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
不作工,负了好教育”
110年同济的工科教育声名远播
从“实业救国”,到“建设新中国”
从“科教兴国”,到“创新型国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和旋高低起伏
沧海桑田,初心不改
同济工科人一直谨记
“厚国聚民,莫先乎工”的历史使命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同济工科人一直不忘
“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社会责任
今天的校史之旅,让我们一起解开
同济工科的历史密码
同济工科创始人伯恩哈特·贝伦子
伯恩哈特·贝伦子(Bernhard Berrens,1880~1927),但泽工业大学荣誉博士,特许工程师,同济德文工学堂创办人。
以德国工程教育为模式,注重实践教育
在同济工程教育的创建史上,实习工厂的建设要先于校舍的建设。1912年6月,工科正式上课。当时只有机电科1个班级6名学生,由贝伦子授课。在机电科第一年的教学中,学生须先实习半年,再开展理论教学。即使在抗战大迁徙中,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花了很大代价沿途搬迁了各种实习设备。抗战胜利后,学校回迁上海,花巨资购买工厂设备,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
图为1913年1月贝伦子与首届工学堂学生在校实习工厂安装德国赠送的机器
全国首屈一指的工科设备
1912年,德国各界捐赠了大量先进机器、模型,学校由此建立实习工厂,其设施和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1925年,实习工厂已建成10个生产部门,成为展示纯正德国技术的一个样板,居当时国内大学一流水平。
图为1910年代工科实习工厂机器室
1914年增设土木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德合办的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又称“德华大学”,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停办,部分师生转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其中包括34名土木科学生),学校因此增设土木科。
图为“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旧址
第一本学报
1918年《同济》创刊,是学校第一本学报,在《发刊词》中,校长阮尚介明确提出“厚国聚民,莫先乎工”的办学宗旨。
图为蔡元培、章太炎为《同济》杂志创刊号题词
开创我国工业职业教育先河
1931年8月,国立劳动大学停办,同济接收其工学院校舍及实习工厂,成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土木、机械二科,学制三年,开创我国工业职业教育先河。
图为1930年代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校门
任德国大学著名校长的工科教授
在学校工科任教的德籍教师,其中有三位回德国后先后担任了德国著名大学校长。
埃里希罗鲁(Erich Reuleaux),工学院教务长、教授,1931~1932年、1945~1946年先后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校长。
欧根弗雷格勒(Eugen Flegler),工学院教授,1954年至1956年任亚琛工业大学校长。
卡尔哈恩(Karl Hahn),工学院教授,曾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校长。
坚持国际办学标准
从创设初期的“德籍教师、德国学制、德文教材、德语教学”,到1927年9月同济工科毕业生学历获德国部分州认可,到1936年4月1日,柏林德国工程师学会来函,承认同济大学工学院毕业生与德国工业大学毕业生具有同等资格,同济的工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国际化的道路。
图为《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6年4月1日刊载的“本校工学院毕业生与德国工业大学毕业生有同等资格”的报道
在全国首设测量专业
1933年,学校成立高等测量系(1935年1月改为测系),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测量专业的大学,是我国民用测绘的发祥地。校友中有9位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图为1934年学生测量实习合影
“十军工,九同济”
同济工科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重技能、重实践,受到战时急需人才的军工部门的欢迎,曾有 “十军工,九同济”的美誉。1944年冬天,日军铁蹄踏入贵州独山,国民政府提出“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杨宝林教授带头报名从军,学校参军人数列全国高校第一。
图为同济志愿军连歌“为了祖国的生存”
新中国建国初期,为支援经济社会建设,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和调整的要求,同济从综合性大学转变为以土木建筑为主的单科性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学校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两个转变”,逐步恢复、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工业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同济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