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有一座正对着校门的小洋楼,宽宽的前门回廊,是上晨课的学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这就是熊佛西楼,清晨的朝阳,落日的余晖,古朴的木质结构,陪伴着一代代上戏学子。
建筑背景
学“四史”知上戏
熊佛西楼最早是德国“台尔蒙”乡村俱乐部。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大后方回到上海的“中央电影公司二厂”迁来此地,一批著名的老电影人都曾安家于此。
1949年春,为迎接上海解放,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成立应变组,在熊佛西校长的安排下,将北四川路的部分校产转移到此,剧校地下党组织学生在这里秘密开展活动,书写迎接上海解放的标语,绘制宣传画。1955年,学校从横浜桥旧址搬入华山路办学,当今一批话剧影视艺术家的艺术之路都是在这里开启。
2000年,由于此楼年久失修,上戏动议修缮。同年,文化部下文批复同意修缮。学校在最大化保护原有建筑的样式和工艺的基础上,修缮了这座楼。
名字由来
学“四史”知上戏
2001年修缮竣工后,为纪念老校长对学校建设的贡献,时任院长荣广润教授提出倡议命名该楼为“熊佛西楼”,时任党委书记戴平教授专门邀请著名剧作家杜宣先生题写了楼名。此楼被正式命名为“熊佛西楼”。
熊佛西(1900~1965 ),是现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新兴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中学时代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文明戏表演。1920 年考入燕京大学,不久加入民众戏剧社,提倡学校戏剧运动。燕大毕业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6 年回国后在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任主任,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戏剧人才。1947年起,担任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原名为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1965年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岗位上逝世。熊佛西先生毕生从事戏剧教育工作,为中国戏剧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历史价值
学“四史”知上戏
今天的熊佛西楼,1920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融合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点,在细节中体现大气、精致和优雅。它的美学手段不是炫耀、喧闹的,而是含蓄、宁静的。它如同一杯好酒,在细细品味中,你会发现它的体量与线条的比例关系是如此和谐。
2000年,上戏对其进行修缮的时候,这种早期的假三层砖木结构回廊式风格的建筑在上海已不多见,更显它的珍贵价值。鉴于这一建筑的历史价值,以及此楼对于学校的意义,经过校领导反复研究达成共识,修缮中除了改善使用功能外,还要保留历史记忆以及建筑本身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使之成为学校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修缮前,根据老校友一系列的回忆文章,并实地勘察了建筑的各个部位,画出了建筑原貌复原图,作为大修的依据。
历经多年风雨,此楼遭受了很多创伤。上戏按照建筑原样对其进行了恢复与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现在很多老建筑保护不当的情形下,当时的做法无疑为保护老建筑树立了一个榜样。
2005年10月,熊佛西楼被上海市政府列入第四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熊佛西楼及周边一系列老建筑群又被静安区列为第二批不可移动文物。
除了熊佛西楼外,上戏的校园里还保留许多历史老建筑。在熊佛西楼的左手边,当时作为台尔蒙俱乐部的侧楼,承担着舞厅和电影放映厅的功能,中央电影公司进驻后被辟为录音棚。上海很多早期电影的录音制作、大乐队配乐、声音混录等都在这里完成,这里曾是许多导演和影人出入的地方,导演费穆、沈浮、蔡楚生、汤晓丹、顾而已,电影明星赵丹、谢添、蓝马、周璇,音乐家陈歌辛、严华等都经常出入期间。这幢楼后来和熊佛西楼一起修缮,成为上戏的新实验空间剧场。
人文价值
学“四史”知上戏
熊佛西楼见证了一代代上戏学子的成长,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影视、舞蹈、美术等领域有影响的艺术家。
余秋雨先生既是上戏毕业生,也曾经担任过上戏院长,他在上戏校园改造时曾经写下这样的文字:有了这么美好的校园,这个城市会多一份安详和宁静,中国戏剧界也会多一份镇定。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干部、工人,也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生命至少已和这个校园结下了缘分,那么,你就与校园建立了一种“互构关系”,你参与着校园的构建,校园也构建着你。请多到校园走走吧,像熊佛西先生一样,用轻柔沉稳的脚步,来体察它的升沉荣辱,感受它的叹息和兴奋。只有在我们所有人的卫护下,它才有力量反过来卫护我们。
120/s f1.4
ISO 100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排版:范泓俊
编辑整理于《我们的校园》
扫码关注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