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April ● 2019
SHANGHAI
4月26日下午,我校在新空间剧场召开“上戏有戏”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艺术季新闻发布会。校领导黄昌勇、胡敏、刘庆及部分参演(展)院系负责人和部分参演(展)师生代表出席。各大媒体、门户网站等20余家新闻单位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由党委副书记胡敏主持。会上先后由舞美系主任、演艺中心主任伊天夫介绍今年上戏艺术季活动安排;导演系主任芦昂、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表演系学生李越代表参演师生作交流发言;副院长刘庆介绍近年来“上戏有戏”教学实践的开展情况;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对我校多年来坚持不懈探索教学实践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作了介绍。自2012年“上戏有戏”演出季正式推出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年,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戏有戏”的第八个年头。“上戏有戏”最初以展示教学成果,强化课堂与舞台的结合作为初衷,经过上戏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它不断打破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的藩篱,推动了大学与城市的结合,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打造“平台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海戏剧学院实践教学品牌项目“上戏有戏”,是师生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示平台。“上戏有戏”艺术季展演活动包含学生毕业公演、实习剧目以及教学展览展映等。2019“上戏有戏”从3月22日开始至7月2日结束,历时近三个月。今年的“上戏有戏”艺术季有三大亮点:总结与回顾以往七年的艺术季,将七年来的演出成果作综合性的展示;艺术季除演出、展览以外,还涵盖了国际高峰论坛(戏剧谷)、大师讲座等活动;将每年的毕业设计展,从室内空间发展到室外空间,在校园里增设景观点,展示学生的装置作品,为校园增添更多的艺术气息。
上戏有戏:从讲台、舞台到平台
成就一个好演员,必须要有好的平台。“上戏有戏”艺术季对于学生而言,是提供了一个真刀实枪的练兵场;对于观众而言,是一个阅兵场;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考场,这不仅是一块教学试验田,还是学生培养的责任田。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需要“上戏有戏”艺术季这个平台。有了平台,学生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压力,有了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有了动力才能焕发活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在2018年“上戏有戏”展演中,推出了程派经典名剧《锁麟囊》,很多学生有机会与名家同台演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在舞台实践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也来沪进行录播,受到了观众们一致好评。
上戏有戏:“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模式”的实践平台
“上戏有戏”艺术季,是 “四出”办学模式的实践平台。上海戏剧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模式”,围绕培养“至善至美”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既坚持学校的精英教育特色,又积极倡导“人人成才”的理念,让上戏毕业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优秀人才。围绕“艺术经典与文化传承”、“社会变革与文化创新”、“国际视野与文化强国”、“艺术素养与成长成才”, 积极打造“上戏有戏”教学实践。
“上戏有戏”艺术季是践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目标的实践平台。上海戏剧学院积极构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有效机制,建立学生学习新生态。围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标, “上戏有戏”形成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演”,老师为主导的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上戏有戏”艺术季是学生成才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上戏有戏”得到了锻炼,得到艺术提升和社会认可。2019届毕业生钱安妮的行当是京剧武旦刀马旦,通过参演程派新剧《墙头马上续情缘》这出毕业大戏,她的文戏亦获得了业内认可 。这部大戏将于5月1日在本届艺术季上展演。
上戏有戏:“从校内到校外”的空间拓展
上戏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紧紧围绕时代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根本需求,主动唱响主旋律,倾力打造优秀作品创作。“上戏有戏”从时间、空间到节目体量、质量都在不断延伸拓展。从2017年开始,“上戏有戏”由每年集中展演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使更多的作品和学生有机会纳入到展演中;节目体量由最初的几部或十几部发展到现在的几十部,艺术门类也囊括了话剧、戏曲、舞蹈、舞美造型、展览等各种形式;节目质量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学生作业到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作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等,层次不断提升。在空间维度上,“上戏有戏”也在不断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静安现代戏剧谷等大型文化品牌项目共同联手,为学生成才,为服务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搭建更广阔的艺术平台。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文字:包立峰
图片:刘佳奇
排版:吕 彤 冯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