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所“红色学府”为何吹响“追卓越、创一流”赶超冲锋号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上海这所“红色学府”为何吹响“追卓越、创一流”赶超冲锋号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5月27日,上海大学即将迎来合并组建纪念日。

这一天,也是上海解放纪念日。上海大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始终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从继承、发扬上世纪20年代“红色学府”的优良传统,到吹响“追卓越、创一流”赶超冲锋号,建设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是这所高校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在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看来,新征程已经开启,每一名上大人都应当成为晨曦中的赶路人、更上层楼的攀登者。

「应对疫情锻炼了能力,也汇聚了合力」

上观新闻:近来,申城各大高校的学子陆续返校。从您掌握的情况来看,返校师生状态如何?

刘昌胜:5月10日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大毕业年级学生开始分批、错时、有序返校。

目前来看,大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蛮好的,认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细致周到,也能理解和配合一些特殊安排。比如,待在学校里不出去,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食堂就餐时注意分开坐。

同时,学校对毕业工作已有周密安排,将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使学生不因疫情影响毕业。

上观新闻:为了返校,学校做了哪些准备?

刘昌胜:此次疫情的爆发,确实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

跟其他兄弟高校不一样,上大是短学期制,放假比较早,开学也比较早,所以要早一步发布通知,让学生和家长安心。我们早在1月20日就召开会议,从对生命负责、对学生安全负责的角度,在上海乃至全国率先决定推迟开学。后来,在进一步研判疫情的基础上,又两次作出延后开学的决定。

根据借助科学手段来抓校园防控的要求,我们开发了一个信息系统,确保师生可以更顺畅地“每日一报”。这个系统的使用效果很好,被武汉大学等十余所学校采用。

在学生离校的这段时间里,宿舍管理员通过微信“接单”,帮助同学们处理过期的食品饮料、晾晒被褥等。听说,一些宿舍里的多肉植物也得到了照料。

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学校积极推进网上教学,快速打造“云课堂”。针对线上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还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上观新闻:疫情期间,5万名上大人相约“云课堂”。您是第一课的主讲人之一。这堂课传递了什么信息?

刘昌胜:在“云课堂”中,成旦红书记和我共同开启了“关爱健康、关爱社会”的第一讲。这堂课以“磨难须自强,奋进不停步”为题,主要是介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线上教育教学以及今年的毕业生工作等,并寄语师生要直面困难,在抗击疫情中锻炼成长。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3月2日,全球5万名上大师生集聚“云课堂”,聆听成旦红书记和刘昌胜校长主讲的线上教育教学第一课。资料照片

通过这次云端交流,我们想传递三个理念:

一是“关爱”。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将保障师生安全健康放在首位,相关工作抓早、抓全、抓实,做到让师生暖心、家长宽心、社会安心。

二是“感谢”。疫情当前,广大师生积极作为、奋发有为、逆势而上,涌现出一大批身边的动人事迹。

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第一时间成立“高污染危险环境下智能消毒机器人”攻关小组,克服重重困难,不到20天便研制出可替代人工进行消毒作业的智能机器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老师无偿公开护目镜、面屏设计模型,为大批量生产、输送医护产品提供了助力。

体育学院推出线上运动教学视频,邀请国际级裁判和高水平运动队教练讲解示范,帮助和鼓励广大师生居家锻炼;国际部面向遍布世界各地的1524名留学生,专门开展了“抗击疫情,一路同行”心理援助计划,获得广泛好评。

三是“自强”。面对疫情,广大师生众志成城,化危为安、化危为机,践行了“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既锻炼了能力,也汇聚了合力。

「花更大的精力来帮助学生就业」

上观新闻:以前的五六月份,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已经拿到了“offer(用人单位的录用信)”。但今年的情况确实特殊,有毕业生担心自己会成为“毕剩客”。学校可以怎样帮他们一把?

刘昌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势下,“稳就业”“保就业”是对高校的一项政治考验,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大民生工程。

今年,上大的毕业生数量较多,4907名本科生和4767名研究生,就业压力很大。为此,我们从多个方面发力开展工作:

一是“锁定一个目标”。学校专门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能动性,并层层压实责任,努力确保不因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自我加压。

二是“写好一封信”。这封信写给广大校友、写给用人单位,主要是介绍今年的毕业生情况和就业形势,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心,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

比如,文学院发给校友的一封信,收到近百名校友的反馈信息,促成学院签约率增加了5个百分点;理学院发挥与地方政府的党建共建优势,邀请20余家企业面向上大学生发布用人岗位。

三是“下好一盘棋”,积极利用好国家和上海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比如,今年报名“西部计划”和应征入伍的人数,较往年明显增加。

最近,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我们还跟武汉晴川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勇担社会责任。

四是“搭好一个平台”。在前期6场招聘会的基础上,我们正结合历年毕业生就业流向,联合本市其他高校筹备开展长三角地区专场招聘会,“一对一”地巩固核心企业用人需求,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五是“织好一张网”。其中,专门组建8个就业事务办理咨询群,联动毕业班辅导员协助办理各类线下手续,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进程。

总体上讲,我们跟全国众多高校一样,正在花更大的精力来帮助学生就业,期待相关工作成效能在学生毕业时得到全面显现。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上海大学校园风景。厉新 摄

上观新闻:对今年的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是否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

刘昌胜:我们鼓励青年才俊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上大,去年有38位在校学生实现自主创业,1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上海有关基金会资助。

但要提醒的是,创业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执行力、坚定的意志力,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去创业。当然,这并不妨碍大家从事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做理论研究的,可以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积累,将来读研究生,成为研究型高端人才;喜欢做工程研究的,可以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实践和训练,将来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上观新闻:对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寄语?

刘昌胜: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要对创业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创业成功不是偶然的,需要技术、市场、资金、人脉以及整合各项资源的能力,还有机遇。

一个新创企业能够真正成长起来,要么技术领先,要么管理领先,要么市场领先,要么资源独特,一定要有独到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地方领先,而且资金又不雄厚,失败的概率就会很大。创业成功的概率大致符合管理学上的“二八法则”。

失败不完全是坏事。失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失败后还可以再站起来,但失败的打击也不小,要尽可能通过前期充分准备增加成功的概率。

因此,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接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和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

上观新闻:据报道,今年我国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会不会导致“宽进宽出”的问题?

刘昌胜: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新形势下,增加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也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需要。

至于“宽进宽出”,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比如,我们的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升学比例有很大的提高,但科技水平进步了、培养手段上去了,毕业生的水平不一定比原来低。研究生的培养同样如此。

现代教育思想推崇教育个性化,但也存在一个基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包括什么课得学、什么知识得掌握;研究生教育还包括研究创新,该做的实验必须做,该写的论文必须写。完成这些任务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论文答辩,通过了才能正常毕业、获得学位。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年轻人处于开发潜能的最佳阶段,通过教育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达到标准要求的水平,就不会存在必然降低质量的问题。相信只要把握好这个标准线,就不会出现“宽出”的问题。

上观新闻:上世纪80年代,本科生是为数不多的“天之骄子”,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您当时为何选择来上海攻读研究生?

刘昌胜:在湖北大学读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我有机会进入教授课题组参与实验,逐渐对生物化学实验产生了兴趣。钻得越深,越觉得学得还不深。于是,就下定决心报考研究生。

现在看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不同。前者更多的是通过上课、实验等形式教授知识;后者更像师傅带徒弟,学生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与团队一起开展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培养能力,继而将知识融会贯通。这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通过系统教育和后来的人生实践,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人的发展是追求卓越的过程,要将事情做到极致,要在一个领域里做到尖端、做到“单项冠军”,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上海大学研制的“精海2号”无人艇随“雪龙号”进行南极科考。资料照片

上观新闻:从学生到院士,您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

刘昌胜:我的学术历程是锁定目标、持之以恒,化压力为动力的探索过程。

1993年初,我正在读博士,开始专注于“人工骨”研究,简单来说就是为骨受伤的病人打造可以填补修复缺损的人造骨头。

我国每年骨缺损的患者有300万人,对修复材料的需求大,很多人由于缺乏理想的修复材料而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导致残疾。

此前,国内外研究的替代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塑性好但固化时会放出强热,容易灼伤周围人体组织;另一类是无机陶瓷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但可塑性差、难以降解,会长期存于体内。

我的目标是研制一种材料,既能像水泥一样任意塑形,又能凝固起来,具备一定的强度支撑人体重量。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人体后能降解吸收,并引导新的骨头生长。

研制成功后,经过临床试验获得产品注册,又在广泛的临床使用中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最终得到了市场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

我经常跟学生们强调,科学研究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碰到困难,不少人会绕着走,结果是困难始终存在。唯有理想和信念,可以战胜惰性和畏难情绪。

往大的方面讲,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进步,但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则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我始终相信,这种转化能力的培养会让人变得更加坚韧、成熟、自信。

上观新闻:在您的成长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给予了怎样的呵护?

刘昌胜:从学生到老师,从讲师到教授,从院长到校长,我是在上海逐步成长起来的。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营造了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有益于催生“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的志气,也让人养成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锐气以及甘坐冷板凳、苦下十年功的静气。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来上海的时候,讲上海话的人还比较多,现在到哪里都能听到普通话。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够在上海找到发展的机会。它不仅让人来了不想走,还能让人相互欣赏。

这种城市品格、城市精神激励下的创新,不是“急吼吼”的、不是一阵风似的,更不是泡沫般的,而是有温度、有根基、有保障、可持续的。

「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特质」

上观新闻: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学府”。在“四史”学习教育中,上大这一“课”可以怎样讲?

刘昌胜:上海大学不仅有改革基因,更有红色基因。上海大学的诞生、成长、发展和壮大,始终与国家、民族以及上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犹如茫茫黑夜里照进希望的曙光。1922年,上海大学成立,随即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那个年代,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反帝反军阀的浪潮促进国共有识人士合作办学,一批有进步思想的名师贤达加盟上大,一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求学于上大。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位于原西摩路(今陕西北路)的上海大学老校门。 资料照片

在上大宝山校区南门,可以看到一个叫“溯园”的校史室外展区。它已被列入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走进“溯园”,看一看“李大钊演讲”“平民夜校”“五卅运动”等浮雕,读一读上大章程、师生名录,可以真切感受到当年上大“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

上世纪20年代,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施存统、恽代英、任弼时、萧楚女、沈雁冰、田汉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讲授社会进化史、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讲中国劳工问题、中国农民问题、现代民族问题,等等。他们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很多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了革命信仰、走上了革命道路。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全面挖掘校史中的育人元素、全面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等,进一步传承“红色教授”的理念和思想,努力把学校的红色传统和改革精神提炼总结出来,为百年党史注入新内容,为民族复兴增添新力量。

上观新闻:作为以“上海”命名的大学,如何在新的时代给人以新的面貌?

刘昌胜: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有一所好的大学,一所好的大学也会支撑一座城市的发展。

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很多都是非常好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等。这些都应当成为上大前进的榜样。全体上大人正在充满激情地比学赶超,书写更有活力、更富创新、更加国际化的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学校的发展确实越来越充满活力。上大不仅在上海招收了很多优秀的青年学子,而且在全国的生源也越来越好。连续两年,报考上大研究生的人数位列全国第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竞争力、社会声誉的提升。

2016年至2019年,学校每年都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无人艇是上大的王牌,去年在全国比赛中拿下了第一名。这些创新成果,反映了学校的创新实力,为下一步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很好基础。

作为日益国际化的大学,近年来上大的国际学历生以每年接近30%的速度递增。这些国际学生的生源遍布世界各地,超过60%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近30%来自欧美地区。

上观新闻: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服务上海乃至国家的改革发展?

刘昌胜:2018年5月21日,李强书记来上海大学调研,强调大学要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去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学座谈交流时,李强书记寄语学校“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

全校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增强创新动能、增强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一是服务上海“三大任务”。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与浙江嘉善、温州、嘉兴,江苏无锡等地全面合作,发力长三角地方研究院建设,做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先行者。

同时,积极推动上海大学临港研究院建设,大力建设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

二是服务“四大品牌”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院区,打造一流的环延长校区文化创意园,服务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三是服务“五个中心”建设。建立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建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在上海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地中贡献上大方案。

同时,积极推进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建设,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通道,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区域,服务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总之,我们正以争创一流的排头兵要求比学赶超,以更上层楼的攀登者胸怀干事创业,以晨曦中的赶路人姿态奋勇争先,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刘昌胜1967年6月生于湖北大冶,生物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图文来源| 上观新闻

图文编辑 | 孙艳凤

审核 | 汪沚逸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上海这所“红色学府”为何吹响“追卓越、创一流”赶超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