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
全国性法律翻译大赛和人才选拔平台
践行法律思维,守护译者初心!
近日,第十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暨“一带一路”视角下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大赛历时数月,共收到来自185所高校和单位的890名选手的答卷。通过初赛及现场闭卷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0名、优胜奖12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王子达获特等奖。
法律翻译大赛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创业难,守业更难。大赛是法学界、外语届、法律翻译界的一项标杆赛事,法律翻译不仅是沟通中西法律世界的桥梁,也是推动我国法制进入现代化的纽带。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阐释了我校坚持“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的发展理念,肯定了外语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大赛的举办坚定了华政对于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初心。他期望下一个十年,华政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办好“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上海新三大任务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培育更多的高端法律翻译服务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再立新功。
大赛选手谈“华政杯”
本届大赛特等奖得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子达:
身为一名翻译学专业的学生,我很早就知道“华政杯”法律翻译大赛,它在法律翻译领域早已是翘楚。今年的比赛消息一公布,我第一时间开始着手进行参赛准备。
“万事开头难”,自己当时初赛时的译文反反复复修改了三四遍,试题带来的最大困难是那些令自己陌生的缩略词,它们全是法律术语,在网上也几乎找不到释义。自己只能仔细检索了初试文章的来源,并“顺藤摸瓜”去找相关背景资料,才能一点点弄清缩略词的意义,慢慢理顺了思路。
比赛中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接到了外语学院宋丽珏老师的通知电话,告诉我得了特等奖,我一度不敢相信,还将这通电话当成了“诈骗电话”!说实话,直到颁奖典礼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来时,我悬着的心才最终落地,我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通过“华政杯”的舞台,我认识了很多对法律翻译有着热爱的同学,也见到了许多原本只能在书籍中才能看到名字的教授们。华政地处上海,这里是全国金融中心,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地方,法律翻译这项技能也更能帮助上海去与世界接轨。这是华政的地理优势,也是华政举办法律翻译大赛的优势。衷心祝福它越来越好!
叶青为王子达颁奖
山东政法学院本科生刘丽娟:
这次比赛的翻译原件都非常贴近时代方向和大潮,以今年决赛为例,赛题内容涉及到近期才出台的《外商投资法》,这紧紧贴合了时代背景,与现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外商来华投资的现实需要相贴近。
华政作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水平很高,在这里学习可以更好地结合资源优势,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华政的地理优势也不得不提,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和中国的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多涉外活动的机会,华政依托上海的地缘优势,也能给予学子以更多发展机会与空间。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陈亦雨:
我来参赛真是出于偶然。去年自己选修了《法律翻译》课程,期末作业就是参赛的报名试题,我的答案有幸被老师看中,得以被推荐参加比赛。算上今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啦。
法律翻译是一片蓝海。我原以为,法律翻译不过是一个小切口的方向,是法学中一个比较偏比较冷的专业,但在参加了两届翻译大赛后,我觉得法律翻译大有可为,它值得更多人投入精力去做长期研究和贡献。
第三届大赛特等奖得主 廖宁:
参加翻译大赛,为自己带来了很多对职业发展有益的红利。现在的自己已经步入职场,从事的正是涉外项目相关工作,工作语言主要是英语,因此曾经参与大赛的经验给了自己很多帮助。通过实践,对翻译一直追求的“信达雅”原则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合同等正式文件为例,“信”应该作为首要考虑目标;对于一些不那么正式的文件,则应该多注重翻译中的“达”和“雅”。
第六届大赛一等奖得主 孙林:
涉外法律人才都是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华政杯”给每个人提供了舞台,让大家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己,通过法律翻译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过来人”,自己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第一,要扎实自己的英语和法律的基础;第二,要重视法律语言中的语言现象;第三,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我坚信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也祝福法律翻译大赛越来越好。
走过十年光阴,
法律翻译大赛带给了我们什么?
校科研处处长屈文生教授、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素青教授为你解答!
守初心· 促发展
首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于2010年12月10日举办。大赛初衷是办成一个专业性的、选拔并培养法律翻译人才的竞赛。当年来自32所高校的326名学子参加,其中共32名同学获奖。大赛同期举办了法律翻译研究与法律英语教学专家研讨会。
大赛第一至三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外语学院承办。2013年,大赛开始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律翻译中心、法律翻译研究所、法律语言学研究所承办。2015年,《英语世界》杂志社成为协办单位。2016年,法制日报社、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成为协办单位。2017年,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成为主办单位,上海外服国际人才培训中心、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中国分会成为协办单位。
第一届“华政杯”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
从第四届开始,参赛选手不再局限于学生,40岁以下人士均可参加,吸引了已经参加工作的教师、律师、公司职员、自由译者的参与。
搭平台· 促沟通
大赛在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同时,也关注着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从第一届起,除学术界代表之外,每届颁奖典礼上还邀请到来自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政府部门等的业内专家发言,做到了更好地将法律翻译实务与理论结合,也在为推动上海市的“五个中心”建设,促进自贸区的发展和赋能“一带一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大赛邀请多位校外专家发言,并广泛联系多个用人单位,向他们推荐获奖选手,也邀请校外专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或高级合伙人参与颁奖环节。
诸多涉外律所等机构招聘时十分注重法律翻译的能力,律所在面试时非常看重学生的法律文件翻译能力。
得硕果· 展宏图
大赛还有效地增加了广大青年学子学习法律英语、法律翻译的兴趣,为复合型法律外语人才储备了后继力量。翻译大赛获奖证书不仅是学生保研、评优评奖的重要材料,还逐渐成为涉外律师事务所、大型国企、外资企业及科研机构选拔录用人才的有力保障,大赛颁奖典礼每年邀请多位法律实务界资深人士参与,部分翻译大赛获奖选手也在赛后参与到法学著作翻译等实践活动中来。
如第四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黄俊亚参加了“中国法学的外译与外国法学的汉译”专家研讨会并作发言,第五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郑琳参加了《法律英语阅读教程》一书的编写,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琢参加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研讨会并做发言。不少获奖选手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法律翻译类论文,在毕业后从事与法律翻译相关工作的也不在少数。
获奖选手都表示,通过参加比赛了解到法律翻译过程的一些技巧与要求,积累了不少法律英语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对境外法律也有了深入了解,增加了学习法律英语的兴趣。
第七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特等奖得主、南京大学法学专业韩竹滨表示:
非常感谢第七届华政杯能提供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这样的奖项确实对我在法律翻译方面是一个偌大的鼓励。颁奖典礼中各位受邀专家的发言,比如法律翻译在文化传播和文明推进中所起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法律翻译过程的一些技巧与要求,都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夯实法学基础和外语基础的信念。
同届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戴宇豪同学也感触颇深:
在准备闭卷的复赛的时候,积累了不少法律英语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收获颇丰。本土的很多法律或者制度都源于西方,能够接触原汁原味的东西,也是有别于书本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经验· 扩影响
本项赛事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受到了《文汇报》《法制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民晚报》《英语世界》等报刊以及上海教育门户网站、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关注和报道。
法制日报社副总编张国庆表示,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一个重法治的时代,需要大量法律翻译人才,特别是掌握双语或者多语、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与华政在翻译大赛上进行战略合作,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法律翻译事业的发展。
在《新民周刊》看来,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同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共同举办的“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是国内翻译领域的重要赛事和法学翻译学交叉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社会优秀的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十载盛夏,一秩光阴
感恩所有关心大赛的
同学、老师、各界朋友
我们相约下个十年!
源 |外语学院
现场采写 | 唐顺磊
编辑| 郑润泽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更多阅读
华政园十二时辰!
华政人用这种方式缅怀苏惠渔先生!
这场青年学者的民商法盛会,邀你来!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为法律翻译人的初心点好看!
给我个“好看”我更美!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