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看,快点蓝字关注我!
校园防诈骗,安全你我他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很多诈骗分子将矛头指向了在校学生,大学生被骗的案件屡屡发生,高校诈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诈骗案件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威胁了校园安全与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
那么这些诈骗行为是利用大学生
哪些普遍心理才得逞的呢?
接下来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几种: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有强烈的同情心。
不少大学生不作分析的同情,一但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不加分析地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进而酿成大错。
4、贪小便宜,急功近利。
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下场。
那我们在步入小型社会需要树立哪些意识,
才有利于我们防范这些诈骗行为呢,
下面是我列举出的几条防范措施。
1、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2、不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
3、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 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 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从而避免受骗。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 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就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希望今天的科普
可以让大家对校园诈骗有更多的认识
树立良好的防诈骗意识
警惕校园诈骗
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
让青春不负韶华色彩
党委宣传部校媒联盟出品
供稿I校广播站
编辑I张静
审核I郭志刚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