众生活中,使其逐渐成为与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共存的关键资源?设计如何在全球文化涵化与濡化过程中传承本土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美学?作为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主要创新来源,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响应时代要求,维护和推动艺术创新的原生性、持续性、引领性和个性?这些都是我们当下和未来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纵观第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可以看出,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设计呈现出新气象,创作具有新特点,内容充满新动力。广大艺术设计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远的理想追求开展创意和实践,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人民生活、融会时代精神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从设计的认知观念和创新语境上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尤其在文化价值判断、服务导向等诸多方面,展示出新时代中国设计观念的新趋向。整体上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与“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哲学思考与实践,是处在全方位转型期中国设计观念转圜嬗变最生动的写照。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是时代培育的成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征,也将回馈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及提名作品
工艺美术设计作品《铸梦》(整体、局部) 徐强 (金奖)
工业设计作品《“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 张烈、孔翠婷 (金奖)
服装设计作品《一路温暖》 李艾虹 (银奖)
建筑艺术设计作品《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 李保峰、陈海忠、丁建民、徐昌顺、郭凡、屈天鸣、曾忠忠 (银奖)
平面设计作品《66段书写》 石韵媛 (银奖)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 王国彬、王珑 (银奖)
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 常瑞红、李晓梅 (铜奖)
平面设计作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视觉形象设计》
袁由敏、方宏章 (获奖提名)
平面设计作品《2019国际青年艺术周》 毕学峰、陈沛涛、文浩宇 (获奖提名)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大木·匠造——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建文化作品展陈》
孙继任、孟福伟、谢亚平、刘贺玮 (获奖提名)
工艺美术设计作品《筑影望境》 韩熙 (获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