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你一走进校门,最显眼的就是它!”
“它是我们的办公楼”
“它是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
“它就是那个校园里最大的、绿色顶的建筑”
“它啊,就是那个长得像庙一样的楼”
“它是上体的标识”
“它是上体人的精神魂脉”
如果你走进上海体育学院的校园,
随便抓住一个人问:“什么是绿瓦大楼?”
他们也许会给你以上那么多种不一样的答案。
如果你问我,
我的回答,会很长。
长到需要用四年的回忆
和两年不间断的摄影作品去讲述。
她,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我,是她蜕变的记录者。
从我进入到上海体育学院读书,
我们便有了割舍不开的缘分。
四年前加入学校学生记者团的决定
又让我们的缘分加深了一点。
3、845、208,
这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数字
变成了我们之间的秘密暗号。
每周三晚上的八点四十五分,
当同学们下课后陆续离开校园时,
我和绿瓦的约会才刚刚开始。
作为学生记者的我们
每周都会在这个时间聚集在绿瓦大楼208房间,头脑风暴。
一个个富有体院特色且新鲜有趣的选题
就在绿瓦里诞生。
以至于现在再回想起那些密会的时间,
脑海里的绿瓦在黑夜里是璀璨生辉,
闪烁着灵光的。
我以为这样的密会
会在她进入修缮过程而终止,
没想到的是,
在她修缮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约会更多了。
我看过她褪去红妆的素颜,
见过她深夜里沉静的脸颊,
见过她被阳光吻过的屋檐,
也看过她银装素裹的装扮。
从2017年9月到2019年6月我毕业,
20个月中,
我作为记者团的成员,
也作为一名摄影师,
带着安全帽进到施工现场绿瓦大楼40余次,
走遍了大楼的每个角落,
积累了3000多张素材,
才有了这本摄影集。
摄影,
大概是我大学四年来唯一坚持做的事情。
我认为,
相机作为一种记录图像的工具,
同时也扮演着时间与空间中的连接点,
能够提供给观者宛如移行到异次空间的感觉。
简单来说,
手持相机者大都会将现实世界如实记录下来,
物体或环境在他们创作的照片中“再现”,
并被封印其中;
当再次观看时,
相似的对象和照片背后的日期
总会让观众产生联想:
它在过去会是什么样的;
又或是,
在同一个时间,
他们在哪儿,
和谁在一起,
在干什么……
跨越维度带来的那种倒错感
就是摄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当我拿着相机走在绿瓦里的东西走廊,
攀爬于大楼外立面的脚手架的时候,
我常常会不自主地想:
上个世纪30年代,
当时作为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的绿瓦大楼是经历了怎么样沧桑巨变,
之后又是如何重获新生,
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象征;
而80多年后的今天,
一名普通的上体学子正在用镜头
记录下修缮中的绿瓦大楼,它最原始的样子:
丹陛桥下一楼大厅门口嵌在内墙的石碑;
二楼大礼堂中央区域的天花板拆除后,
显露出曾经画有青天白日旗的痕迹;
在四楼西侧的阁楼里某个梁柱上留下的日本人名……
摄影的记录方式不同于历史年表和大事记,
它会将真实存在的东西凝结在图像中,
成为社会勾勒过往的证据。
写这篇序言的时候,绿瓦仍处于修缮状态。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来得及能够拍到
绿瓦最终竣工时的场景。
但我仍庆幸自己与绿瓦结缘,
拍下了它修缮的主要过程。
[作者/顾至冉 董杨华]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