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是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庄子的故乡,是一座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蒙城一中是扎根在这片文化沃土的一株奇葩。而我们本期推文的主人公李永生正是来自这所中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
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这些诗句正是李永生的真实写照,工作几年后再次选择科研,砥砺奋进,他最终成为上海大学首篇硕士研究生PNAS论文发表人。
近期,上海大学理学院“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Rebek教授和于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先后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Recognition with metallo cavitands”和“Relative hydrophilicities of cis and trans formamides”。
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及理学院化学系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理学院2017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永生均参与了这两篇论文的工作,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这也是上海大学首篇以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在PNAS上发表论文。
李永生
上海大学理学院2017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超分子化学,水溶性杯芳烃的合成及其应用,合成杯状的大环化合物,探索其在分子识别、化合物分离以及开发新的化学反应方面的应用。
获得荣誉
上海大学首篇硕士研究生PNAS论文发表人
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上海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候选人
2019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2018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2017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从上海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他准备再次选择科研来充实自己。
确定院校方面,由于本科就是上海大学,感情深厚,因此他的第一选择就是上海大学。由于初试第一的优异成绩,他顺利联系上了心仪的导师。
“研究方向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喜好,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自己所研究的领域。”
他觉得,其实无论是哪个方向,只要沉下心来去研究、去探索,都有未知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发现,这个过程艰辛却有趣。
在他看来,化学首先是一个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就是看起来没多大作用但实际上关系国计民生甚至关系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专业,就像数学、物理,很难在实际生活中直接应用,但是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础科学的一个共性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去发现未知的事物,这就需要从业人员要耐得住寂寞,不为外撼,要有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勇气。
化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在经历了从愚昧到理性的过程后,几百年来愈发蓬勃,可见其本身魅力无穷。我们学习、研究化学,是为了了解许多变化的内在机理,利用这些变化,推动人类进步。
研究的过程其实是枯燥的,但是也是值得去享受的,探寻未知的奥秘,提升自我的能力和价值,这就是化学的意义,有时候赋予一些枯燥的事情以崇高的价值能让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第二,化学是一个前途广阔的专业:
1
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化学的支持,更加环保的材料、能源需要化学家的努力,市场需求大;
2
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的投入力度很大,在人才引进、科研经费配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化学从业人员的待遇还是实验所需要的硬件条件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
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高,在顶级期刊发文量也逐年提升,中国化学界的变化类似于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化学界,正是那时候的高投入造就了20、30年后日本科学家频频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为化学研究的中心。
他觉得,一个合格的博士生要在自己的研究小方向做到前沿甚至顶尖,具备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硕士生需要对一个领域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或者一定程度上自己独立开展研究,广度方面则可以关注整个学科的所有领域;本科生需要广泛涉猎,培养自己的兴趣,寻找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定位,比起深度,本科生应该更加注重广度,广度代表一个人的眼界。若本科生能够及时挖掘兴趣专业领域,明确专业定位,朝着明确的方向去深入研究则是本研能够顺利过渡的最佳状态,很多本科生在快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能够在本科阶段发表高水平文章,着实是难能可贵的。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方可成大事也。他喜欢用手机上的电子记录本,比如印象笔记、To Do List等app把一天的大致时间安排进行记载。安排每日规划不需要精确到小时,但要对一天的行程有整体的规划;完成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划掉,尽量保证每日目标都能达成,杜绝一日复一日的拖延。现在的诱惑太多,例如游戏、社交媒体等,若不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很容易刷微博刷朋友圈就把大把的时间浪费掉;具体的作息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早起,有的人喜欢当夜猫子,但是清醒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起来,要保证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都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然后尽量去完成。
他认为,学习困难的东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复,最“笨”的办法往往最有效,要敢于啃硬骨头。一个知识点看第一遍有点印象,第二遍能够理解,第三遍能够深入理解甚至融会贯通,并能够与其他知识点建立联系,这就是科研阶段所要求的“熟练生巧”。最近他在备战雅思,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发现多次重复就能记住很难的单词。此外,自身词汇量越大,通过构词法去背新的单词就更加简单,所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加速度”的,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给上大研究生们的建议
学习上:研一要认真对待所选修的每一门课程,要尽快规划好未来。如果下定决心继续搞科研的话,平时一定要多看文献积攒知识,点滴积累方可厚积薄发。
生活上:要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加强自律意识,提高时间的合理规划度,严控时间节点做事情,学会抵制诱惑,严防拖延症。
采访的最后, 他翻开了书桌上的《蒙田随笔》,用其中经典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
我觉得在上大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选择加入了上海大学超分子与催化化学研究中心。这里国际化的氛围让我有机会接触这个领域的前沿以及领军人物,比如Julius Rebek教授和Ramamurthy教授,都是超分子领域的开拓者和老前辈,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硕士生能有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能得到他们的指点感到非常荣幸。
——李永生
”以坚守诠释初心
用担当践行使命
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
这就是李永生砥砺奋进的科研之路
春华秋实、披荆斩棘
在最美韶华,
用奋斗书写人生的华章!
图文来源|上海大学
图文编辑|朱富强
审核|汪沚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