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学院信息
院长寄语
学院概况
学院名师
培养目标和方式
主要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
新闻学(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生感言
学院信息
学院电话:021-57090096,57090501
学院网址:www.cbxy.ecupl.edu.cn
学院微信公众号:华政传播学院
院长寄语
亲爱的朋友们,传播学院是青年学子人生征程中的驿站,为每一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青年学子敞开大门。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思想上的挚友、专业上的追求、生活中的坚守。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欢迎加入传播学院,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和大海!
——范玉吉
学院概况
传播学院现有新闻学(法制新闻方向)、汉语言文学(法商文秘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和传媒法制三个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一流,建有国内领先的全媒体实训中心,设有文学与法研究所、传播法研究中心、法制新闻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司法部、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成立的法治新闻培训中心设在我院,并举办过多期全国法制报刊记者和总编研修培训班。2018年,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开展师生互访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经过多年发展,传播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充实课堂教学为基础、搭建校内外多重实践平台为重心,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学院名师
巢立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会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秘书长,开设专业课《新闻采访》、《媒介管理》、《电视摄像》等,公选课程《中国电视名牌栏目赏析》、《电视视野中的法制》、《影视鉴赏》,深受学生好评。迄今共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主持上海市级科研项目两项,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校级重点课程两项,校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两项。
黄虚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文化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文化领域政策与法律法规、文化产业法制管理。开设研究生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题研究》,本科生课程《西方文化史》、《西方文明通论》、《文化政策与法规》。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研究 1877-1920》和《美国版权法与音乐产业》,教材《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近年来,在核心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培养目标和方式
以培养兼具法学知识背景与深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式、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共担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院2019年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以新闻传播专业大类招录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后,根据个人志愿和在校综合表现,在本院新闻、汉语言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三大专业之间进行分流。
主要专业课程
《新闻侵权与纠纷》、《新闻专业英语》、《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辑制作》、《媒介管理》、《传播法研究》、《中国文学》、《比较文学》、《创意写作》、《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经济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历年就业率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生就业主要分布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文化传媒企业、律所、银行等机构,另有部分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
新闻学(卓越人才实验班)
新闻学(卓越人才实验班)
1. 基本概况
根据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水平,我校自2015年起开展新闻学(卓越新闻人才实验班)的招生培养工作。该班日常教学和管理由我校传播学院负责开展。
2. 培养特色
(1)站位高远,秉承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专业发展理念。
卓越人才实验班重视学生深厚人文底蕴与社会发展责任共担意识的养成,强调法律素养与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勇于担当、技能全面的应用型、复合式、国际化、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2)以人为本,构筑多重联合培养机制
高校—业界联合培养
采用“三师制”培养方式。校内新闻学专业、法学专业师资外,聘有业界知名专家、记者、管理者、策划人担任学生导师,从多维度视角拓展学生综合素养。
新闻传播—法学联合培养
依托华东政法大学雄厚法学师资,突出新闻学和法学学科融合,强调学生社会责任共担意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围绕“法制新闻传播”和“法制宣传”两个方向,加强学生基本业务能力习得,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修读法律二专。
(3)强调实操,打造全方位互动实训平台
打造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设有课内校外互动实训平台。电视摄像、报刊编辑、节目主持实务、纪录片实务等多门实务类课程外,学院邀请校外专家讲授新闻前沿实务讯息。
设有国内领先的全媒体实训中心,并与《法制日报》社、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等业界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合作,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4)精心培养,建立科学流动机制
严格校内专业考核机制,学生应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完成规定学业,达到既定培养目标要求。未在规定时间达到相应培养要求者,将分流至平行普通班级就读。各阶段培养要求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相应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学生感言
卓越班学生感言
丁静,2015级卓越新闻班学生,201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
主要荣誉:
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16、2017、2018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8年度校综合一等奖学金
2017年度校综合二等奖学金
2016年度校综合三等奖学金
2015-2016学年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寄语:卓越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家真的对得起“卓越”两个字。不论从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都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需求并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学生个人也在努力争上风,敢参与,尽全力,努力在向“卓越人才”的方向前进!
王悦,2017级卓越新闻班学生,曾任“思问学社”社长。新媒体数据研究院研究助理,与导师孙祥飞合作撰写文稿数篇。在《新闻论坛》发表学术性采访报道《张殿元:扩大本土广告国际影响力》。党委教师工作部通讯社记者,撰写多篇稿件,获“特殊贡献奖”和“优秀作品奖”。微视频作品获上海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一等奖。
寄语:在卓越班,同学们的优秀与自律时刻激励着我不断反思与提高,老师们的授课也并不局限于书本,更注重理论功底和实务能力“两手抓”,更有不少老师以深厚文史哲素养熏陶着我们,让我明白,在成为“新闻人”之前,要先成为“人”。
华政招办
源:传播学院
设计:李宠露
一路伴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