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进一步凸显了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年的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6位优秀青年教师再获佳绩,展现了学校青年教师的风采与担当。为此,官微特推出“青椒”系列报道。本期,走进本届比赛社会科学组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获得者——法律学院副教授于明。
选择参赛:“为了集体荣誉而战”
要想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教学竞赛,“入场券”是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以上奖项。但在获得全校一等奖后,对于是否报名参加上海市竞赛,于明却有一丝犹豫:上海市青教赛要求每位参赛教师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准备20堂课内容,比赛时随机抽取其中一堂课讲授。如果选择参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必须投入到备赛中,这对于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于明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参赛与其说是个人选择,不如说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战。”最终选择参赛的于明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但这背后,却是一番纠结、取舍和责任、担当。于明说,一方面出于对学校的责任,华政作为法学专业为主的政法院校,能有法学专业教师代表学校参加竞赛,无疑能体现学校的优势;另一方面,法律学院一直是全校教学的重镇,法律史学科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他参加比赛的《外国法制史》课程更是全国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作为法律学院和法律史学科的青年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参加竞赛,努力去争取更多的荣誉。”
比赛秘籍:充满激情地“讲故事”
当记者问起在比赛中“杀出重围”的秘籍时,于明笑了:“评委们从早上一直坐到下午,听到最后难免‘麻木’,因此,想要得到评委的青睐,需要把课讲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我们日常说的讲故事,而是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于明介绍道,首先,内容决定一切。要想讲好一堂课,教学内容本身一定要精彩,既要有层层递进的知识点,又要有不乏深刻的道理。其次,现场评委大多不是法学出身,要想打动非法学专业的老师,就得把讲述的“故事”设计得环环相扣,用问题不断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让评委最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进一步补充道,讲故事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小幽默,让故事更加有趣;还少不了举例子,将所有复杂的道理用生动浅显的例子讲明白。“在这方面,刘宪权老师生动的案例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我讲授法律史相关课程,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远,举例子更困难些,但我还是注意观察和搜集生活中的小例子,运用到课堂中去解释复杂的道理。”于明强调,“举例子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理解具体化,而不是简单的‘博君一笑’,重要的是在笑过之后能有所领悟。”
“在所有这些之外,还需要一点激情。”于明说,再丰富的内容、再生动的故事,若是老师没有激情,也不能掀起听众内心的波澜。“投入激情去感染、打动你的听众,才会引起听众乃至评委的共鸣。”
回归课堂:老师的职责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除了实力,比赛考验的还有“演技”。于明回想起比赛现场也笑了,正式比赛时台下只有评委,没有学生,但又必须模拟真实的授课情景,所以课堂互动环节只能靠“表演”。“比如说,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假装学生在台下回答了,然后‘自导自演’地说‘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再继续讲解知识点。”鲜活的现场再现把记者也逗笑了。
虽然在比赛时是“独幕剧表演”,但互动问答绝对是于明课堂上的真实再现。
“事实上,我上课就是不断提问,而且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我总习惯于先鼓励学生。”重视和学生互动,用问题引导学生——在备赛和比赛过程中,于明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上课就是一个不断抛出问题的过程。”于明说,“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除了课程本身的内容,就是老师抛出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才能带领学生穿过迷雾,不断走向理论和思维的深处。”
在于明心里,每堂课就像一场探险,老师的职责就是带领学生去解开谜团、发现真相,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到这种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比赛“后遗症”:精益求精
参与竞赛对于明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很多影响。他更重视教学的流畅性——既包括思维的流畅,也包括语言的流畅。比赛时,讲课必须像流水般一气呵成的,“就好像游泳一样,老师要带领学生像流水一样前进”。因此,赛后于明更注意组织知识点讲授的顺序和逻辑,更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连贯与呼应,以及课堂上语言的表达。
他也更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了。现在,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建好课程微信群,每节课上课前先在群里布置好下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以便让学生课前做好更多准备,在课堂上的讨论也得以更积极、深入。于明还把《外国法制史》课程的PPT“按照比赛的要求和从比赛中汲取到的经验重做了一遍”,新版PPT里更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细节的展示。
在于明看来,竞赛带来的收获,最重要的不是获奖,而是让自己有了一次重新认真审视自身教学的机会。“当自己感觉某个教学内容不够吸引人时,我时常会想,如果要参加比赛,我会如何把它改好。”或许,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便是比赛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怀感激:恩师领路,袍泽共渡
没有人天生会上课——这是于明一直信奉的理念。在教学成长道路上,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给予了他灵感,也深深影响着他的教学风格。“老师也有自己的老师,所有老师最初的教学导师,就是曾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回忆起曾给自己上过本科生课程的刘宪权老师、李秀清老师,研究生课程的何勤华老师、周伟文老师,以及博士导师朱苏力老师,于明表示,他们都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风格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上如果获得了什么成绩,首先要感谢自己的老师们。”
此外,于明强调,竞赛获奖绝不只是个人的努力,而是集体作战的结果。必须准备的20堂课,无论是讲授内容、素材和思路都和平日上课有很大不同,PPT也要全部重新做,而且要做到每堂课烂熟于心,时间控制分秒不差。因此,备赛的两个多月里,于明几乎每天都准备到夜里两三点,第二天一大早又继续准备,睡眠基本不足六小时。尤其是临近交材料的节点,好几个夜晚都是通宵工作。除了日常教学,那段时间,于明几乎扑在了比赛上。
“但在这个过程中,绝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学校为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于明心怀感激地说,教务处王月明处长和工会邵军主席都始终关心比赛的准备;教务处鲁慧老师更是担任全程总指挥,带领六位参赛老师精心准备,聘请往届评委和获奖教师来作指导,提供各种后勤保障,付出了极大辛劳;刘宪权老师作为全国教学名师,多次参与竞赛指导,传授了许多上好课的心得和技巧,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外法史教学团队的何勤华、李秀清、陈颐、冷霞等诸位老师都参与了教案的设计和讨论,尤其是李秀清老师,帮助认真校对了一百多页的教学设计,做了很大改进;在最后准备书面材料的过程中,外法史专业很多研究生都参与了繁重的资料整理工作。法律学院的金可可院长,陈越峰、吴一鸣、王沛等老师也都为准备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明说:“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赢得比赛的。比赛的成功,完全是举全校、全院、全学科之力共同努力的结果。重视课堂教学是华政的优良传统、立校之本,现在的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更多阅读:
刘丹华:35年,在华政园成就更好的自己
全网红的华政“小马哥”深度报道来也!
吴弘:要教好书,老师更要会“学以致用”
采访 | 郑润泽 王宇翔
撰稿 | 郑润泽
审稿 | 陈晓萌 滕晓琪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华政报/官网/微博/头条号/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