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门课里,领略到12位明星教师的授课风采是什么感觉?你听过内容包含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传统文化,甚至美食和电影的课程吗?从山水诗词到入世智慧,从甲骨金文到信息革命,从民间风土到国家形象……这就是风靡华政的人气通识课——人文中国。
文化的饕餮盛宴、民族的美之巡礼
作为文伯书院的通识类选修课程,“人文中国”在选课之初并不十分显眼,但当课程真正开始后,学生很快将“人文中国”的名字口口相传。1718班的陆同学坦言,自己是因为选课选晚了,“无奈”之下才选这门课,但是真正上课后才发现,自己是意外地捡到了宝!“它彻底改变了我原本以为“人文中国”会很枯燥的想法。”陆同学说。
“两个小时,一个世界。”1713班的李同学为我们这样描述了“人文中国”。“人文中国”是一门跨学科的前沿性讲座课,邀请了多位著名教师共同参与讲授。每堂课都由一位老师选取自己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人文类话题进行授课,旨在打破同学们对“人文中国”的刻板印象,实现对其进行“跨学科、多角度”的重新解读。
“人文中国”的授课内容涵盖古今:有古代的诗词文化,如侯迎华的“唐诗金曲排行榜”;有风土民情,如陆新蕾的“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略讲”;还有现代新文化,如孙祥飞的“新媒体时代的交往革命”;也有关于电影和纪录片的研究,如陈阳的“国家相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每一堂课,老师都为学生展现出了一片新的文化森林,其中绿树成荫,正等待同学们去继续深入探索。
“讲座课不同于普通课程,每位老师都会把自己最精髓的东西压缩在短短的两节课内展示,因此课堂上往往也是高潮迭起。”课程负责人、文伯书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骊教授介绍道,“这也确保了“人文中国”内容的新鲜性和高质量。”
跨学科、多角度、理论和实践共存
“人文中国”课程的构想最初源于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他为此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范玉吉组织了传播学院的教师共同讨论、设计,从选题到教材的编排,每位教师都尽了极大的心力。
目前,“人文中国”是由文伯书院和传播学院共同建设的通识类课程,授课教师团队汇集了来自文伯书院和传播学院的“明星”教师,阵容可谓空前强大。每位老师的主攻方向不同,对于“人文中国”的理解也不同,这就为课程带来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内容丰富、角度多变、思想多元,这也使学生对“人文中国”的话题有了多层次的讨论和更深入的理解。
杜素娟老师在授课
主攻不同学科的老师为“人文中国”带来了更多创新,如孙祥飞就将他擅长的传播学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相结合,谈起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新媒体。而范玉吉则将人们熟知的“孝文化”从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提出关于“孝文化的当代意义”的问题思考。
1713班的浦同学是范玉吉这场讲座课的“粉丝”,她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老师讲了古往今来对‘孝’的要求,也讲了一些社会现象,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有了反思和改变。”
奠基人文素养,寻找生活意趣
文化传统从未逝去,始终活跃在生活之中,“人文中国”课为学生带来了新的文化见解,也带来了看似“熟悉”的生活新视角。作为通识类课程,“人文中国”在普及人文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王晓骊老师在授课
王晓骊分享了她的授课初衷:“增加学生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于生活和国家的热爱。”王晓骊选择的话题是“山水诗词中的‘自然’情结”,她借用学生喜爱的自然话题,引发学生对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的兴趣,更好地诠释了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王晓骊认为,给大一新生开设大量通识课程,可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增加文化积淀,学会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知和思考社会问题,提升对未来生活的开创力和对幸福的感知力。
事实证明,学生确实对“人文中国”课程喜爱有加,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便可以看出他们在课程的引导下迸发出的飞扬文思。一位同学在她提交的作业中写道:“这门课让我对‘人文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觉得应该在重温经典的同时把握当下潮流的趋势。”
朱宏伟老师在授课
吹响集结号,下学期再出发
作为一门“全方位、跨学科、多角度、高品质”的前沿性讲座课,它已经被学生列入“必选精品明星课程”名单了。王晓骊说,在下学期课程开始之前,授课老师会再次集体备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合理。
“人文中国”目前仍只对文伯书院新生开放,但在未来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它很有可能会面向全校学生,成为通识类全校公选课。在华政,多元化的精品讲座课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为学子带来更广阔的视野,也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供更多可能。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迎评促建创一流!
更多阅读:
现实版Unnatural!华政爆款课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与“国际大牛”面对面!华政这门“世界级课程”了解一下~
采写 | 滕晓琪 路玉婷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 @华政报/官网/微博/头条号/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