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
从1983年留校当讲师算起,陈以一在同济大学任教已经34个年头了。他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结果理想实现了一半——他当了众多“未来工程师”的老师。
陈以一所在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科排名在全国乃至在全球高校中都名列前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院,有些地方是共通的。比如,都把本科生“捧在手心里”。同济土木工程学院早就有规定:最好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而且是专业基础课。
多年来,陈以一主讲的《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不仅是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更是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样板课”。
“我喜欢当老师。”这是陈以一的心声。因为这份喜欢,已过耳顺之年的他,仍站在讲台上一心一意给本科生上课。
(陈以一教授(右三)与学生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从导师手里,
接下钢结构原理这门“经典”课程
陈以一主讲的《钢结构基本原理》,有着光辉的历史——学院里,这门课已经开了50多年,王达时、欧阳可庆、王肇民、沈祖炎等几代知名专家学者,都曾执教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
就像接力棒一样,1983年留校后,陈以一从他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的手中,慢慢接过了这门课。“我当学生时,上沈院士讲授的钢结构课,最深刻的感受是:他的课明明讲得很深,但我们都能跟上,能够理解。”
化繁为简,把最难的知识点讲透、让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好老师的“秘诀”。担任沈祖炎助教的那一年,陈以一一直在学习这样的本事。“一年后,我有机会试讲了,真是很紧张。花了好几天功夫准备,把自己当初的课堂笔记都拿出来翻了一遍,还把当助教的听课笔记都整理了一遍。”30多年后的今天,他对自己为学生上的“第一课”仍然记忆真切:“我那天讲太快了,下课时间还没到,准备的内容就全讲完了。”虽然在东拉西扯中,等来了下课的铃声,但这一切没有逃过导师的法眼。
下课后,学生散了,沈祖炎站了起来,开口就提“备课”。“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头一天晚上什么都不干,就专心备课。”陈以一深谙沈祖炎的习惯,怎敢不遵循,只是没想到还是在第一次上讲台时出了洋相,不知说什么好。沈祖炎耐心地告诉他:“老师备课之所以要花时间,就是要考虑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好预案”……
为师者不易,从“学霸”变身站稳讲台的好老师,成了陈以一的追求。他曾先后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教材奖2项,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在陈以一的手里,一门传承学院几代学人智慧和心血的工科基础课程,被演绎成了经典。
选课被“秒杀”,
谦和的教授也有个性一面
从初出茅庐的讲师到破格晋升教授,陈以一过去30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他主讲的《钢结构基本原理》,始终人气火爆,学生选课全凭“秒杀”,陈以一教室里的座位总是不够用。
在当教授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陈以一还身兼行政职务,但他留给课堂的时间,从来都很宽裕。
这些年,学校或学生评选“最受欢迎的教师”,陈以一都位列其中。熟悉陈以一的人都知道,他为人谦和、治学严谨,但他还有更富个性的一面。他上课除了记录学生参与讨论,就不再点名,“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很优秀,不来上我的课也可以,只要通过考核就行。”
他讲课有自己的风格和节奏,通常每学期第一堂课就跟选课的学生交底:“我不按照书本的顺序讲课”。比起单纯地“教书”,他喜欢把课堂变得更具挑战性。“不少年轻人喜欢接受挑战,当老师,就有责任把对专业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识别出来,把他们引导到科研轨道。”
面对一些学习吃力、绩点偏低的学生,陈以一往往显出难得的宽容和淡定。即便是对于挂科的学生,他也从不面露苛责。“虽说我教的这门课很基础,但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说,能指望这门课直接决定或影响他的人生和前途?不见得。”他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兴趣,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每年学生评教,对陈以一来说是收获的时刻。“大师级的课!老师上课时给我们拓展了很多内容,还有他自己一些对工程问题的思考想法,极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整堂课处处是精华,根本不愿意分神一秒,这就是陈老师的魅力。”
本科生是金矿,
老师该为他们创造“获得感”
重视本科生教学,是同济土木学院的传统。特别是2011年,作为全国首批15所“试点学院”跻身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后,学院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都聚焦学生的“获得感”。
比如,学院要求,本科生的每一门专业课,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程实验。陈以一是钢结构节点和抗震领域的专家。为了让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他会花很多时间,为学生设计实验。
从实验的设计,到材料的准备,到仪器操作,再到结合实验结果给学生做现场分析……陈以一和教学团队的青年老师一起精心设计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为了把最具观察价值的场面呈现给学生,有时,他还不得不冒点风险。“人是最全面的观察者,比起看一个视频,实验人员的现场观察是更有效的工程经验,因为人除了有视觉,还有听觉等其他感官,所有的感官经验都会组合在一起,形成更有效的知识。”
“最初当老师时,我总想着要吸引学生,教会他们那些知识点。”而这些年,随着教龄的增加,陈以一对于教育的理解和领悟也在深化——当老师不仅仅是教一门课、教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通过言传身教,给年轻学子正面的引导,鼓励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因材施教。
这两年,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学院推出了新生研讨课。为了让本科生在入门时就能接触到学科前沿,新生研讨课实行小班制,都由具有一定资历的教授来上。因此,每次新生研讨课开讲,就是学院里的“大牛”齐刷刷现身的时候。“杰青”“长江”以及各路教学“明星”“大腕”都来了。当然,陈以一也在其中。事实上,让他倍感欣慰的是,面对大一新生,学院更多的大牌教授们都在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绝学,希望尽快把学生引向学术研究的道路。
大学是治学、育人之所,把教学放在首位,本应如此。“本科生是金矿。”在陈以一看来,本科生虽然专业知识积淀略显不足,但他们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有不落俗套的创意。他的课题组这两年就向一些本科生开放。不止如此,陈以一还大胆地放手,让本科生先于研究生,参与他领衔的一些钢结构前沿课题研究。
“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我在课堂上教他们,他们也在不断启发我,他们的提问、疑惑,也在不断给我新的启示。”如陈以一所言,他喜欢当老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和年轻人在一起,走在校园里,他时常健步如飞,神采奕奕——他,一直是年轻的。
来源:文汇报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