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共计有364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上海市有52项课题获得立项。在此次立项中,我校共计8项课题获得资助,立项数为历年之最。
从全国范围看,我校立项数位居第9位。从上海地区看,我校立项数居于复旦大学(11项)和华东师范大学(10项)之后,居于第3位。
上海大学在全国的立项排名:
具体立项名单:
2019年度我校文科在重大项目立项上持续了近几年以来的好成绩,体现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深厚基础和发展优势,更是我校文科科研多年来的长期积累的结果。重大项目的持续增加,与全校文科教师坚持融入科研主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高远追求密不可分,也离不开各学院和文科处的积极组织与策划,特别是高水平学科平台的搭建和研究团队的整合。
项目介绍
1、项目名称: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首席专家:孙伟平
项目简介:本课题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的一些前沿性问题,如机器思维与意识理论的发展问题、智能系统的活动与实践观的发展问题、智能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若干问题、智能时代人的本质、新异化与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智能社会及其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加以审视,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回应。同时,系统地研究这些前沿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的新挑战,试图创建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2、项目名称: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
首席专家:宁镇疆
项目简介:本课题聚焦近数十年来各地陆续出土发现的古代简帛文献,既有今人熟知的《周易》《诗经》《尚书》《老子》《论语》等经典,也不乏一些失传两千多年的古代典籍。通过对这些两千多年前简帛文献的研究,本课题试图探讨今天的很多经典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包括它们的结构形态、材料来源、经典化、形成过程等方面。只有对古书形成问题的上述诸元有一个准确地还原,我们才能在一个更为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阅读和利用古书。
3、项目名称: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
首席专家:丁治民
项目简介:《切韵》在汉语语音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隋唐五代韵书之学现处于濒危状态。周祖谟先生《唐五代韵书集存》是研究唐五代韵书的集大成者,体大思精,名山之作。其后学术界又在敦煌、吐鲁番发现一批韵书残卷;以《切韵》为代表的汉字文化不仅促进了日本韵书的编写,而且渗透到与音注相关的文献编写中。《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拟对目前所能见到的《切韵》文献汇总、整理与研究,以期推动《广韵》来源等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深入。
4、项目名称:“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
首席专家:程恭让
项目简介:从历史意义来看,“丝绸之路”不仅搭建了域外世界与中华文明交流互动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联;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信仰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及其形式。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一带一路”视域的中国学术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思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哲学的高度,本课题将以对“一带一路”视域下佛教交流史历史轨迹的系统理解与学术建构,及佛教交流活动重大哲学思想价值、重大人类文明价值的深度反思性研究,作为主干性的总体学术问题。课题将系统而深度地梳理以中华佛教为重心、指向的“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的历史全貌、历史轨迹、当代现实及其未来预期,深入探索和分析佛教交流与中华佛教形塑的内在互动逻辑,并基于“一带一路”佛教交流的史实和活动深度思考佛教交流活动蕴涵的重大人类文明价值的问题。
5、项目名称: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首席专家:廖大伟
项目简介:结合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进行跨学科整理与研究,从全球史、跨国史视角进行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整合和充实学术界已有成果基础上,全方位系统性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撰写文献调查综录,整理多卷本《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丛刊》,出版专题论文集。中国纺织工业与中国近代化和中华民族振兴历史相始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项目研究,有助于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中国工业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深入推进。
6、项目名称:民族大调查的学术回顾、文献整理和当代价值研究
首席专家:潘守永
项目简介:民族大调查(中央访问团调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少数民族识别调查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起点,其政治意义重大,历史影响深远,是现代多学科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标志性事件。项目由以下四个子课题组成:(1)民族大调查事件书写及研究。收集利用新材料,对历次调查的社会背景、人员构成、调查过程、文本生产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整体,寻求历次调查中的逻辑关系。(2)民族大调查学术贡献研究。大调查的田野工作模式,生产的亿万字文本,并由此衍生出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后来国家民族研究相关学科的源泉与基础。同时梳理海外学者相关研究,分析不同观点碰撞的原因,有助于中国相关学科未来发展。(3)民族大调查与民族工作经验研究。大调查是在复杂的国家、社会与学术环境中产生的,是当时政府、学者克服诸多困难完成的。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所有制度政策设计实践的基础,深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民族工作提供有力支持。(4)民族大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7、项目名称:东林学派文献整理与文献研究
首席专家:尹楚兵
项目简介: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派是一个因东林书院讲学而得名,影响广及全国,并对明清政治和思想文化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学术流派。项目拟全面搜辑、影印集成学派传世文献,并对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学派代表人物著述、与讲学活动相关的书院文献进行深度整理。在文献集成会通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开展学派学术史的梳理总结和东林文学的专题研究。项目旨在推进东林学派及中国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和创新,并为当代文化精神的重建提供丰厚的学术思想资源。
8、项目名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研究
首席专家:金波
项目简介:“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研究”是一项综合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治理理论等学科知识和思想,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逻辑起点,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体系、组织治理、资源治理、环境治理、治理机制为研究主体,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着力解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实践与理论研究、个体建设与整体发展、海量资源与价值实现、组织主体与社会系统等之间的现实矛盾,科学构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创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理论和话语体系,丰富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论内涵,指导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设实践,为国家数字档案馆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追卓越、创一流
持续发力,勇攀高峰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积极参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期待未来上大人
在高水平论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方面
取得更大的成果与突破!
图文来源 | 上海大学公众号
图文编辑 | 汪沚逸
审核 | 胡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