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上海纽约大学常规的校园参观活动暂停。
为帮助有志报考上海纽约大学的的高中同学了解学校的就读体验以及教学环境,我们推出“与招办学生大使面对面”线上系列活动。每期都会邀请上海纽约大学的优秀在校生,分享TA独一无二的真实学习经历和心路历程。活动自2月底启动以来,已举办了五期,得到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热切关注。
因上海纽约大学即将进行2020年本科招生的校园日活动相关环节,故“与招办学生大使面对面”线上活动暂停举行。新一期活动时间一经确定,我们将通过本微信公众号提前预告,敬请关注。
活动暂停期间,我们也将通过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第四、第五期活动的文字实录,分享两组招办学生大使在上海纽约大学精彩纷呈的求学经历。
以下为第三期活动文字实录回顾,略有删改。本期活动,邀请到了上海纽约大学的赵晗宇(2023届)和罗力强(2022届)。
赵晗宇
2023届
专业:金融学(商学与金融)
互动媒体艺术
毕业中学:宁波市惠贞书院
罗力强
2022届
专业:数学
数据科学
毕业中学: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与招办对谈
招办:想先请两位同学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申请上海纽约大学的情景。我相信现在直播间里有很多小伙伴都打算申请上海纽约大学,你们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当时是怎么了解到上海纽约大学的,为什么会选择报考?
赵晗宇:当时很早就了解到上海纽约大学,听了很多的招生宣讲,也来学校实地参观过。报考学校时确实纠结过,因为当时同时还在考虑其他一些大学。但最后选择来到上海纽约大学,主要是觉得这里为每个同学提供的“人均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学校设有学术资源中心,同学们可以跟世界顶尖大学毕业的学术辅导老师,每周有两次一对一的学业辅导会面机会,涉及学习技巧、英文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学校还有职业发展中心,会提供很多兼职、实习和工作机会,让大家在大学校园期间就提早开始了解、适应社会。
我大一在上“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时,就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学术资源中心非常多的辅导,也和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约了几次会议讨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以及一些奖学金、研究生项目机会。
在上海纽约大学,只要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同学,你一定可以游刃有余地利用学校为你提供的资源,并从中有所收获。
罗力强:当时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因为不知道这所大学到底怎么样。在决定之前,我也一直在拿上海纽约大学和中国的其他一流大学作比较。但通过在上海纽约大学一年半时间的学习,以及和以前高中同学的交流,我发现,上海纽约大学带给我的是和国内传统大学完全不一样的经历,这种经历你很难去说到底谁好谁不好,只能说,每所学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果这所大学适合你,那你将拥有最美好的一段大学四年经历。
刚来上海纽约大学时,因为不是很适应这种全英文教学环境,我也遇到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但通过大一一年的探索努力,大二时我渐渐融入到整个学习氛围、环境中,我发现,上海纽约大学真的给了我很多丰富的资源,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招办:你提到一开始觉得不是很适应,能否展开讲一讲具体是哪方面的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罗力强:刚来学校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整个学习以及很大一部分生活环境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而此前一直在中文的环境里面学习、生活,短时间内转换到新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些困难。这也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还包括思维方式上的转换。
另一个挑战涉及学习安排。上海纽约大学给了学生很多自主安排、规划的时间。从高中刚进入大学,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除了上课,课后时间该如何规划、利用,所以会有些迷茫。但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培养你逐步找到和坚定自己的目标,强化管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对个人成长非常有用。
招办:想问下赵晗宇同学,因为你现在还是一名大一学生,在上海纽约大学才就读了一个多学期的时间。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赵晗宇:有一门课我一开始遇到了些困难,这门课就是大一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它的挑战在于它是涵盖非常广的一门课,包含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对阅读量、词汇量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
这门课的期中我拿了B,之后我想了很多办法想要去提升自己的成绩,我跟这门课的教授Roslynn Ang进行了一对一交流,教授给我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比如多横向比较不同单元文章所涉及主题的共性,多对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探讨。刚才提到的学术资源中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里不仅有资深的学术辅导老师,还有担任学生工作者(Student Worker)的学长学姐为你提供帮助。
我也对自己的观念进行了调整,让自己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困难、迎接挑战。我现在看来,“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倒逼我深入思考了很多问题,教会我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所以克服这门课的困难,恰恰是我大一上学期非常宝贵的收获。
招办:跟高中很不同的一点是,到了大学,不再会有班主任这样的角色一直跟在后面督促你。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己不断地去思考、反省。学校虽然提供了很多资源,但也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利用。两位同学能否再分享一下自己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因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我们一半是中国学生,一半是国际学生,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中,大家有什么样的体验?
罗力强:我大一的时候分到了三人间宿舍,一个宿舍里会有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我的两个室友都来自美国。我从小对政治、军事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我的两个美国室友对此也都很感兴趣,所以我们经常会展开讨论。
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培养了我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在阐述自身观点的同时,以一种包容、开放、尊重的态度,聆听他人的想法,了解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样的跨文化交流,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赵晗宇:我可以从学生会的工作经历进行一点补充。因为我在学生会事务部工作,我们部门刚好也是一半中国学生,一半国际学生,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从外国同学身上学到的最大一点,用一个字总结就是“敢”。
很多外国同学非常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新奇的点子,或是对其他同学想法的补充,都非常敢于说出来。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会比较沉默,也比较严谨,倾向于深思熟虑后再提出想法。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我们缺的就是那一点果敢。在跟学生会事务部的外国同学交流中,我做事也变得更加果断,更加坚决了,这是我学到的非常宝贵的一点。
招办:罗力强同学在自我介绍时提到自己参加过纽约大学的校友导师项目,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项目?
罗力强:这个项目面向大二、大三的学生,它体现了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优势。这个项目是由上海纽约大学职业发展中心举办的,我记得当时收到了关于这个项目的邮件通知。你需要自己去申请,写几篇文书,选择心仪的导师,并附上选择导师的理由。
参加项目的学生会被安排一位纽约大学校友的导师,来进行学业和未来职业方面的规划和指导,并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一些必要帮助。
这种学生、导师一对一的指导项目,是上海纽约大学提供给我们的非常好的资源,也依靠了纽约大学遍布全球的强大的校友网络。很多纽约大学的校友在上海或中国工作,资深的行业经验和国际化的经历、视野,让他们站在一个较高的维度,给学生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建议。在和导师的交流过程中,你会更具体、深入地了解一个行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性,有机会的话,导师也会带着你在这个行业里进行相关实践。
大二和大三参加这样的项目很有意义,因为正处于我们选择专业,并逐渐确定未来职业方向的阶段。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探索并坚定自己的选择,也让未来的职业道路走得更加顺畅。
问答环节(Q&A)
Q1:就像学姐和学长所说,上海纽约大学鼓励学生探索自我,但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肯定会做出一些选择或牺牲。能否谈一谈上海纽约大学让你发生了哪些改变,比如思想观念或行为方式方面?
赵晗宇:我想从两方面来谈一下。上海纽约大学其实没有所谓的院系之分,我们的课程设置也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覆盖核心课程,所以我虽然是学商科的,但我的很多好朋友是学荣誉数学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得到了提升,这样的跨专业交流是非常有趣的。
另外一点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在学“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时,我们每隔一到两周都会写一篇论文。这会逼你去深入思考不同的主题,比如城市发展、自我与他人、女权主义等,在阅读相关文章以及写作过程中,逐渐塑造了我的思维观念,当我在评价一件事时,我会把它放在一个大框架里辩证地去讨论、看待,而不是马上偏激地做出反应。这种辩证思维对我的改变非常大。
罗力强:对我而言,大一最多的改变就是生活方式方面的。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很多作息时间安排都取决于自己,所以会有一定程度的放任自己,每天睡得很晚。但你会逐渐发现,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要有规律、自律的作息时间。
所以我强迫自己,设定一个每晚提醒我到点必须睡觉的闹钟,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坐最早的一趟班车去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这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你一天充满活力。我也要求自己多“泡”在学校,尽量不要回宿舍,因为我在学校的学习效率会高很多。所以我觉得大一最重要的就是计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创造一个可以专注学习的氛围。
另外一点改变就是,不像高中时期,同学们都坐在同一个教室上同样的课,时间长了自然就熟了。到了上海纽约大学,同学的选课都不同,如果你想和多认识一些朋友,就应该自己主动去沟通交流,在推动同学关系上做出努力。所以到了上海纽约大学,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变得更积极了。
Q2:我想问的是,可能对某些地区的同学来说,他们的英语原本算是好的,但到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全英文环境,英文就没那么突出了。两位学长、学姐入学后在英语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可否分享一下英语学习方法?
赵晗宇:上海纽约大学的学习是会对英语词汇量、阅读速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你是高三的同学,那建议你可以在高三暑假多背一些单词。来到上海纽约大学,你进行的每一篇阅读,哪怕不一定是教授规定的阅读,看到不懂的单词也可以查一下。我觉得有了扩充单词量的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你的英语水平会逐渐提升。
我们大一的两个学期会开一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课,这门课可以帮你有效衔接过渡到大学所需要的学术英语水平,这门课上你会有非常多的听说读写机会,所以你现在不用太多担心,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就好了。
罗力强:我也建议想报考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可以在暑假期间增大词汇量,锻炼阅读速度。
刚到上海纽约大学的时候,不管是”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还是学术英语课,对于学生阅读速度的挑战都是很大的。每周会有很多阅读材料,你要在很短时间内读完这些材料,还要搞懂它在讲什么。
如果词汇量不够,读一篇文章就要一个挨着一个查生词,那阅读速度就会很慢,也影响你对文章的顺畅理解。所以,前期扩大词汇量非常重要。
口语方面可能刚开始会有些吃力,但当你彻底进入到这样的全英文交流环境,你的口语水平会随着你主动大胆地交流而逐渐提高的。
Q3:想问一下,学长学姐对于海外学习有什么规划?打算去哪个海外学习地点?
罗力强: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可以在四年里有一到两学期的时间进行海外学习。通常这个时间会安排在大三,如果有特殊原因也可以推迟到大四。
我认为,选择海外学习点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选择适合你今后学业或职业发展的地点。因为我们每个学生都会配有一名学业咨询顾问,学校鼓励你和你的学业咨询顾问聊一聊未来四年的选课计划,以及职业发展方向。学业咨询顾问会根据你的计划,推荐最适合的海外学习地点。
我还没有开始海外学习,但听很多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说,海外学习是他们很棒的一段学习经历,可以让你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赵晗宇:我没有开始具体研究这些海外学习地点,但我觉得有些资源是我想让大家知道并加以利用的。首先,你可以找和你专业方向接近的学长、学姐交流,作为过来人,他们给出的建议是非常有用的。其次,就是可以咨询学业顾问。在分配学业顾问时,也会根据你未来想要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匹配。所以,学业顾问可以有很多中肯的指导。
我们每年会有一个海外学习地点介绍会和专业介绍会。专业介绍会上会对每个专业进行介绍,相关专业的教授会在那里解答同学们的提问,并自由进行交流。海外学习地点介绍会将就对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11个海外学习中心进行介绍。所以关于海外学习地点的选择和专业的匹配,大家没必要太过担心,到时候都自然而然就会搞明白的。
Q4:想让两位学生大使分享一下,在上海纽约大学最平常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赵晗宇:其实和罗力强同学很像的一点是,我也是一个作息比较规律的人。从大一上学期开始,就继续保持着高三学习的惯性以及学习日程,我也会在早上6点半起床,坐第一班班车去学校。
除了平时上课会去教室,其他时间我会在图书馆学习。午饭后,会在学校B1层餐厅旁边的休闲区域打一会乒乓球、台球等等,活动放松一下,有时也会做一些学生会工作。来到上海纽约大学之后,我和另外两名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是以学生视角记录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日常,所以如果公众号需要写一篇新的推文,我们就会一起讨论。晚上的话,我一般会选择10点一刻的班车回宿舍。到了宿舍,我就不再想学习的事,只是放松一下,为第二天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就是我通常的一天。
罗力强:我可以拿我上学期的时间安排规划作为一个例子。我一般是在早上6点半起床,乘坐7点一刻的班车来学校。吃完早餐,会在教室里看一看笔记,为早上的课做好准备。下课后,我会第一时间登录学校的系统,查看这门课有没有出新的作业,如果有,我就尽快把它做完,剩下的时间留给其他的任务。
我也会在B1层和同学们打乒乓球、台球或桌上足球,或者一起聊聊天,放松一下。随后会投入到下午的学习,如果有课就去上课,没有课,会留在学校巩固之前的学习。晚饭后,我会继续学习或和同学们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差不多晚上9、10点回宿舍。我会一周抽两天时间,和同学们约好去学校附近的源深体育中心运动。
Q5:国内普通高校的专业,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选定了,但上海纽约大学是可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后再确定。想问一下,你们经过这一、两年的学习,有没有改变当初想选择的专业方向?如果有,又是什么促使你做出改变?
赵晗宇:我来上海纽约大学之前已经有心仪的专业了,但来了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个专业。我知道我的很多高中同学当初选择某个专业,只是因为觉得那个专业的名字很好听,但其实不清楚那个专业是做什么的。上海纽约大学给了我一个了解心仪专业的机会。
比如说,你选了一门金融学的课,那你就可以通过跟教授一对一的交流,去了解这个专业究竟会学些什么,这个行业又是做什么的。学校职业发展中心有一个网站叫做Handshake,网站上也会放出各种工作的介绍信息,你也可以向这里的老师询问关于不同职业的信息。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和机会,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这个专业是否和自己当初所想的一样。有了这样的过程,你才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是否认同并接受它日后的工作方式和职责内容。
罗力强:我刚来上海纽约大学时,确定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但大一暑假,我去深圳一家公司进行了计算机相关的实习,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它的工作内容。我也和很多学计算机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决定将专业方向转为数学和数据科学。所以我觉得同学应该尽可能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无论是通过实习或修读相关课程。
刚进校时,学校会给每个人发一本小册子,上面列有每个专业所需修读的课程,以及学校推荐的课表。只要你充分了解、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每个专业的大致课程安排,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习,就能清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喜不喜欢这个专业。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有疑问或想调整,也可以找你的学业咨询顾问,商量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如有任何关于上海纽约大学本科招生的问题,欢迎发邮件至shanghai.admissions@nyu.edu联系我们(三个工作日左右回复)。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电话咨询暂停。
官方QQ群:
上纽大招生官方 - 华东:111393813
上纽大招生官方 - 华北东北:312415903
上纽大招生官方 - 西南西北:584188864
上纽大招生官方 - 华中华南:605743020