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同济大学启动了面向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在完成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近期正在对2018级本科各专业培养计划内的所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
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基于哪些重要原则?要着力把握好哪些重点、重要环节?对课程大纲的修订有哪些具体新要求?近日,我们对我校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进行了专访。
//
在继续巩固专业教学水准的基础上,加大通识教育比重
//
“要努力使每一位同济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在同济大学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有一个变化,就是将“社会栋梁”置于“专业精英”之前。
“‘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的前后位置之变,说明同济大学在继续重视、巩固传统的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新要求,要更加着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能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式人才。”黄一如教授说。
对这样一个育人目标上的调整和定位,在本科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如何加以体现呢?“我们提出,在本科教育中要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加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并逐步完成向‘本科通识教育、研究生专业教育’的结构性转变。”黄一如教授介绍,大学一年级,重在加强以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基础课为主的大通识教育;大学二、三年级,继续巩固并加强传统的专业教学;大学四年级,以交叉复合、创新创业、人工智能等为牵引,施行多样化、多方向的专业教育。
“推进通识教育”,这两年来已在同济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得以显现。黄一如教授介绍,学校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不同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自2018级起,我校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经典与审美素养、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科学探索与生命关怀四大模块。“每个学生在培养期间至少要修满8或10个通识选修课学分;至少选修一门精品类通识选修课程;每个模块最多选修两门课程。”
我们了解到,为了建设一批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并有效推进“科教融合”,本科生院2018年度开展了校级精品类通识选修课程立项建设工作,一共建设“长青系列”(由我校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及“青年千人”专家等高端学者主讲)通识选修课程13门、核心系列通识选修课程14门、精品系列通识选修课程32门。
为进一步丰富通识课程资源,学校还引进高质量在线通识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选择。通过超星平台共引进7门优质通识课程,校内配备教师及助教,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激活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同济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益创新和尝试。
海外校区的特色教育资源,也可助力同济的通识教育。黄一如教授表示,“赋予佛罗伦萨海外校区‘通识教育基地’+‘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双重定位,同时服务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同学,通过海外校区项目的课程化管理,形成同济大学独特的有组织、成建制的海外通识教育及实践教学模式。”今年,共有来自12个学院14个团组近250名师生参与佛罗伦萨暑期夏令营,在德国开辟新海外校区的工作也已经启动。
“我们今年还探索了‘以招生改革来撬动教学改革’,设立‘工科试验班’和‘新生院’,一方面是为了加大同济大学的通识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对既有专业进行升级改造。”黄一如教授介绍,工科试验班立足于“互联网+、新工科、仿真”三大特色,面向土木工程学院的“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测绘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等一批相关专业,打造宽口径、重交叉、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由新生院对工科试验班学生统一实施教学与管理,开展大类通识教育;第一学年末,学生可结合个人专业兴趣确定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学习。
//
未雨绸缪,修炼学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内功
//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黄一如院长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确保同济毕业生能较为从容地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
“以前一个学生大学里学习的知识,能支撑他在职场上走一辈子。但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一些技能、所从事的许多工作也许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身为本科生院院长,他的言语中透出一丝忧思,“所以,我们在本科教育阶段就要因势而变,重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在黄一如教授展示的这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细则》中,我们看到,其中特别针对这两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订原则和要求。“各专业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学分,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各专业应明确15%以上课程学分由学生自主选学。”“鼓励本专业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进行交叉修读,鼓励学生修读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交叉课程。”“设计主修专业/学位+学程/微专业(12至18学分)+辅修专业(30学分)/辅修学位(40学分)的进阶式培养模式。”
适应这一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学校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部和学院联合开设本科交叉课程,现已立项建设78门交叉课程。
“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学科兴趣和特长,在本专业之外修读学程或辅修课程,修炼自身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内功。”他说。
“培养学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还要增强他们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能力。”黄一如教授介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微专业”13门课程近日上线,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我校在读非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校外人士均可在线选课学习,在达到所规定的20个学分要求后,可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线学程”证书。其它7个微专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统一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考核的方式,计划首先面向在读学生开放,然后逐渐面向校友和社会开放。
//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将“学生”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要想这些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还是要将它们一一落实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黄一如教授说,因此,加强日常的教学过程管理尤为重要。
“我们希望能把控一些关键节点,进一步严格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黄一如院长介绍,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的考核,将由“考勤+过程性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四部分构成,其中“考勤”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0%,“过程性考核”可包括作业、讨论、小组研讨、论文等形式,“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不超过60%。
黄一如院长还特别提及,在此次本科课程大纲修订中,要求每门课程要对“重新修读”的考核方式和办法进行具体说明。“一门课程只要有一位同学不及格,下一学期就要开这门课程的重修课,重修课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学校还重点关注了那些在学业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启动“助飞计划”。为这些同学实施了5个方面26项措施,其中涉及优化课程安排、强化教学过程、激励教师投入、优化学生管理、教务学工育人等。学校还对这部分同学施行“双月报制”,以随时掌握这些同学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以及所采取的帮扶措施。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我们的生源情况在发生变化。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成长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学校还主动进行教学供给侧改革。”黄一如教授介绍,在去年试行基础上,学校在2018级本科新生中全面推行“新生入学分级考试”,考试科目涵盖英语、数学、物理、化学4门,以甄别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根据分级考试成绩,免除部分学生大学英语的部分修读课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数理化基础较为薄弱的新生,免费开设先导课程“精准帮扶”,帮助学生补齐短板、顺利进入今后的专业学习。
“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致力于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更有责任率先打造设一流的本科教育。”黄一如教授说。
作者/黄艾娇
到济时!祝所有认真的你,梦想成真!
同心云上线三周年! 专属同济人的万人“票圈”有你吗?
诚意满满!同济邀请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冬至饺子宴报名啦!一起来同济感受传统文化盛宴吧!
波澜壮阔40年!我们在同济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
“人工智能+”,同济大学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